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老师,也有教不好的学生!(再忙也要读一读)

百科   2024-11-25 08:08   河北  

陶行知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所以,永远不要低估讲台下的任何一个学生。
我是认同这句话的。
不放弃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是老师的责任,对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抱有希望,是老师的深情。
但是,倘若家长和社会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甚至期望每个被送进学校的孩子都能在老师的教育下成才。
那么,我只能说,你们太高估老师了,也太低估家庭教育的影响和有些孩子的顽固了。
01、“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教不好的学生”是对教育最大的误解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似乎整个社会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学生有问题,那一定是老师的问题。
在这种舆论下,老师有嘴难说,有理难辩,有冤难喊。
甚至有一句话,在家长圈里常被引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说这句话的是陈鹤琴先生,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但陈鹤琴先生说这句话的本义,只是在砥砺自己以及同行,严格自律,牢记教师的使命,珍视每一位学生。
它只是彰显了一个教育家的崇高境界和理想,是老师对自己的一个高要求。
但他人若以此来要求老师,把它作为教师的评价标准,就背离了陈鹤琴先生说这句话的本义。
教育专家李镇西在一次教育会议上说:
“这句话如果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鄙夷!”
他的话激起在场老师们热烈掌声。
老师是人不是神,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学生是否成才受学生本身、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老师只能说尽心竭力,做好一个摆渡人的本分,不去想值不值得,不去想是否真的能渡他成功,只求不负教师这个职业,不负自己的良心。

02、再好的老师,也唤不醒一个装睡的学生
曾经问过一位老教师:“是否每个孩子都有被教育好的可能?”
老教师回答:“当然,但前提是最初的教育,或者这个孩子自己愿意学好。”
老教师还讲了一个他遇到的一个学生:
每天上课就睡觉,不要说老师讲得课不够生动,因为他作息十分规律,上课铃一响就开始睡,根本不给知识进耳朵的机会。
上课不听,作业自然也不会写,考试通常随便填填就交了。
老师上课也会叫醒他,但没多久又趴下了,让他站着,也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批评过,也语重心长地谈话过,可他每次都是一副受教的样子,但每次都没有丝毫改变。
直到后来这位老教师开始教别的班级,这位学生都还是老样子。
教育是一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老师再有耐心,教学水平再高,如果学生自己不愿意学,那也是徒劳。
我们必须意识到:
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孩子是自己学业的主人,老师的教育虽然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但是最终孩子会走什么样的路,还是取决于他们自己。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论是学不会的学生,还是教不好的老师,只要一方不正视,那么这场教育就是失败的。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想学的学生。
正如,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永远教不会一个不想学的学生。

03、满腔的热血,也敌不过不负责任的家长
在孩子的教育上,最推卸不了责任的,永远是家长。
说到底,再好的老师也只能陪孩子走过一段路,只有家长才是孩子永远的班主任。
所以,孩子学不好,家长要负70%的责任!
有的家长,孩子学习不过问,孩子成绩不上心,家长会也不愿意去,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撒手不管了,一切全指望老师,为人父母哪有那么轻松?
有的家长,老师再三强调不要给孩子买手机,不要让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来,还是有家长买,还是有孩子带。
有些老师让带了手机的孩子先把手机放在老师那里保管,需要联系家长的时候再去找老师要,甚至家长还帮孩子打掩护,给孩子准备两部手机,一部交给老师,一部留给孩子偷偷用。
试问这样的家长和孩子,老师要怎么教?
还有的家长,自己不舍得管孩子,更不舍得让老师管。
老师批评一下孩子,家长就要闹到学校去指着老师的鼻子骂,老师让孩子罚会儿站,家长就直接把警车开进学校直接把老师抓走。
试问这样的孩子和家长,老师怎么教?又怎么敢管?
学校教育在好的家庭教育面前就是锦上添花,家庭教育不足的时候,再好的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有限。
如果家庭教育没有做到位,反而来指责老师没有教好孩子,甚至把孩子的不学好的锅全甩到老师身上,那是不可理喻的。

04、最好的教育,是老师负责,家长配合,孩子努力
明代学者陆思仪说: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若不能齐家,则其子从孩提以来,爱憎颦笑,必有不能一轨于正者矣,虽有良师,化诲亦难。”
意思是说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即使有良师也是无能为力的。
教育从来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努力和配合。
家长负责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督促孩子的好行为,养成孩子的好品行;
老师负责学校教育,传授给孩子知识,托起孩子的梦想,洒下希望的种子。
孩子则在家校共同的教育下,唤醒自己心灵深处的天赋潜能和内在力量,从蒙昧中醒来,自发地去努力学习,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各司其职,更要成为孩子教育路上的合伙人。
有教育家说得好:
“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
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样,孩子就能在学校得到最好的知识教育,也能在家庭得到最好的人格教育,从而茁壮成长。

源:网络。

版权声明:以上文稿,贵在分享。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反直觉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