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加注,AI短剧进入下半场?

文摘   2024-10-30 19:02   广东  

AI风吹向短剧。


近日,字节、美图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发布AI视频生成大模型及创作工具,快手则宣布可灵AI将上架独立App,掀起了AI视频热潮。


在这之中,AI短剧作为依托AI产品而生成的“新物种”,再度引发关注。


AI视频创作工具的角度来看,短剧无疑是最好的呈现形式;从短剧的角度来看,AI无疑拓宽了题材、降低了制作门槛,为行业带来更多内容供给,也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大厂押注AI视频


互联网大厂纷纷发力AI视频赛道。


今年8月19日,昆仑万维推出AI短剧平台SkyReels,在该平台,用户仅需输入一个自己构想的简单创意,即可完成从剧本创作到生产短视频剧情的全过程。


9月24日,火山引擎在深圳举办AI创新巡展,发布了豆包视频生成-PixelDance、豆包视频生成-Seaweed两款大模型。豆包视频生成大模型的发布,是字节在AI领域的一次重磅亮相。


9月26日,美图公司旗下的AI短片创作工具MOKI便对全部用户开放,同其他产品一样,在MOKI同样可以通过AI技术快速创作短视频。


10月24日举行的2024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快手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透露,近期快手可灵AI将上架独立App,以便于用户的使用。


依托可灵AI的能力和创作者生态,用户可享受到一站式AI创意服务,包括定制短片、短剧、图片和角色等各类AI内容。


在海外,MiniMax海螺AI等国产AI视频生成产品亦是炙手可热,其中海螺AI网页版自视频模型上线以来,9月访问量达497万,同比增加867.41%,位列全球增速榜及国内增速榜榜首。


显然,大厂们已在AI视频作品领域下注了筹码。


AI视频赛道的火热,不仅体现在各类工具产品上,还有一系列依托AI产品而生成的作品,最直接的应用就是短剧。


今年3月,央视频推出了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将文生图、文生视频、文生音乐、文生配音等多种AI技术应用至短剧里,开启了对AI短剧的首次尝试。

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的三部AI微短剧《英雄》《爱永无终止》《奇幻专卖店》上线央视频。


7月8日,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在抖音正式上线。这部AI短剧由博纳影业、抖音联合出品,剪映旗下“即梦AI”提供技术支持。《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作为首部AIGC生成式连续性科幻短剧,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AI技术,生成了诸多恢宏壮大的场景。



几乎同一时间,快手高调推出了由可灵深度参与制作的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并在“快手星芒短剧”的官方账号发布。之后,快手还联合李少红、贾樟柯等9位知名导演,启动了完全依托视频生成大模型制作电影短片“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试图以此来证明视频生成大模型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可用性。
如此看来,2024年似乎是AI短剧的元年。


AI如何赋能短剧?


AI视频创作工具,为何率先“爆改”短剧?AI与短剧的结合,究竟有怎样的想象空间?


从AI视频创作工具的角度来看,短剧无疑是最好的呈现形式。


今年8月,即梦开始在AI短剧领域的创作探索,还在抖音内发起了“即梦AI迷你剧场”的活动,支持AI短剧的创作。


为了加速「AIGC+短剧」的内容变革,快手星芒短剧立足创作者需求,推出「星芒短剧×可灵大模型」创作者孵化计划,最大程度降低创作门槛,更通过资源扶持、现金奖励等手段,提振创作者信心。



有分析人士认为,即梦目前的产品功能、商业模式聚焦于服务UGC(用户生成内容),与抖音的生态融合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从短剧的角度来看,AI无疑拓宽了题材、降低了制作门槛,为行业带来更多内容供给。


快手文娱业务负责人陈弋弋表示,目前大模型的技术特性更适合玄幻或魔幻内容,想要成为赛道,一看消费者是否买单,二看有没有商业模式,“比起断言将兴起AIGC加短剧这一新赛道,我更愿意将其定位为‘新物种’。”


“科技和玄幻赛道在传统影视制作中,受制于CG特效的高成本和长周期,观众需求强,但供给较弱。AI短剧在该领域最容易发挥优势并受到观众认可。”《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导演陈坤指出。



在制片层面,对比以往动辄数月的剧集拍摄时长,AI显然能解决这一麻烦。通过AI大模型辅助,制作方在剧情撰写、场景搭建、角色设计、动作捕捉等方面能节约成本,同时还能缩短后期制作周期。


以《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为例,该片从官宣到上映,制作周期仅2个月,倘若没有人工智能技术加持,预计至少需要6个月。而目前,借助AI功能,整个行业基本能做到10天一部片。


诚然,有了AI,短剧从取材再到整体制作和发行过程,确有质的提升,影视大厂们亦已经将AI视作技术能力来展示并融入作品创造中了。


在《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看片会上,快手文娱业务负责人陈弋弋表示,有了AI技术的加持,短剧似乎成了影视行业的香饽饽。


AI加持,短剧如何进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题材选择还是作品审美又或是角色塑造方面,AI短剧仍存在痛难点。


比如题材方面,从目前情况看,AI短剧还是多倾向于科幻、玄幻等内容题材。在其他领域,目前AI的创造空间则会相对受限。


再比如作品方面,从目前推出且反响比较好的作品来看,无论是《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还是《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有媒体评论认为,其在人物构图、服饰穿着、面容装扮上还显得有些失真,且剧中用到的镜头基本在5秒之内,动作画面靠蒙太奇的剪辑来实现。而且存在人物口型与发音对不上、肢体动作不够协调、人物面部表情僵化等问题。


可见,即便短剧有了AI技术加持,考虑到目前存在的一些短板,还是要思考AI时代如何走好新路子。其中,底层技术和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是关键,也将影响AI短剧的演变和未来。



技术层包括算力设施、动画、服饰设计等,它们共同驱使AI短剧探索新方向的可能,如“真人主演+AI置景+AI道具+AI动画演员”的混合模式。


从整个短剧市场来看,规模还在持续扩大。艺恩数据显示,国内短剧用户规模在2023年已经超5亿,市场规模近400亿,今年将接近电影市场七成的体量,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则有望突破千亿元。


再看头部平台上的表现。以快手为例,其短剧日活用户从2023年的2.7亿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3亿人次,同比增长11%,每日观看10集以上的重度短剧用户数达9400万。



市场狂奔之下,从业者想要分得一杯羹,最终还是要比拼内容。


如今AI短剧的火热,或许会考验从业者如何应用AI技术实现内容的升级与破圈。毕竟,无论技术发展如何,普通短剧也好、AI短剧也罢,都需要用好内容去满足受众的需求。


或许有一天,随着视频生成大模型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为影视艺术带来更多惊喜。


但在多种新技术的新趋势下,可以预计的是,短剧TOC端付费为主,AI技术赋能,单集付费、订阅、广告、电商等商业模式或许将持续并存,AI在短时间内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型尚早,这还是一门尚未成熟的生意。



新播场
关注直播、直播电商、短视频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