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讲堂·名师名家论坛 | 厦门大学常青松副教授受邀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教育   2024-06-25 16:50   湖南  





中南讲堂·名师名家论坛




2024年6月19日晚上19:00,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常青松以“健康社会学视域下自杀防治研究的经验与进展”为题,在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公管楼404报告厅面向我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讲座的主持人是我院社会学系刘惠颖教授。此次讲座吸引了师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常青松老师介绍了研究的宏观背景。强调自杀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尔后,常老师通过分享六个关键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自杀背后的社会因素与自杀防治的多维视角。

研究一对中国未成年人口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尝试发生率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及荟萃分析,揭示了中国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尝试的发生率。研究强调了青春期过渡期的心理健康重要性,并指出儿童时期的自杀意念对成年期具有很高的预测作用。

研究二通过横跨30年的基于全人口的时空分析,探讨了中国青少年自杀率的家庭和学校致因。该研究发现了中国青少年自杀率的动态变迁,并分析了其中的性别和地域差异。

研究三基于20国男性的家庭照料、失业和自杀率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男性参与家庭照料工作可能降低自杀率的假设,为自杀预防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四是自杀方法的致死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该研究总结了不同自杀方法的病死率,强调了减少高度致命自杀方法获取的重要性。

研究五是对学术共同体以及相关研究领域成果的回应。通过对全球自杀研究的科学计量分析,发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出版物数量及其自杀率之间的差异值得关注,并且自杀研究需从对“风险因素”的单一关注转向更加关注“干预策略”。

研究六则是把自杀社会学研究推向法律社会学的重要尝试,探讨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中的女性自杀行为与歧视女性的法律之间的关系。这篇论文在性别和自杀研究中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窗户,有助于填补文献中的一个深深的空白,促进未来有关法律和自杀的工作。



常青松老师的讲座为师生们理解自杀行为背后的复杂社会因素提供了多维度的分析框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认识到自杀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最后,主持人刘惠颖老师对整场讲座作出总结,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图文 | 周志杨

编辑 | 常瀚文

一审 | 孙嘉黛

二审 | 徐立坤

三审 | 耿贵斌



CSU公管院研究生
服务中南大学及公共管理学院的中心工作,服务研究生的成长成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