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泽县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营改革作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紧紧围绕“集体创收、农民增收”目标,按照“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的原则,在闲置资源、工作机制、发展方式等方面搞探索、求突破,通过党建链、产业链、机制链“三链共建”,推动村集体经济“破茧蝶变”。2024年,鸭暖镇昭武村、倪家营镇汪家墩村等多个村集体收入稳定增长,全县村均集体收入有望突破40万元。
建好“党建链”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
“今年我们依托梨园口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和丹霞大景区,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旅游业模式,考虑到南台、梨园周边经营者对餐具、床单被套清洗消毒等便捷化服务的需求,谋划建设了梨园村乡村振兴共富工坊项目。”梨园村党总支书记勾军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将搭建乡村振兴共富工坊平台,探索以客房保洁、布草清洗、预制菜制作、一次性日用品供应为主的“四工坊四服务”模式,形成内联农户、外联企业的旅游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吸纳闲置富余劳动力聚在产业链上、富在产业链上。
临泽县围绕“4+1+N”产业布局,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细化10项任务、25项指标,推广产业提升型、资产盘活型、项目带动型等6种发展模式,推行整乡联合、跨村联建、村企联动运行机制,指导镇村党组织“一村一策”制定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计划,确保干有方向、做有目标、行有参照。坚持支部引领,全县村党组织领办创办集体性质的合作社92个,公司化改制73家,扎实推进22个省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打造2个联村发展试点镇,6个产业发展样板村。推行村“两委”成员与村集体公司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全县村“两委”成员中有189人兼任各类经济组织负责人,党员领办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1091个,累计培树党员“带富先锋”823名,打造党群共富示范基地261个。
建强“产业链”发展活力更加充沛强劲
“以前只知道埋头种地,不懂市场行情,好好的葡萄卖不上价钱。”种植户吴金霞说,“现在有了党建联合体,从种植到经营再到销售都给我们提供服务,我们的葡萄也形成了产业品牌,不仅品质上去了,还能卖上好价钱。”
临泽县持续巩固拓展“三链富民”党建品牌,推行“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采取“党委带支部、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促产业、产业连农户”的思路,成立玉米制种、葡萄产业、旅游产业、蔬菜产业、肉牛产业、凹凸棒石等产业链党组织10个,覆盖55个村党组织、吸纳91家企业及合作社、结对72个机关事业单位、带动1万多名党员群众发展产业。健全完善“五联八个一”工作机制,开展产业比规模、增收比效益、发展比质量、组织争晋位的“三比一争”活动,打造玉米制种、肉牛养殖等10个行业领域典型、培育100名本土优秀人才、带动1000名行业后起新秀,发展现代新型职业农民420名、乡村振兴领军人才93名,对贡献突出的14名优秀村干部、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表彰奖励,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动能活力。
建优“机制链”管理运行更加规范精细
坚持“一套机制”管人、管钱、管事,促进村集体经济稳中向好。严格执行“村账镇管、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每年开展财务检查、审计监督、资产清查专项行动,不断拧紧集体资金使用“安全阀”。从全县科技特派员和乡土人才中选派熟悉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30名,组建村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团,“一对一”开展产业规划、技术咨询、市场对接、品牌建设等指导工作。制定村集体公司入股分红、薪酬发放、监督管理等8项工作规范,探索推行公司聘用职业经理人,公司财务外包会计事务所独立核算,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独立监事监管的“两聘一派”公司运营管理模式,不断规范村集体公司运行。全面推行村干部绩效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有效增强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李伟丽、王自龙)
编 辑:赵 棠
责 编:魏红光
审 核:徐 焘
更多新闻请扫描关注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