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辑:对话75周年,我与青年大学生朋友们(第十三期)

文摘   2024-11-01 22:41   江苏  


第十三期:人民教师陈其生




引言

202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5周年华诞。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学生为追寻国家发展的足迹,铭记75年的沧桑巨变,在老师指导下策划了《对话75周年:我与大学生朋友们》思政类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我们穿梭到岁月的长河,去探寻在1949年前后出生的老人们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

在本次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学生自发组成了一支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采访团队。每个小组都由2-3名的同学组成,其中,美术专业的同学为老人们精心绘制画像,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他们饱经风霜的面庞和深邃的眼眸;而其他专业的同学则肩负起策划和采访及拍摄剪辑的工作。他们用心聆听,用镜头记录。

这些老人们,他们或曾是普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用汗水谱写出新中国的辉煌篇章;或曾是人民教师,以粉笔培育了祖国的花朵;或曾是下乡知青,亲身见证祖国的腾飞和发展;又或曾是烽火连天中英勇无畏的老兵,以血肉之躯捍卫着民族的尊严。每一位老人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新中国75年的辉煌篇章由无数个他们谱写。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激起爱国热情。




陈老师照片及画像



第十三期采访对象:陈其生



个人介绍:

 

陈其生,1957年生于江苏泰兴,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幼便沐浴在新中国初建的曙光之中,尽管彼时生活条件尚显艰难,食不果腹,但逆境之中更显坚韧,他非但没有被环境所困,反而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在课余时间贩卖鸡蛋以补贴家用。同时,他坚持刻苦学习,对自我设定了极高的标准与要求,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教育岗位,并获得教师资质,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任职期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参与了江苏省“十佳民师”的评选,成为泰兴市第一批物理学科带头人,多篇教育论文获奖。

采访问答


1

Q:您在教育岗位上退休不久,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学习,生活以及教育经历吗?


我是57年出生的。适逢大跃进的年代,长辈们说,那个时候的社会生机勃勃,可是生活却相对艰苦。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农村读的。70年代末期我走上了教师的讲台。那个时候,教学设施十分稀缺,连桌凳都不全。恢复高考以后,我们初中的教育教学也开始认真起来了。学生刻苦学习,老师认真备课,真正有了一个你追我赶的氛围。我觉得,农村的孩子要想跳出“农门”,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个飞跃,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因此我尽最大的努力去启发学生们的志向,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在学校期间就树立起远大的志向。


2

Q:您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多少年?您认为您的职业对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我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近40年,在这些年里我获得了很多荣誉,曾获得过”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并且成为泰兴市首批物理学科带头人,我认为教师是个伟大的职业。古时候老师就被请到家谱上,天地君亲师,这个“师”实际上就是老师,可见古人是多么重视教师这份职业。因为教师这个身份不仅会影响一个家庭,使得这个家庭成为书香门第,也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教师可以源源不断培养人才。

3

Q:您觉得75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产生了哪些影响?



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教学资源的匮乏使好多人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如今因为国家的大量投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医学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这使得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有了学习的机会。并随着教育的多样性发展,出现很多新型学科,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我感到欣慰的是,现在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一定会服务社会。




4

Q: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您觉得当代大学生在今天的社会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大学生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改革的推动者。大学生应该积极从学校走向社会,到实践中去,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大学生更应该有批判性和多元化的思维,让自己适应社会发展。







采访者与陈老师合照





“我们说”

听完陈其生采访后我们的感悟



蒋慧菲

陈老师一直鼓励他的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学习是一生的事业,知识永无止境。其实,对学习的热情和执着,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和好奇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在这次75周年的采访活动中,我感受到一种跨越时代的力量,那就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终身学习,永葆奋进之姿。



吴振宇

这次采访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在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老师的职业生涯中,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培育了无数学生的品格和理想。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当担当起时代使命,未来脚踏实地的工作。



周伊涵

在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时,这位老师满怀感慨。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艰苦岁月,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并努力回馈社会。老师提到,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命运,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勤奋学习,将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王锦林:

这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打动了我。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心灵的引导者。他的言辞中透出对学生们的深切关怀和期待。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邓彩红:

这次采访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他在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教育的本质在于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在他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他始终坚信,知识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更能改变社会的面貌。这种情怀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对未来自己想要从事的教育事业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结束语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这次活动中,我们聆听了邓爷爷教育事业的故事。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和责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将铭记这份教诲,勇于担当,积极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携手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



团队合照



陈其生采访团队


策划:蒋慧菲

采访人:吴振宇

拍摄:吴振宇

美术:邓彩红

剪辑:周伊涵 王锦林指导老师:张天然




图:吴振宇

文:张天然 蒋慧菲

编:王昊

审:叶欣欣 张天然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