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讲堂·名师名家论坛 | 西安交通大学朱正威教授受邀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教育   2024-06-10 15:55   湖南  





中南讲堂·名师名家论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如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围绕这一核心议题,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有幸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朱正威教授,于2024年6月7日上午9:00在公管楼209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公共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生产方式与人才培养改革”的讲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许源源教授担任主持人。本场讲座通过探讨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强调了公共管理学科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以国际化语言表达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并指明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未来方向。













朱正威教授首先回顾了知识生产模式的演变历程,指出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模式一)主要局限于学科内部,注重理论研究,知识生产者多为同质性群体,质量控制方式以同行评议为主。而新模式(模式二)则强调跨学科、应用情境、异质性、社会责任和综合质量控制。模式二的知识生产不再局限于学科内部,而是将各种可以应用于公共管理及公共政策问题解决的知识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识生产者来自不同领域,具有异质性;质量控制方式也更加多元,包括同行评议、实践检验、社会评价等。由此可见,在今天,知识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多主体和多边互动的知识创新系统。

那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应当如何抓住知识生产方式转型的契机,开启自己的叙事时代?朱正威教授指出,公共管理学科具有跨学科、以问题为中心、实践导向和价值分析等范式特征,其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直面时代之问,从“真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他强调,“真问题”应当从对真实世界的观察中来,在实践动向中把握和理解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逻辑,而通过文献梳理得出的问题更多时候只是文献问题,并不是所谓的“科学问题”。




朱正威教授还认为,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今后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他以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为例,指出以往“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在于老师对知识的掌握拥有优先权和垄断权。而当人工智能发展到如今阶段后,最大的变化就在于知识分层传达的逻辑被打破,“你想什么时候知道就可以什么时候知道”,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因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在谈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时,朱正威教授建议,公共管理教学与教材应实现“以中国为方法”的叙事表达,教学内容应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培养,人才培养者主体应从单一转向多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应从趋同化转向特色化、多样化,并主动探索融媒体时代的公共管理教材新形态。



许源源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讲座深入分析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变,并结合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将积极响应讲座精神,积极探索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路径,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图文 | 杨凯伊

编辑 | 常瀚文

一审 | 孙嘉黛

二审 | 徐立坤

三审 | 耿贵斌


CSU公管院研究生
服务中南大学及公共管理学院的中心工作,服务研究生的成长成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