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品种审定登记管理 推进重大品种选育创新

科技   2025-01-17 17:43   北京  

摘要: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部省两级种业管理部门从制度体系、技术标准、规范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品种审定登记工作质量。农作物品种呈现数量充足、结构更优、水平更高发展态势,推动了品种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为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品种支撑。但是,对标行业需要和生产需求,当前品种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差距,突出表现在品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具有重大突破性的少,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少,品种同质化日趋严重,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品种等生产急需品种供给不足。未来,要对标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战略目标,聚焦农业生产紧迫需求,强化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保障,不断提升品种真实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水平,持续引领育种创新,推动品种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筑牢品种基础。

种业振兴核心是创新,关键在品种。品种审定、登记同属于品种市场准入公共管理范畴,联结着育种创新和农业生产,是推进种业振兴的关键支撑、是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种业治理服务的关键内容,关系粮食安全、产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种业振兴行动实施3年以来,部省两级种业管理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品种审定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一些标本兼治的改革完善措施,推动品种审定登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加快提升种业治理能力体系现代化水平,全面推动种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全面总结了种业振兴行动实施3年以来,品种审定登记取得的工作成效,深刻分析了当前品种审定登记工作存在的不足与差距,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种业振兴行动“5年见成效”的关键阶段品种审定登记工作的重点任务,旨在不断提升品种审定登记工作质量,持续推进重大品种选育创新。

1.深刻认识抓好品种审定

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农民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资源约束、气候多变的条件下,站在7000亿kg新台阶上,要实现粮食稳产和大面积再增产,把中国饭碗端的更牢,必须向良种要潜力。品种审定登记管理工作,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生产,直接关系良种供应水平,是推进种业振兴的关键支撑、是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种业治理服务的关键内容,必须持续抓好抓实抓牢。
1.1 关系种业振兴的底色和成色创新是核心,关键在品种。有效的品种管理,将有利于加快育种创新攻关,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良种供应水平,关系着种业振兴的底色和成色。
1.2 关系种业高质量发展。品种是种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载体。种子是种业建立形成、服务农业生产的核心产品。审定登记是加快种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是衔接品种向种子转变的关键一环,是种子产业链条上的重要枢纽,关系整个种业发展的质量水平。
1.3 关系种业治理服务水平。种业系统最根本的使命任务,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要确保品种种性、种子质量和供种数量安全,进而支撑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产业安全。良种支撑事关粮油供应安全,事关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品种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保障良种供应,必须时刻回答好品种“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这一永恒课题。“是不是”就是要从品种信息、试验组织、数据报告上确保品种真实;“好不好”就是要对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明确品种的特征特性;“行不行”就是要确保筛选推出来的品种能不能满足生产用种需求,育种水平是否还有差距。

2.种业振兴“3年打基础”阶段

品种审定登记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3年来,审定登记工作以“3个进一步”有效推动质量提升,取得“3个明显成效”,为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强化了品种支撑。
2.1 完善提升品种审定登记工作的主要措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3年多来,部省两级种业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品种审定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健全制度体系、提高技术标准、严格规范管理等3个方面进一步发力,不断提升审定登记工作质量。
2.1.1 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品种管理基础更牢。品种审定上,推进修订审定办法,完善各渠道试验管理要求,提高联合体试验准入门槛,在解决联合体数量多、质量低和品种同质化问题上跨出关键一步;品种登记上,推进修订登记办法指南,应用DNA指纹技术强化了品种差异性和真实性审查,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率先在向日葵上实施,并逐步扩大到其他作物,在源头管理上拿出关键一招。
2.1.2 进一步提高技术标准,推动品种创新水平更高。审定上,进一步严格品种审定标准,提高了品种产量、抗病性和指纹差异位点数指标要求,强化了试验审定全环节规范性要求;登记上,实施7大类29种登记作物试验规范,研制品种DNA指纹检测技术标准,建立了向日葵、西甜瓜等5种作物品种DNA指纹库,率先在向日葵上实施DNA指纹筛查要求,登记准入增添指纹技术利器。
2.1.3 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推动规范管理走向纵深。审定上,深入开展品种审定试验“两个通道”整治,实现国家和省级各渠道品种试验一体化监督管理,严肃处理了一批问题试验和主体;登记上,以向日葵为突破口,持续开展“仿种子”清理,先后撤销问题品种6批,向日葵“仿种子”问题基本解决,有力保护了育种原始创新,维护了种业市场秩序。
2.2 品种审定登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一系列标本兼治的管理措施,在部省两级种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作物品种呈现出数量充足、结构更优、水平更高发展态势,推动了品种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呈现“三个明显”。
2.2.1 品种数量明显降低。2023年全国审定品种数量首次回落,同比减少14%,全国登记品种数量从2021年开始持续下降,2023年登记品种数量仅为2020年的50%,有效扭转了品种“井喷”势头,品种增长更加趋于理性。
2.2.2 品种结构明显优化。审定绿色优质品种占比达到37%,29种登记作物品种类型达到100余种,能够满足不同区域、更多用途的用种需求。相关省份还试验审定了一批籼粳交、适宜复合种植、耐密高产等生产急需品种。
2.2.3 品种推广应用明显加强。部省两级种业部门深入开展品种展示示范、现场观摩、鉴评推介活动,制定发布国家级、省级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推出了水稻品种玮两优8612、玉米品种MY73、小麦品种中麦578和短生育期油菜品种中油早1号等一批标志性重大优良品种,加快了主推品种更新换代。

3.科学分析当前品种审定登记

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3年多来,虽然在品种管理服务上取得了一些基础性、开创性进展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3.1 从制度发展历程看,矛盾普遍存在。品种审定、登记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完善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品种管理制度从1981年初步确立品种审定制度开始探索起步,经过40余年的改革发展,先后经历依法管理、快速发展、改革创新、全面完善提升等阶段,到目前在品种市场准入方面,形成主要农作物实施品种审定制度、非主要农作物实施品种登记制度的基本格局。每个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要求和存在问题都是时代性的、阶段性的,矛盾普遍存在。2000年种子法颁布前,品种管理重点解决制度体系建设问题,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品种上研发不足,主要矛盾是缺品种。2000年至2014年,是品种选育创新发展的快速阶段,解决缺品种的问题,但是品种单一追求高产,到后期面临品种参试审定难、套牌侵权、“一品多名”现象严重等突出问题。2016年种子法修订后,主要作物品种审定扩充了试验渠道,有效解决了品种参试矛盾,同时大量品种“井喷”式进入市场,非主要农作物上建立了品种登记制度,品种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但面临品种真实性、品种结构性矛盾等新问题。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品种管理进入整治清理、全面完善提升新阶段。总体来看,品种管理制度就是在解决问题和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不同阶段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从当前生产需求看,差距依然存在。我国农作物品种发展已经从过去缺品种、单一追求高产发展到现在品种充足、类型多样,能够基本满足当前生产用种需求。但是,对照党中央国务院种业振兴决策部署、对标行业需要和生产需求,当前品种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差距,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3.2.1 品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品种数量多,满足生产需要的少。2016年种子法修订实施以来,全国审定、登记品种均超过3万个,但是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品种等生产急需品种供给不足。二是品种选育多,重大突破性的少。每年申请审定登记的新品种超过1万个,但大多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很多主推品种依然是10年前,甚至20年前老品种。品种同质化日趋严重。三是审定登记的多,撤销退出的少。目前,审定登记品种退出机制还不够健全,2021年以来全国撤销无推广面积的审定品种仅1 000多个,登记品种清理目前仅开展了5种作物,审定登记品种呈现“进多出少”,生产冗余占比过大。
3.2.2 品种管理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依然薄弱。试验基础条件落后。试验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设备装备水平落后,适用于开展品种小区试验的耕地、收获、拷种等小型机械十分短缺,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任重道远;部省两级试验布局还不够合理,部分品种类型试验区组尚未实现生态全覆盖。监管措施手段不足。自主性试验不科学、不规范和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目前,监管措施主要停留在实施环节,尚未实现形成全流程全环节管理,试验管理办法暂未出台,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无章可循。创新引领服务不够。智能设计、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前沿育种技术正加快应用,而与之配套的试验技术方法、评价标准、管理措施等尚未完全建立制定。
3.2.3 部省两级协同还需加力推进。品种审定上,国家级组织开展了两个试验渠道整治,处理了一批试验主体,但目前只有部分省份开展了实质性监管。国家级已对主要农作物审定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一些省份尚未及时跟进;引种备案层面,省际间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品种大面积安全推广应用。品种登记上,各省人员机构设置、登记工作力度不统一,不少省份依然以登记受理审查为主,品种登记后的真实性管理和溯源管理基本未开展,事后监管亟待加强。

4.准确把握品种审定登记工作

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五五”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实现种业振兴行动目标的关键阶段。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是时代赋予种业工作者的使命任务,要聚焦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战略目标,按照种业振兴行动总体部署,在落实重点任务上强化管理支撑和行业服务,从加强品种审定登记管理、种子质量检验认证等体系建设入手,全面提升种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是种业振兴行动“5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品种审定登记工作要立足种业振兴大局,对标农业生产紧迫需求,强化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保障,不断提升品种真实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水平,持续引领育种创新,推动品种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筑牢品种基础。
4.1 要着力提升品种真实性水平。真实性主要是确保品种信息真实、数据可靠、评价客观,重点解决业界反映试验不规范、弄虚作假、仿冒侵权等问题。在品种审定上,要重点加强自主性试验管理,抓好“两个通道”常态化整治;加强审定后品种推广跟踪评价,加快撤销一批无应用价值的风险品种;严格品种申报材料审查,确保试验审定程序公平、公正和科学。在品种登记上,登记已经实施7年多,当前正在进入完善提高、管理从严、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品种登记必须强化系统性治理,要从试验检查、亲本来源、育种档案等方面加强溯源管理,要从登记申请受理审查上升到品种登记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品种真实性水平。
4.2 要着力提升品种应用性水平。应用性强调的是要面向农业生产用种需求推出管用、实用、急用的品种,重点解决品种结构性矛盾。要锚定种业全链条、管理全流程、技术全环节、服务全方位,深入分析生产和产业亟需的品种类型,从制度规范、标准方法、技术体系等系统考虑。品种审定试验上,要及时调整更换对照品种,强化品种抗性鉴定评价,完善田间试验设计,调优试验生态组别。品种登记管理上,要聚焦生产方式和市场消费需要,对29种作物各类型的品种细化关键指标设置和创新水平评估,加快特色专用、绿色优质品种推广应用。
4.3 要着力提升品种创新性水平。品种管理要发挥育种创新指挥棒作用,推动选育具有重大突破性品种,着力品种同质化问题。要建立完善育种创新、品种试验、审定登记、展示示范、推广应用、跟踪评价、撤销退出等品种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模式。尤其要强化品种审定登记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定位,加快重大优良品种精准评价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科研与市场有效衔接。健全审定登记品种撤销退出机制,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模式,推动品种更新换代,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
4.4 必须强化品种管理支撑能力。当前正处于种业“十五五”规划研究的关键阶段,要将种业治理能力体系建设纳入规划重点内容,强化政策驱动、项目带动、技术推动、机制转动和体系联动“五位一体”系统观念,立足种业振兴大局,围绕提升品种管理支撑能力,积极谋划重大项目。要完善试验布局,实现全类型、全生态区覆盖;改善装备条件,提升管理技术水平;谋划建立综合抗性评价中心,提高应对防范极端气候、病虫害风险的能力;研制品种试验评价新技术标准,为智能设计育种、基因编辑等育种创新“新赛道”服务,不断提高试验水平和支撑能力。
4.5 必须强化部省两级工作合力。统一审定和登记要求,逐步实现部省两级品种管理“一把尺、一条线、一张图”,上下齐心、同题共答、合力推进。强化部省协同、省际协调,在引种备案规范和登记受理审查上协调一致。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做法,在种业振兴行动总体部署下和稳粮保供的大局中,共同做好长远性、基础性、战略性种业发展研究,创新提出务实管理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完成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任务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种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征程中,部省两级种业管理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品种管理、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以赴推动品种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强化良种支撑。

作者简介

张晔,研究员,现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宏观管理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
推荐阅读

让科技创新赋能种业发展

2025-01-16

四川拟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146个

2025-01-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农业强国

2025-01-15

海南拟撤销审定39个水稻品种

2025-01-15

悦目 || 《中国种业》2025年第1期最新文章速递

2025-01-14


中国种业
《中国种业》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月刊。主要报道农作物种业相关的产业政策、科研进展、种子经营与管理等内容的综述、论文以及新品种选育推广栽培等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