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大曝光!

文摘   2024-10-17 09:59   湖南  
关注地球与工智能设置EarthAi星标

全国气象科技大会 | 近年来代表性气象科技创新成果一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0月15日至16日,全国气象科技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阔步奋进。 


本文选取部门内外部分单位特色做法,代表性展示近五年来气象科技创新的最新成就和发展经验,进一步凝聚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奋进力量。


国家气象中心:科技创新赋能精准预报“龙头”作用发挥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国家气象中心锚定科技创新赋能精准预报“龙头”作用发挥,在坚持数字技术赋能、业务导向引领等方面持续发力。
  
数字技术赋能,推动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发展——
  
坚持技术赋能,聚焦智能网格预报持续深耕。国家气象中心构建关键技术敏捷攻关和“小步快跑”迭代更新机制,推动基于物理规律和机理认识的传统技术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发展,基本建成较为领先的智能网格预报技术体系,为气象预报业务数字化升级、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7月28日,国家气象中心组织开展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专题会商。国家气象中心供图

坚持数字赋能,国家气象中心实施以智能网格预报为主线的灾害性天气主客观融合预报技术流程再造,搭建基本气象要素以客观预报为主、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主客观融合的业务技术流程,业务产品制作效率提高一倍,促进预报员向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发展。
  
坚持需求牵引,智能网格预报应用拓展到服务前端。国家气象中心与四川、青海、陕西和重庆等地气象部门联合开展中小流域示范基地建设,深挖基层需求,先后研制5级至6级中小流域分区及精细化面雨量预报、中小河流洪水、山洪与地质灾害等气象风险预警技术,将暴雨灾害影响预报从定性落区转向定量数字;拓展建立10余项气象风险预估技术指标及产品体系,联合农业农村部发布11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业务导向引领,聚焦精准预报加快推进协同创新——
  
聚焦科技攻关,多方协同聚智汇力,打造精准预报核心关键技术体系。国家气象中心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和国家级业务科研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智能网格预报、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等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5年以来,国家气象中心研制出快速滚动更新的短临分类分级监测预报产品体系,从无到有研发了龙卷潜势预报技术,成果集成到中国气象局短临预报业务系统(SWAN3.0),有力支撑国省协同的短临预警业务流程建设。
  
聚焦成果转化,完善成果供需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国家气象中心深入10个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调研、梳理成果转化意向。通过天气预报科技成果中试基地,17家单位32项成果先后实现业务转化。在环境气象方面,国家气象中心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展3项重大科研项目攻关,5项成果实现业务转化,推动环境气象数值模式升级。
  
聚焦人才培养,发挥“新三评”指挥棒作用,推动预报员转型发展。国家气象中心通过连续6届开展“青年之星”评选、每年组织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评定与奖励、科研岗定期考核且结果与绩效挂钩、落实工程负责人责任和待遇、建立首席专家动态调整机制等系列举措,实现评价与业绩挂钩,激发预报员干事热情;持续打造领军人才牵头重点团队、气象英才牵头青年团队、骨干人才牵头中心创新团队的梯队式人才培养模式。
  
聚焦局校合作,瞄准人工智能新赛道,打造局校合作优势互补新范式。国家气象中心强化人工智能应用,与多个高校深化合作,推动“风雷”和“风清”预报大模型实现全国业务应用。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以科技创新推动数值预报自立自强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气象局党组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以下简称“数值预报中心”)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探索科技创新新途径,推动数值预报高质量发展。
  
新的征程呼唤新的作为。数值预报中心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数值预报研发正处于向下一代数值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研发新局面。对此,数值预报中心陆续出台《数值预报发展战略(2025—2035年)》《“十五五”地球系统模式发展规划》和《下一代模式研发实施方案》,高质量推动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和“天气气候一体化、全球区域一体化、确定性和概率预报一体化”的新型数值预报业务体系建设。
  
数值预报中心以务实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实现数值预报国省统筹实体化运行。目前,已有15个省局的25位专家到数值预报中心开展工作。数值预报中心与国内多家大学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并落实具体项目,在大气化学模式、一体化陆面模式、高性能计算和数字孪生地球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推进数值预报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锚定人才高地建设,数值预报中心现有院士1人、特聘首席专家3人、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3支、优化重组中心创新团队9支,获得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现有国家级数值预报业务示意图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供图

聚焦深化改革,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数值预报中心梳理难点和堵点,推进机构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以重点研发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引领核心科技攻关,基本建立面向下一代地球系统模式的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近两年获批自然科学基金28项;加强与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的对接,连续举办十届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多个先进研发业务机构的专家听取工作汇报,数值预报中心积极响应专家建议并落实到相关工作中,有效推进CMA数值预报系统研发工作。
  
聚焦强化协同攻关,数值预报中心强化主动互动联动,对内打通“堵点”,对外积极发挥8个联合专班作用,实现多部门协同攻关,建立各级预报员反馈、卫星雷达多源观测数据应用、高性能计算机及应用支撑的联合运行机制。
  
随着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CMA-GFS)V4.0业务应用、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 V6.0实时运行和第二代大气再分析系统的基本建成,我国全球模式分辨率提高至12.5公里,区域模式的分辨率从10公里提升至1公里,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准确率提高40%以上;提供的数值预报业务产品从2012年的5类300余种增加到目前的9类上千种,实现数量级增长;建成第二代全球(分辨率12.5公里)和区域(分辨率3公里)大气再分析系统,数字孪生大气建设进展迅速,并集成大气化学、海洋和陆面生物化学过程,开始向数字孪生地球拓展。
  
数值预报中心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以科技创新推动数值预报自立自强,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紧扣“四大计划”推动观测业务高质量发展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始终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四大计划”为抓手,为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探测中心持续以业务型研究改革为动力,激发创新活力。聚焦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发挥探测中心在气象探测领域业务技术创新等作用,构建主动互动联动的“咬合式”新型业务创新体系。聚焦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打造多层次平台,激发多元主体创新潜能,构建“业务需求—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业务提升”科技创新模式。聚焦气象探测人才高地建设,健全完善人才培育机制,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聚焦强化能力建设,提升我国气象观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探测中心深化业务型研究改革“四大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自2021年起,开展“超越计划”44项、“优质计划”155项、“观测试验计划”137项、“芯片计划”20项,推动气象观测装备国产化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海上多波段云雾观测无人艇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供图

“超越计划”针对装备国产化技术突破,提高装备元器件和整机的核心硬件能力。在天气雷达领域,全国首套天气雷达远场标校系统建成投入业务应用;国内首次实现天气雷达5类天线指标实测和3项关键系统指标全链路绝对标校;研制适用于我国7种型号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标准信号处理器。在海洋观测领域,研制近红外激光测雾雷达,满足海面全天候多气象条件下对能见度、海雾时空分布状态的遥感探测。在温室气体观测领域,成功攻克二氧化碳/甲烷高精度分析仪中光腔结构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在机动观测领域,研发高空无人机气象系列载荷,提高不同地区多种气象条件下的机动观测能力。
  
“优质计划”开展观测业务产品和质控算法研发,促进业务能力提高。该中心持续开发、优化观测业务产品和质控算法78个,建立典型个例库3个,完成长序列数据集11个。“多波段组网拼图订正算法”等57项算法和产品研发成果业务应用在汛期服务以及重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观测试验计划”以观测试验为载体,推动新装备、新技术、新方法的中试和业务应用。探测中心组织开展综合协同观测试验、新装备新技术试验、业务在用装备改进及比对试验等三大类试验。在南海和青藏高原成功组织开展机动观测试验;平流层飞艇观测试验攻克6项关键技术问题,实现全球绕飞,获取平流层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成功开展往返式智能探空观测预报互动试验;超大城市综合观测试验推出毫米波测云仪等5类新型遥感设备;初步建立不同波段大小雷达协同观测策略和协同观测技术标准。
  
“芯片计划”促进观测设备向集约化、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春分I号”形成芯片级导航定位质控算法,“惊蛰I号”解决区域站温、压、湿、风、雨算法规范统一和质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在2000多个业务台站发挥效益,“立春I号”实现水汽电离层综合探测系统集成,已在19个省份应用,水汽产品时效性和频次提升12倍,“谷雨”系列等成熟芯片正在农业生态、高光谱辐射等领域业务中转化应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真抓实干 勇当气象科技创新“排头兵”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作为气象科技创新的“龙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真抓实干,勇当“排头兵”。
  
聚焦深化创新体系改革,发挥“龙头”作用——
  
气科院瞄准灾害天气“预报精准”重大使命,谋划“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集聚科技资源打造国家公共研究平台。
  
2019年,气科院与江苏省气象局共同建设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大幅提升交通气象专业服务能力和强对流灾害风险预警水平。
  
徐祥德院士带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项目团队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阿尼玛卿冰川区开展高原人工增雪补冰现场考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供图

2022年,气科院与四川省气象局共同建设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以全链条科学研究实现对业务的有效供给支撑。与山东省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局共同建设的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揭牌。
  
2024年,气科院与辽宁省气象局共同建设沈阳农业与生态气象研究院,着力提升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保障的科技支撑能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研究院建设中,气科院主动发挥联合创新与科学指导作用,积极参与专业所和试点省所改革发展方案制订。
  
气科院初步建立专业领域互补、科技资源统筹、科技人员互通互融的运行机制,形成省部协调发展、互为支撑的联动创新格局。
  
全力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任务,开展科研攻关。气科院牵头编制《气象科研项目谱系资源配置2030规划》,建立中国气象局科研项目的全链条布局和研发任务的储备机制;以“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与应对”重点专项和亚澳非季风国际大科学计划为纽带,广泛凝聚攻关力量,打造世界气象科创中心;积极申报建设气象专业博士学位点,重点发展气象探测、气象模式与预报预测、气候变化应对技术与工程、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与工程四个学科领域。
  
聚焦科研业务互联互动,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
  
2023年,气科院牵头发起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搭建气象部门与30多家高校、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气科院强化主动互动联动工作机制,全面践行“9119”工作法。
  
今年5月以来,气科院与国家气象中心积极推动科研业务“双向奔赴”,与国家气候中心携手树立业务型科研“风向标”,与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共推国家级数值预报模式业务体系发展,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谋划科技成果转化,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共同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科学试验站,与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谋产学研协同发展,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共同推动行业高水平智库建设,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推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新发展,与复旦大学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气科院还组织专家赴上海、安徽、福建、江西、西藏等地气象部门调研,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共同以台站建设为支撑,协同攻关解决高原气象科技问题。
  
气科院将坚持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自觉肩负起为国家级科研院所改革试制度、闯新路的使命。

北京市气象局:构建一流城市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北京市气象局以“聚焦城市、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支撑业务、创新高效”为指导思想,以“引领城市气象科技创新发展,构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主阵地”为目标,扎实推进城市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集智聚力,构筑新的研发格局
  
北京市气象局紧扣气象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城市气象观测、城市气象精细预报及城市气候与气候变化三个关键领域,优化学科布局,建设智慧气象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不断提高城市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市气象局先后建立 “城市气象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城市气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奥地利国家地震气象局等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拓展国内合作,联合中山大学等成立中国气象局城市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国家气候中心等组建中国气象局城市气象重点创新团队;与清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牵头发起成立城市气象科技联盟等。不仅如此,市气象局还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数字气象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极端降水预报大模型,北京气象AI人“灵西”也于今年6月正式发布亮相。
  
由北京市气象局发起的城市气象科技联盟成立 供图:叶芳璐

此外,市气象局全力打造城市气象科技创新“先锋队”,不断培育创新能力。重点围绕极端天气预报技术、极端气候事件预测方法、人工智能气象模型、多源观测定量应用等方向开展攻关,形成协同高效、开拓创新的研发格局。
  
激发活力,厚植城市气象人才沃土
  
北京市气象局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业务进步、科技成果支撑业务发展的目标,构建业务导向评价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考核激励为核心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分类绩效考核,人力资源与职责岗动态匹配。
  
通过搭建科研业务融合系统,市气象局将业务应用作为研发任务的考核指标。业务单位技术带头人兼职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建立科研业务部门人员双向交流的硬性措施;不断深化预报—观测—模式—人工影响天气”联动互动机制,充分激发科技对预报服务的支撑作用。
  
提升实力,城市气象科研亮点频出
  
北京市气象局依托精密监测成果,不断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建设稠密塔基观测模式,建成北京地区分辨率2.2公里,核心区分辨率500米的监测站网;牵头组织团队开展城市对降水和雾-霾影响科学试验,不断发挥国际影响力。
  
大力创新精细预报技术,支撑城市防灾减灾。自主研发高精度气象预报“睿思”系统,为国际高影响天气预报技术的研发应用提供中国经验。多波段雷达组网应用系统等投入业务运行,极端天气监测预报能力显著提升,相关技术成果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以及雄安新区、苏州等城市防灾减灾中提供了重要支撑。
  
拓展城市气候研究,助力城市安全运行。北京市气象局建立了陆面资料同化、城市微尺度等数值模拟系统,服务首都城市精细化网格管理和安全运行。通过构建网格化多灾种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模型,开展金融气象技术示范应用,推动金融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上海市气象局:打造创新策源地与人才高地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上海市气象局全面融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气象实践,牵头组织编制全国台风创新高质量发展方案,构建我国台风科技创新全链条、一体化发展新范式;搭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高地,推动全方位人才引育。
  
牵头实施台风观测科学试验,驱动科研业务互融
  
上海市气象局积极打造一站多点式台风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开展国际台风多平台协同观测,牵头实施亚太近海台风强度变化科学试验项目。在应对台风“格美”“贝碧嘉”期间,上海市气象局协同国家级业务单位、相关省气象局和企业开展观测预报一体化试验,开展台风观测敏感区加密观测,同化多源观测资料,有效提高预报准确性,填补我国相关领域空白。
  
此外,市气象局强化多源资料整编分析,建立了从数据资源到数据服务的实施路径。发布《2023年度亚太区域登陆台风的气候监测评估报告》;开展台风与风工程、金融、航运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台风巨灾风险模型;研发全球台风风圈监测算法等算法模型,并纳入台风业务系统;开放共享台风监测预报信息平台,为全国气象部门台风监测预报实时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9月14日,台风“贝碧嘉”来临前,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野外观测党员突击队队员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安装移动车载自动气象站。供图:戴宇凡

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联合研究新范式
  
上海市气象局承办了全球唯一台风研究期刊,并在大气科学类学术期刊名列前茅。主办国际学术期刊《热带气旋研究与评论》,影响力逐年提升;发布《国际台风联合研究基金项目指南》,联合攻关国际台风科研难题;接收来自澳大利亚、英国等专家、学者申请并进行为期1—3个月的客座研究;组织召开十余次国际台风科技论坛,为国际台风共性业务关键技术提供咨询指导。
  
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育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促进科教融合,成立院士工作站开展台风模式观测互动研究。上海市气象局依托上海亚太台风研究中心成立了穆穆院士工作站,依托CNOP台风观测敏感区识别系统,开展海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观测互动研究。
  
此外,市气象局还强化人才引育,积极组建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引进人工智能、数值模式、台风等高层次人才,成立台风观测试验、数字台风技术、台风灾防策略等三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机制优势建立灵活用人模式、发挥国际组织合作优势建立多方共同参与模式,发挥部市合作保障优势建立多渠道投入模式,不断为上海气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广东省气象局:鼎力创建国家级气象科创平台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广东省气象局将科技创新摆在气象工作全局的关键位置,以创建国家级气象科技创新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研究院为抓手,做大做强气象科技创新体量,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有力支撑气象防灾减灾和赋能气象高质量发展。
  
依托国家级平台,构筑气象科技创新集群
  
一直以来,广东省气象局坚持高标准建设气象科技创新集群,以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为核心,统筹1个院士工作站、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以及两个省部级创新团队,联合港澳气象部门和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打造主体多元化、资源多渠道、机制灵活化、开放国际化的“1+N”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不仅如此,广东省气象局依托研究院统筹集约的体系架构等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自主研发快速同化系统,前瞻布局短临强降水、雷暴大风、龙卷、海雾等AI气象业务;积极优化气象科技创新环境,以建立研究院管理制度为标杆,率先探索“揭榜挂帅”,试行“远期合约制”,促进科技资源集聚支持。
  
科技创新驱动,赋能气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基于“观测试验—机理研究—模式发展—业务应用”科技创新链条,广东省气象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一定进展。通过加强热带海洋气象机理探索和预报技术研究,自主可控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预报水平优于全球模式,基本摆脱了对国外技术路线的依赖。
  
省气象局在全国率先建成S波段双偏振雷达和X波段相控阵雷达协同观测网,建立高分辨率无缝隙四维网格预报技术体系,以及龙卷风监测、预警、灾调、服务全流程业务体系,台风、暴雨预报准确率持续提升,高水平基础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6月13日,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观测人员调试海洋温盐深仪。供图:梁家豪

广东省气象局积极加强高水平人才支撑,近三年引进地方各类人才70余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7人。在抗击历史性“龙舟水”、北江流域洪水等重大气象灾害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效支撑十大行业示范应用场景建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示范引领,创造更多广东经验
  
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在相关机理研究、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还要做好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聚焦国家战略,广东省气象局积极把握科技强国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聚力打造国家层级气象科创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气象人才高地;坚持自立自强,建立全国产化区域数值模式体系,持续开展三轮“核心技术有突破”行动,逐步建平台、组团队、引人才;强化协同创新,发挥珠三角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全省协同、区域协同、流域协同,打造创新生态链、生态圈;扩大开放合作,深化粤港澳气象合作,擦亮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开放“窗口”,在对外交流互鉴中完善广东气象方案。
  
接下来,广东省气象局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统筹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气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广东贡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释放西部气象科技创新动能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以下简称“自治区气象局”)紧贴需求,抢抓机遇,积极推动新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云水研究院”)建设,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新疆气象科技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
  
需求牵引,聚合力搭建创新平台
  
自治区气象局紧紧围绕新疆“五大战略”和“九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积极谋划布局气象科技创新工作。在自治区政府和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和推动下,自治区气象部门将“增水”需求转化为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依托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和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联合组建了云水研究院。
  
在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自治区气象局成立了新疆气象大数据众创平台,与相关科技企业合作开展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国家野外站、树木年轮重点实验室、沙尘暴重点实验室、乌兰乌苏生态野外站、天山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基地群等特色科技平台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创新动能的有效载体。
  
人才支撑,重激励释放创新活力
  

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飞机落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供图:朱思华

自治区气象局积极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青年干部培养提升工程,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与喀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合作开设气象专业,拓展人才渠道。自2020年至今,24人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系列,1个团队获评中国气象局青年创新团队,1个团队获评自治区天山创新团队等。
  
此外,自治区气象局持续制修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增设专业服务发展基金,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持续激发科研热情。与5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吸引优势科技资源支持气象科技发展;强化“三联促三动”工作机制,共同凝练科学问题,深入开展科技合作;持续推进中亚气象科技合作,进一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以及区域合作机制建设。
  
成果转化,以服务检验创新成效
  
自治区气象局不断促进科研与业务紧密结合,自2020年至今,1项科研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二等奖,两项成果获评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技创新奖,1项成果获评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22篇,出版专著12部,授权发明专利20项,制修订标准15项。
  
此外,自治区气象局稳步推进“巴音布鲁克山区空中水资源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高寒山区云水资源精细探测及人工增水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科研项目实施。中亚低涡影响新疆强降水预报预警关键技术、干旱区大气水分循环过程及机理研究等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提升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气候可行性论证产品快速生成系统”“新疆新能源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等14项成果在行业服务中实现转化,有力支撑专业气象服务步入上升通道。

南京大学:促进有组织局校科研合作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长期以来着力培养气象新型拔尖人才,倾心促进有组织局校科研合作,积极借助大气科学学科百年发展经验,与气象部门、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推动大气科学学科建设,助力气象高质量发展。
  
构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培养质量
  
南京大学以培育有深厚家国情怀、崇高科学理想、扎实理论基础、精湛专业技能的大气科学栋梁之材为目标,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践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理念,优化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构建了十四支院士/国家级人才牵头的教学团队,其中包括3支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和3位全国气象教学名师,以及一批国家一流课程,并创新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新模式。
  
南京大学以局校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抓手,落实产学研协同育人,以扩宽国际化视野和攻坚前沿难点为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进入行业部门工作。作为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南京大学在顶层设计、具体实践中精准发力,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行业人才。
  

南京大学在广东江门上川岛气象观测场开展学生实践 南京大学供图

联合开展科技项目攻关 加强科研组织
  
南京大学始终瞄准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国际科学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营造有组织科研意识,提升学科有组织科研水平。南京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共建“灾害天气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并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江苏省气象局等气象单位联合,获批包括气象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聚焦面向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的机器学习算法、边界层湍流及其参数化、夏季区域性降水预报能力改进等“卡脖子”问题进行攻关,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相关成果为气象预报能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如野火天气-空气污染相互作用研究获评2023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加强局校合作平台建设 促进成果转化
  
南京大学以国家气象防灾减灾重大需求为牵引,扎实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气候预测、雷达气象和城市气象等重点开放实验室发展,联合开展台风、强对流等野外科学试验,推动科研成果在气象业务中转化。“深度学习台风强度预报系统”和“登陆台风雷达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了台风强度、结构和尺度的监测和预报水平;“季节气候客观定量化预测系统”连续多年获国家气候会商评分第一,相关成果获中国气象局科技成果评价 “优秀”等级。同时,南京大学积极参与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防治等政策咨询和科技服务,为G20峰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了科技支撑。
  
未来,南京大学将秉持“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创新驱动科教互促 赋能气象高质量发展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曾培养出杰出校友邹竞蒙和曾宪波。两位作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继承并发扬延安精神,为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薪火传承,近年来,学校从仪器设备、关键技术和政策研究等三方面持续输送科技成果。
  
同时,学校围绕航空、计算机、数、理、化、管等深度对接气象发展需求,在数据驱动模型、多维度观测、气候模型实时更新、气候要素长短时跟踪、气候系统模拟和预测等方面深入探索、持续发力,助力气象高质量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正在组织开展台风雷达对比观测 北京理工大学供图

2023年3月,北理工与中国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国际标准、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培育、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在科研方面,北理工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长沙气象雷达标校中心等,共同承担合作项目,开展技术研发。北理工还为推动天气雷达技术的业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在平台建设方面,北理工与相关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成立学术委员会,并联合入选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创新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北理工组织校内教师与业内专家共同开展“边边课堂”培训,向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提供“相控阵雷达原理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授课培训,并在北理工的科研设施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2024年,北理工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立足优势基础,开拓临近空间气象科技创新研究,助力气象科技创新发展。
  
未来,北理工将进一步发挥在探测方面的创新优势,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
  
在协同联动上,北理工将持续与中国气象局精准对接,开展科技合作或项目申报,推进天气雷达技术研发,共赴长沙标校中心等地开展外场实验。
  
在人才培养上,北理工将与中国气象局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开展干部、教师、科研人员和青年人才咨询交流、挂职锻炼及培训研修等,探索常态化局校人才培养合作新范式,并通过加强高校气象专业建设、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气象科技人才和团队。
  
在成果转化上,北理工将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加强成果转化需求对接,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联合转移转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场景应用、产业化等合作,力争实现成果转化新突破,推进气象科技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加强院局合作 共推气象科技创新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与当时的中央气象局紧密合作,从无到有,奠定了新中国的气象事业。此后多年,大气所一直紧密参与气象部门诸多工作,为我国气象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3年6月,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气象局启动新一轮战略合作,大气所也与中国气象局多个业务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双方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科研项目方面,大气所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最为紧密,所承担的50余个重点研发专项任务中,其牵头承担的国家级任务有1/3的合作方是中国气象局,国家级奖项约一半有中国气象局参与。近5年有20余项成果在中国气象局得到业务应用,如气候预测会商及热带气旋、强对流、ENSO等相关预报预测产品。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供图


在国际合作方面,大气所推荐多位专家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编撰工作,双方共同参与IPCC等全球气候治理工作,一起推动了中英“气候科学支持服务伙伴关系中国项目”,成效显著。
  
在平台建设方面,双方共同推进国家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研发,建设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大气所积极参与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面,大气所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每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已累计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1人。
  
近年来,大气所牵头建设了我国首个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核心的大科学装置——国家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均参与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 建成了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地球系统模式CAS-ESM2.0,于2023年11月开源发布,推动了国内模式协同开发、形成合作共享的新范式,入选2023年全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海洋模式团队成果获得全国高性能计算年会年度最佳应用奖,并入围戈登·贝尔气候建模奖。该团队成为全球三个入选团队,并将作为中国唯一的入选团队参加11月在美国的决赛。依托装置开展的短期气候预测工作成绩斐然;支撑了气象新兴领域研究,如构建了新一代火星大气模式GoMars、北极航道全覆盖10公里量级海冰预测等;国家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已累计支撑国内外85家单位450余项课题研究,支撑用户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及其子刊、专业期刊等发表SCI论文200多篇。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气象能源深度融合 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下拉正文可查看更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鼓励和规范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

中国气象局是我国气象事业的中坚力量。经过75年辛勤耕耘,气象部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基础性支撑,为社会各界所依赖和倚重,其在气象科技领域的资源优势、成果储备和研发实力,也已成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集团)是装机容量全球第二大的发电集团、国内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是能源电力行业的领军型企业。华能集团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紧紧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锚定“领跑中国电力、争创世界一流”战略愿景,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彰显了责任担当和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华能集团在国内的发电装机容量是2.6亿千瓦,占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的8%,其中煤电以外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近1.3亿千瓦,到今年年底,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将超过50%。到“十四五”末,华能集团装机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也将继续有所增长。

华能集团在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天气气候对能源生产的影响日益显著,特别是新能源与气象具备超强相关性。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占比不断提升,其波动性、间歇性对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挑战。因此加强能源与气象合作,统筹布局“能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产学研用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挥气象科技对能源的赋能作用,为发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契机显得尤为必要,意义重大。


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根据气象信息做好台风防御准备工作 华能集团供图


在这个背景下,从2023年11月开始,华能集团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启动联合申报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并在今年6月获得批准成立。今年8月31日中国气象局与华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启动仪式。双方将重点在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平台能源气象数据分享、能源气象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能源安全保供等四个方面跨界联手,开展高标准、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及时研究解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多时空尺度新能源预报预测,能源电力灾害风险预警、海上新能源开发气象服务等关键技术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充分发挥人才聚合优势,构建“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协同创新生态,打造“能源+气象”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标杆典范。

华能集团将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稳中求进、久久为功,以负责任的态度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发展,彰显国之央企责任与担当;同时,将继续坚定不移加快能源转型、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加大在气象科技应用方面的投入和研究力度,加强与气象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气象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也将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制订和实施,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华能力量。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编辑:杨奥清 王畅 刘钊 王婉 丁继武 刘蕊 苗艳丽

审核崔国辉 叶海英


加微信交流群,请备注:姓名-行业-单位)



声明:本公众号分享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的公开资源,仅供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不代表本人对其版权、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任何使用本号分享的资源的个人或组织,需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后果;本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连带责任。使用本号分享的资源即代表您已完全了解并同意本免责声明的所有内容。






上海位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的商业气象服务商



(咨询数据详情,可添加微信,请备注:合规数据



可提供气象产品 

  • 全国三千多个基准站

3213 个主要城市站点、每小时发 布 1 次,

每天发布 24 次,每次提供当前整点时刻的

城市站点实况天气(实况产品会在整点后

15 分钟、20 分钟、30 分钟进行数据更新),

要素包括:天气现象、气温、体感温度、风速、

风力、风向、相对湿度、气压、1小时降水量、

10分钟降水量、能见度、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紫外辐射等要素。

  • 探空气象站

  • 海洋气象站

  • 雷达拼图

  • 卫星云图(风云4、葵花8)

  • 格点实况、再分析资料

  • 数值预报:CMA EC GFS

  • 强对流天气预报

  • 强天气落区预报

    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概率预报图

  • 台风、热带气旋

可提供国内与国外各类气象咨询气象服务

本公司提供服务稳定可靠,您值得拥有。




EarthAi
AI4Earth、人工智能、气象数值预报、学术论文!产业资讯等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