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大余县委县政府的官方政务微信
广告热线:13807974035(刘)
周程理学 道源南安
- 文瑞/文 刘照志 彭承礼 叶功富 肖章荣 邹忠辉/图 -
大余县新城镇周屋村的孩子们临荷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逐渐成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度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宋理宗赵昀赐匾周敦颐创办的大余“道源书院”。
理学文化孕育于客家摇篮赣南,其创立者为周敦颐。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以《易》理来阐发道家《太极图》的意蕴,并提出了理学中一系列的范畴和命题。《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
于都罗田岩濂溪书院,周敦颐曾在此讲学。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湖南道县人,在九江任职时“因家居庐山莲花峰下,所居曰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调任南安军(军治在今大余县)司理,在这里创立了《太极图说》。次年兴国县令程晌(程大中)调任南安军通判,对年仅29岁的周敦颐的人品、学识,钦佩有加,便携两个儿子程颢、程颐拜周敦颐为师。当时南安有千余人在他门下,崇学之风,盛极一时。由于二程悟性极高学业大进,深得周敦颐器重与悉心培养,声名与尊师齐并,后人称为“周程学派”,名噪一时的南安军学堂亦改为“周程书院”。周程学说在此弘发完善、广为传播,南安成为道学(后称理学)发源地。淳祐元年(1241年),宋理宗赵昀亲书“道源书院”匾额,以表彰周程在大余孕育理学之功。
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四贤坊前的周敦颐雕像。
周敦颐理学在赣南大地孕育的过程中,吸收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和客家文化的营养后,逐渐长成哲思的参天大树,同时又庇护着客家地域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于都濂溪书院内的这棵千年古柏相传为周敦颐手植。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45岁的周敦颐调任赣州通判。在任4年,周敦颐兴办濂溪书院,传播理学思想,理学传播与教育在赣南得到蓬勃发展。周敦颐还在赣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莲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传颂至今。
新城镇周屋村周氏宗祠。
这之后,历代的理学追寻者纷纷来到赣南,寻访濂溪先生的足迹,汲取理学的养分,衍播理学的种子,使源于客家赣南的理学得到长足的发展,亦使赣南客家文化愈加枝繁叶茂,成为华夏优秀传统文化中绚烂夺目的一脉。
周氏宗祠的“理学名宗”牌匾。
这些理学名士中,最著名的人物有杨时、张九成、朱熹、王阳明等。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本籍婺源的朱熹就任南康知军,第二年秋,前往南安察看灾情,瞻仰他心仪已久的“道源书院”。由于久旱水低,舟至南康与大余交界处便无法前行,朱熹敬慕先师,寻根溯源心切,弃舟步行,来到书院,面对周程塑像行三叩九拜之礼。近20天里,朱熹广罗周程轶事,研读周程文稿,探寻理学之根,缕析南安学风旺盛之因由,并畅游梅关挥毫题咏,欣喜地赞道:“真不愧是先贤教化之邦、道源宏发之地。学风之盛,甲江西也。若普天如是,天下何不太平乎!”
莲韵清风,周屋新貌。
明代大儒、心学创立人王阳明,从小习儒业举,饱读周程理学,深悟道源哲思的纯粹和平,尊崇周敦颐为孔孟的传人。王阳明“因有所觉,始乃沿周、程之说求之,而若有得焉”,由此可见周程理学对阳明心学的创立影响之大。
推荐阅读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王丽
一审:龙秋萍
融媒商圈
7天酒店赣州大余店
想了解更多商圈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钨都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