近年来,书法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50所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这一数字令人瞩目。回溯至上个世纪,中国美术学院率先设立了书法专业,而今,各大高校已培养出数万名书法人才。
随着寒假的到来,许多大学生纷纷返乡。山西运城的一名大四书法专业学生王嘉乐却没有选择休息。他想到春节临近,撰写并销售春联不仅能够锻炼书法技艺,还能传递节日祝福,同时增加一些额外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于是,王嘉乐开始筹备。他与当地商场协商,商场同意免费提供场地,但要求他在第一天免费撰写春联。商场认为这是一次吸引顾客的好机会,因此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
王嘉乐准备好书法工具,开始了在商场内的春联创作。他的字迹工整,每一笔都遵循规范,洋溢着喜庆的氛围。他认为这种书写风格符合大众审美,应该会受到欢迎。
然而,实际情况并未如他所愿。第一天免费撰写春联时,确实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但接下来几天,前来购买春联的人却寥寥无几。四天时间里,王嘉乐只卖出了四副春联,收入不足百元,这让他感到有些尴尬和沮丧。
王嘉乐开始反思,是否是自己的书法水平不够高。他仔细审视自己的作品,认为整体还算不错,至少非常整洁。随后,他查阅了网上的评论,发现有网友批评他的书法不够好,这可能是春联销量不佳的原因。虽然这让他感到无奈,但也认为网友的意见或许有一定道理。
王嘉乐意识到,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积累,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尽管他们在大学里学习了四年,但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仍需不断努力。
回顾自己的书法学习历程,王嘉乐认为自己确实在技巧上还有提升空间。例如,他写的“春”字过于僵硬,缺乏流畅感;“福”字的笔画比例也不协调,显得有些生硬。
王嘉乐认为,他需要在书法技法上多下功夫,练习不同的字体和风格,以创作出更具韵味的春联。同时,他也认为当前的高等教育在书法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学校过于强调技法训练,而忽视了文化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技法,但在知识储备上有所欠缺,难以深刻理解书法的精髓。
王嘉乐叹了一口气,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他还思考了另一个问题:大众的书法审美处于什么阶段?为什么他写得如此工整的春联却鲜有人问津?
他思考后认为,很多人可能仍将书法等同于写字,认为只要字迹整洁就是好的书法。实际上,书法和写字有着本质区别。书法是一种艺术,更注重韵味和意境;而写字则更多是为了满足实用需求。
王嘉乐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让人们了解什么是优秀的书法;另一方面,书法家们也应该坚守传统,推崇正统和典雅的书法,而不是追求过于怪异的风格。
尽管这次卖春联的经历有些尴尬,但王嘉乐认为这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验。至少他锻炼了自己的现场书写能力,并对书法市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他计划未来多尝试类似的实践活动,比如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地举办书法讲座或展览,以增进人们对书法的了解和喜爱。这样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和人脉资源,甚至可能发现一些就业机会。
谈到就业问题,王嘉乐也感到有些忧虑。随着书法专业的逐年扩招,就业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许多书法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王嘉乐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他认为自己要么努力成为一名书法家,要么寻找与书法相关的工作,如成为教师、进入文博单位或开办自己的培训班等。
然而,成为一名书法家并非易事,王嘉乐清楚地知道,这条道路既充满挑战又漫长,竞争也非常激烈。至于其他工作,虽然也有机会,但由于就业领域相对狭窄,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