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快车:福建持续提升闽江“母亲河”水质

时事   2024-12-31 12:28   福建  







省生态环境厅坚持“三个强化”

持续提升闽江“母亲河”水质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赓续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治水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推动出台《深化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措施》和《福建省闽江、九龙江流域保护管理条例》。1-11月,闽江流域50个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100%,Ⅰ~Ⅱ类水质比例98%、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在全国独流入海大江大河中水质最好。二是强化激励考核。将水质改善成效纳入省对市绩效考核、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激励地方主动作为。每年下达闽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约5亿元,在跨市水质交接处实施补偿资金正向激励制度,即水质改善越多,补偿资金越高。打造南平崇阳溪、闽江(福州段)、闽江(延平段)等一批国家级及省级美丽河湖,让群众更直观感受“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河湖之美。三是强化督导帮扶。依托在线自动监控、无人机溯源排查等科技手段,发现一批流域断面水质下降、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通过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八闽快讯》专报件通报,督促地方落实责任,推进9个化工园区污水管网“明管化”改造,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逐步提升至77.2%,水口库区129.9万平方米网箱养殖基本完成清退。


(省生态环境厅效能办)


泉州市“四措并举”

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图谱绘制建链。沿9大千亿产业集群梳理出50条县域重点产业链,其中优势产业链31条、新兴产业链14条、未来产业链5条,指导各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通过全市创新大会,发布鲤城纺织鞋服产业链等13个典型案例,绘就泉州产业创新发展新蓝图。二是抓政策赋能强链。打造“更智能、更精准、更主动”的“政策找企”平台2.0版本,通过建立政策和企业画像,助推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目前平台注册企业数超20万家,收录企业43.95万家,发布惠企政策超5700条,兑现惠企奖补资金超58亿元,惠及企业超3万家次。三是抓设备更新补链。紧抓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和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契机,通过“点、线、面”技改路径,推动设备更新升级,三年带动超850家企业实施技改,推动近6000家规上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四是抓园区建设聚链。通过打造“320”园区体系,即打造20个龙头园区、20个“一园一品”、20个专精特新园区,吸引产业链项目集聚,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集聚态势。


(泉州市效能办)


三明市智能办税再提效

助力便民服务再升级


一是数字赋能搭建高效服务“云”窗口。在全省率先开展征纳互动“在线窗口”服务,建立异地联动工作机制,推广征纳互动“跨域办”服务,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和屏幕共享等技术,完成全省首笔征纳互动跨区域(跨省)业务。2024年全市征纳人工互动服务38423笔,“在线窗口”办理业务21053笔。二是需求导向实现纳税辅导“零”距离。创新引入精准服务电子台账,实时收集需求建议,根据纳税人个性需求开展专项辅导。运用线上“纳税人学堂”等开设在线互动“云端窗口”,开展6场税费优惠政策讲解答疑直播活动,2024年定点推送27500人次,收看直播人数1642人,精准辅导372人次。运用大数据主动甄别符合优惠条件的市场主体,帮助梳理政策执行要点,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三是多元共治构建争议调解“新”格局。依托“税悦工作室”形成税费矛盾争议多元调处工作机制,组建税务、司法、人社等多部门参加的专家团队,通过“云连线+实调解”模式,开展线上联合会诊,在诉前化解征纳矛盾。2024年解决涉税复杂争议诉求71件,解决税费疑难问题583件,跨部门协同处理问题80余件。


(三明市效能办)


宁德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用地保障效能


一是规划先行引领发展。根据《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出台《宁德市专项规划编制清单》,不断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开展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约48平方公里。出台《宁德市品质化住宅项目规划建设管控要求(试行)》,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全力推进“多测合一”,实现全流程、分阶段“多测合一”改革目标,执行率100%,居全省第一。二是节约集约保障要素。统筹全市项目用地指标,建立市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储备库,全力保障项目用地。将古田县300亩规模指标调剂给福安市,力促青拓集团国际不锈钢交易中心项目落地。1-11月,全市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用地审批11810亩,同比增加25.7%;土地供应11762亩,同比增加28.3%。建立选址会商、模拟会商机制,提升用地保障效率。截至12月1日,全市322个重点项目完成用地用海报批259个,达成率80.4%。三是利企便民提升服务。开展全市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整治,化解历史遗留问题3635宗。市本级创新推出不动产登记“1+8”便民举措,整合9个部门业务,在公证部门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以不动产继承登记为核心需求,协同办理公证、税务、房产交易、水、电、燃气、有线电视、公积金等八项服务,原取得不动产权证书需跑多趟、12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跑一趟、2个工作日,为群众节约费用约390.8万元。


(宁德市效能办)


鼓楼区“三个坚持”添动力

楼宇经济育新机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找准城市更新与产业发展平衡点,同步规划商务楼宇建设用地,提升“城市旧改提质年”行动效能,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提增“产城融合”效益。今年以来,累计出让地块11宗、188.4亩,竣工投用华电福建总部大楼等,新增面积4.7万平方米;新建续建兴业银行建设集团福州营运中心等14座楼宇,总面积约61万平方米。全区现有税收超千万元楼宇107座、超亿元楼宇24座。二是坚持协同推进。创新实施“平台载体跃升年”行动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新能源科创中心等产业创新综合体6个、入驻企业438家,相关做法入选2024年省委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典型案例。全区现有市级总部企业48家,占全市总部企业近三成,稳居全市首位。三是坚持数字赋能。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吾鼓丰登”楼宇经济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提供精准服务。加强制度保障,出台《商务楼宇星级评定》标准,实行“楼七条”等楼宇政策,组建楼宇党建联盟,创新“楼宇党代表”“一楼八员”等做法,为企业、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连续六年获评“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30强”。


(鼓楼区效能办)


德化县生育支持政策升级加码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是打好政策组合拳。在用足用好国家、省支持优化生育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从住房保障、生育激励、职工权益、普惠托育、就学优待等方面叠加27条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三孩家庭最高可享受31.75万元补助(最高10万元购房补贴、20万元购房优惠、1万元生育补贴和7500元的生育休假补贴),以及享受就近入学入托等政策,着力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相关做法获《中国妇女报》宣传推广。二是提升政策知晓度。运用政府门户网站、福建日报、东南网等主流媒体加强宣传解读推广,让广大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用好各类阵地和巾帼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立体化、分众化开展宣传宣讲活动260多场次,拍摄《新型婚育文化》快板短视频、微电影《扣子》等,大力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强化政策落实率。县委县政府将实施鼓励生育支持措施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生育补贴,采取定期调度、季度通报等方式强化跟踪督促,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简化申领程序,形成工作合力,群众只需在村(社区)提交补助申请,村(社区)按程序上报乡镇和计生协会审核后发放到申请人个人账户。政策出台以来,累计发放各项生育支持补助757.17万元;2024年1-11月,全县出生2578人,其中三孩465人,占比18.04%;人口净增长902人,同比增加242人、增长26.83%。


(德化县效能办)


南靖县探索危旧房治理新模式

闯出高效解危新路子


一是变“刚性要求”为“柔性服务”,征迁工作有温度。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采取“先劝离、后评估签约、再腾房拆除”步骤,组建6个工作组,逐户耐心细致讲解征迁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群众诉求78个,建立“一户一档”。同时坚持底线思维,调拨20套公租房为14户唯一住房户解决临时住房问题,并建立回访帮扶机制,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不到1个月在住38户危房户全部实现签约腾房。二是变“传统补偿”为“科学评估”,补偿方案有准度。为破解危房处置按照传统征迁模式补偿费用高且缺少政策法律依据的难题,采取县政府“一事一议”方式,参照同期周边老旧房屋市场交易价值科学评估确定危旧房市场价值,并适当提高收购价格让利群众,既保障群众的利益又节省财政资金900余万元。三是变“单兵作战”为“集团联动”,协同推进有速度。改变过去由“乡镇单兵作战”的征迁模式,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期间坚持“日会商、日通报”机制,每日召开碰头会通报危房收购进度、会商攻坚举措,并实施挂图作战和插旗销号,全程跟踪督查,现场督查问效。仅用2个月就拆除50套危旧房,提前完成列入住建部的城市危旧房5年改造任务,工作成效得到省住建厅的充分肯定。


(南靖县效能办)


来源:中国福建
编辑:刘琰、王家菁

福建发布
一张蓝图绘到底,清新福建欢迎你!这里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