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钓鱼城宗教文化遗存,再要提及的便是“佛湾”。
唐宋时期,钓鱼山是著名的石佛道场。其南侧的一段陡崖,之所以被后世民间称为“佛湾”,其缘由就在于这里集中了钓鱼城最主要的摩崖造像和题刻。据不完全统计,钓鱼城共有摩崖造像29龛、摩崖题刻72处。其中,最令人拍案称道的是“一奇”“三绝”。
所谓“一奇”,是指钓鱼山摩崖造像中的悬空卧佛。该卧佛就一块悬空的巨型崖石的内壁雕凿而成,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头为高肉髻,两耳间距1.8米,赤足,双脚宽1.2米。它背北面南,头西脚东,袒胸露肌,面形丰满,端庄慈祥,情态自然,是一幅构图严谨,比例匀称,既大刀阔斧,又精雕细琢的摩崖造像。其雕凿时间为唐朝晚期,距今已越千年。
所谓“三绝”,是指钓鱼山摩崖题刻中的佛号大字题刻、“一卧千古”题刻、“钓鱼城”题刻。此三者并称钓鱼城“摩崖三绝”。
佛号大字题刻,碑面高3.4米,宽2.6米,面积8.84平方米。上有楷书、线刻“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12个大字,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
“一卧千古”题刻,碑面高0.74米,宽2.73米,面积2.02平方米,上有楷书、阴刻“一卧千古”四个大字,每字字径0.65米,为南宋著名学者王休手书,其题刻笔力雄健,气势不凡,令观者无不为之赞叹。
“钓鱼城”题刻,碑面高0.96米,宽2.4米,面积2.1平方米。“钓鱼城”三字字径0.7米,为清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时任合州州尉的会稽(今浙江山阴县)人沈怀瑗手书。该题刻为护国寺僧一清泐(lè,同“勒”,雕刻)石,刻艺精湛,再现了作者“笔锋俊逸酣沉”的神韵。
△钓鱼城山景
02 作者简介
△万历十二年,张佳胤主持修建长城碑刻拓片
03 诗文推送
大江东指钓鱼城
(原题:万历仲春陈五岳学宪招游钓鱼山未赴承枉篇章答之)
大江东指钓鱼城,使者乘舟自在行。
壁垒尚含天地色,江川不尽古今情。
苔留屐址参差见,云爱松门次第生。
如此胜游难授简,野人虚负挂冠名。
△“悬空卧佛”
04 鉴赏提要
△钓鱼城“一卧千古”题刻
05 漫读拾遗
历史上,合州所属有六县,包括今重庆市铜梁区地域范围在内,时称铜梁县和巴川县。两县名人除前面提及到的明朝大臣、文学家张佳胤外,还有度正、阳枋两位值得特别一提。
度正(1166—1235年),字周卿,合州巴川县(今属重庆铜梁区)人,官至礼部侍郎。在思想文化上,度正曾为宋代理学家朱熹门徒,学问精深,名望甚高,被誉为“朱熹高徒第一人”,时人赞其“细大弗遗”“精识博闻”“守师道如守孤城”,著有《性善堂稿》《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等。
阳枋(1187—1267年),字正父,合州巴川县人,早年从度正游,毕生潜心治学,人称“大阳先生”,编有《伊洛心传录》《朱文公易问答语要》《九献图》《易学正说》等,后人则集有《易说图象讲义》《字溪集》,著述堪称宏富,于宋代重庆推为第一。
由于他们及其弟子们对理学的弘扬和阐发,使得宋代合川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文化,与当时全国的理学和四川的“蜀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比肩而立,遂成为一个派别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是基于他们对宋代理学的贡献,合州的学术文化开创了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合州一改过去单一的政治、军事邑州的地位,而跻身于全国文化城市的行列。
• 本发布作品系作者根据个人读书笔记整理、编著而成,为原创作品,若要转载须经许可并注明来源。
• 为便于阅读,发布时未一一标注作者所参考的文献、书籍和资料名称,特作说明并向原作者致谢,其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 本发布所使用图片和摄影照片,除说明外,主要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 本发布为严肃的公益学习交流活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并留言讨论。
点击下方合集
“何以合川 | 合川十大历史文象诗文选读”
查看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