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难题重重,就像“权小事大”“人少事多”的荆棘。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也不例外,这里基层治理的最大痛点是工作摊子大、难度高、责任沉,基层工作人员忙得焦头烂额,没充足时间和精力为百姓办实事。那寿阳是如何破解这“小马拉大车”之困,打通“车马协同”的梗阻呢?且看寿阳的高招。
“四化四严”:解愁乡的破题之钥
解愁乡在寿阳县北部,距县城18公里,是个工矿型乡镇,辖区工矿企业扎堆,私挖乱采、非法生产、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像野草般疯长,执法力量“弱”、衔接“松”、效率“低”这些基层治理难点问题也冒了出来。
不过,今年解愁乡有了新变化。它把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当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一招,在队伍建设、执法规范、机制创新和执法理念等方面搞出了“四严四化”工作机制,成功破解了“小马拉大车”难题,让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活了起来。
解愁乡综合行政执法队
专业配力量,让队伍建设“硬”起来。解愁乡打造了200平米的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场所,设置案管中心和执法办案区。还投了80余万元,配置执法记录、监控器、执法车辆等装备,给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保驾护航。
明确执法流程,使执法行为“正”起来。《解愁乡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建立起来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加强对执法队员的日常管理,规范执法案卷管理,增强法制审核人员力量,还请了法律顾问来提供法律支持。司法所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室,编制监督清单,组织人员自查,把案件入口和出口关把得死死的,实现案件办理的闭环监管,保证行政执法权力放得稳,监督跟得紧。
严格运行机制,令执法事项“顺”起来。这里探索出三项机制。“1 + N”联动执法机制中,“1”是解愁乡综合行政执法队,“N”是县级各执法部门,通过联合执法提升能力,每季度的联席会议把疑难问题和协作事项都解决了,执法合力更强。“乡—村—网格”三级巡查机制则打通了执法“最后一米”,对辖区关键地点24小时视频监控,发现违法马上行动。
坚守为民初心,使便民服务“暖”起来。柔性执法与刚性执法并重,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首违不罚+轻微不罚+以案说法”柔性执法模式推行开来。执法时,按主动服务、分类处置原则,对轻微且主动改正的违法行为以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为主;对故意违规、拒不整改、多次违法的,依法处置。同时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普法就在监管执法中。
解愁乡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后,成果显著。通过平台处置事件43条,执法检查510多次,发出执法文书120多份,办理案件42件,罚款15件共17.1万元,“小散乱污”顽疾37处被铲除,私挖乱采违法行为被有效遏制。
“加减乘除”:朝阳镇的减负之法
朝阳镇是全县中心镇,为了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它创新了“加减乘除”法,给基层治理注入新能量,打造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高效科学的治理格局。
加法:壮马赋能活力足。村级力量体系更健全了,乡镇站、所、办职能权限进一步规范整合,形成5办1站2中心机构格局,党建办骨干力量精挑细选,人岗权责匹配完美。围绕32项赋权事项,6支专业化执法队伍配套齐全,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数字指挥调度平台高标准打造,科技让治理更高效。
朝阳镇数字化综合调度指挥平台
减法:轻车减负道路畅。会议文件规范了,不必要的会不开,必要的开短会、套会,重大会议在联动平台同步开。证明事项明确了,39类证明村集体不用再出具,精简后的8类证明标准化管理。挂牌机制规范了,干部下沉村组清理整合牌子。网格管理也规范了,准入事项从60项减到24项。
乘法:聚合力效率高。属地边界规范了,“交叉地带”管理责任明确。“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更规范,依托“1881”问题清单和网格上报,多方力量打造“4 + 2”专班,调解中心力量增强,双派单制度持续落实,聚焦民生实事,群众幸福感提升。
除法:落实长效又常态。对照负面清单把好后备干部入口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工作纳入村党组织书记考核,赋分比例提高,结果运用强化。镇村制度机制完善,镇级周转池用好,对消极敷衍的镇村干部回炉重塑。
基层治理,关乎民生,连接万家。寿阳县会一直创新路径,推动执法改革,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路上奋勇向前。(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