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门威胁的新余政法委书记李逸翔:你过来啊!

文摘   2024-10-03 16:40   北京  
新风街9号丨原创出品
近日,温远灏的年终总结在媒体圈和法律圈引发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披露了“新余棚改强拆案”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情况,读来让人大开眼界:

2023年3月,江西省新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逸翔以“参观学习”为名,带领一众负责拆迁的官员跑到他所在的单位,企图以此向其施压;

新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逸翔
2023年6月,经温远灏实名举报,新余市住建局局长陈辉因上述强拆案被诫勉处分;

2023年7月,温远灏家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潭江村的两栋房子夜里被非法强拆……

2024年1月8日下午,该文于当天16:37被删稿。随后,“雪庐煮酒”公众号于22:10再次发布题为《一位法治记者被禁的年终总结:只许州官强拆,不许百姓总结》文章,约13个小时后再次被删。

如他所言,此文被删除应与上述“新余棚改强拆案”的内容有关。

1月5日17:44,“新风街9号”曾结合此文透露的相关信息发布《“新余政法委书记跑到报社威胁我后,家里再次被强拆!”》,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整整29个小时(1月6日22:44)之后,该文同样没有逃过无故被删的命运。

在一系列连续删稿的背后,“新余棚改强拆案”到底有何隐情,能让当地政府“乐此不疲”地一删再删?一篇普普通通的年终总结,到底有何可怕之处?

官方认定:商品房成“棚户区”

如果时间回到2020年4月,温远灏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接下来即将对他的生活造成巨大伤害的,并非眼前那场肆虐的新冠疫情,而是远在三千里外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拆迁运动”。

这年4月10日,他家位于新余市城北农行宿舍小区的房子莫名其妙被纳入棚改范围。

当地政府相关材料显示,2020年3月,仙来大道周边家属院共计3043户被纳入2020年棚改计划,其中包括大部分政府机关大楼。而这一年,江西省政府下达给新余市的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是16269套。

温远灏家的房子摇身一变,就这么成了官方指定的“棚户区”。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棚户区”其实是新余农行的家属大院:院墙之内,绿树掩映着三排四层小楼,院中住着52户人家,地邻人民广场、赣新路口等新余地标建筑;小区后面是新余市教育局、长青小学、城北幼儿园,属省重点中学新余四中学区。

2020年9月,温远灏从北京返回新余家中发现,屋内水、电、气均已被人为中断,楼梯护栏、门窗等设施也全部被拆除,家中还有许多贵重财物不翼而飞。随后,温远灏将征收主体新余市渝水区政府和征收实施单位新余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诉至法院。

2022年1月7日(春节前夕),新余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在前期拆除行为(包括切断水电气等)被判违法后,再次组织工作人员强制拆除案涉房屋,温远灏全家对此毫不知情。

同年11月25日,法院再次判决新余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的强拆行为违法。

因新余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先后两次被法院判决强拆行为违法,多次引发舆论关注。但很显然,这些并没有阻止当地违法拆迁的决心和脚步,媒体将其称为“新余棚改强拆案”。

打击报复:家里再次被强拆

自始至终,温远灏也没有放弃维权。至今,温远灏家已提起15起行政诉讼案和1起刑事自诉案。(详见《新余棚改强拆案:举报一审法官枉法裁判,南铁中院竟让维持原判的二审法官来查?》)

温远灏在文中透露:2022年5月以来,新余有关部门不停地通过各种途径找人向我施压,企图让我自认倒霉,被我断然拒绝。

2023年3月3日,新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逸翔带着市住建局局长陈辉、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傅秋香和渝水区政府等部门负责人,直接跑到报社来威胁我,企图在领导面前逼迫我咽下他们种的恶果。我当面建议他们,平时应该多看看我们报纸,多学一点法律知识,否则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结果,李逸翔等人跑到报社来威胁我以后,家里再次被强拆!”温远灏说,眼见上述伎俩没有起到震慑效果,2023年7月10日晚上,当地又连夜将我家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潭江村的两栋老房子偷偷拆除,事后拒不承认。

近日,温远灏已向南昌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第二次强拆违法。

维权之难:违法者毫发无伤

“守法者无家可归,而违法者却毫发无伤,真是莫大的讽刺!”温远灏说,法院两次判决违法后,陈辉(新余市住建局局长)、江梅兰(新余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原主任)、傅秋香(新余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任)等人,无视基本事实和法院生效判决,一再宣称上述强拆合法,多次在书面回复中为违法行为背书。

此前,温远灏已多次对陈辉等人进行实名举报。直到2023年6月,因有省领导批示过问,当地才对上述强拆案的主要责任人——新余市住建局局长陈辉给予诫勉处分。“但这不过是‘罚酒三杯’,并不足以对违法者产生震慑力。”温远灏说。

近日,因认为上述强拆案的主要责任人陈辉、傅秋香等人,涉嫌构成滥用职权、故意毁坏财物、非法侵入住宅等罪名,温远灏家已向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请求依法追究被告人相应刑事责任。(详见《新余棚改强拆案:去渝水区法院立个案,为何如此难!》)

最新消息显示,2023年12月29日,新余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免去陈辉的新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职务。

对于温远灏家的遭遇,不少网友深表同情:一位法治记者,尚且要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来给自己维权,这让普通老百姓该怎么活呀!

有网友留言称,我在江西工作过,知道江西的法治状况。一个法治记者,自己家被强拆,居然求告无门,维权维艰,这是法治记者的无奈,也是全中国媒体人的悲哀。好在得道多助,温记者的家事得到了很多媒体同行的关注。奉劝江西的官僚们,不要引火烧身……也希望温记者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地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维权之难。

一名长期关注此案的网友对其表达了支持:看到当事人微博说,这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希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推动相关的法治建设。多么美好的愿景。我个人认为:为什么不呢?温远灏先生既是媒体人,并在2019年通过法律资格考试,他尚且不能维护自己合法权益,那么无数被强拆失去家园的人们,谁能看见他们的眼泪在飞。这些个体甚至不会发声,不会寻求司法救济,被当成丧家之犬驱逐,被污名化,这是不应该的。也是法治之耻。接下来,继续关注温远灏先生第15次行政诉讼。

接下来,还将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文/元泽)

来源:新风街9号

往期推荐


省环保厅书记主政新余,干了个寂寞?中央环保督察点名,水质全省倒数第一

新余水质稳居全省倒数第一:官员曾被曝只喝桶装水丨聚焦新余水质问题

新余政法委书记李逸翔上门威胁好霸气,央媒记者家一再被强拆!

央媒记者家遭强拆,实名举报后新余市委书记蒋斌被调离,再遭报复式强拆!

新余“强拆局长”陈辉致许多人无家可归仅被免职:当地反腐视同儿戏!

新余版《繁城之下》:一场大火背后的故事

一位法治记者被禁的年终总结:只许州官强拆,不许百姓总结

新余棚改强拆案:去渝水区法院立个案,为何如此难!

举报一审法官枉法裁判,南铁中院竟让维持原判的二审法官来查?


附:花家地里待花开

这是我在花家地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新冠疫情结束后的第一年
回顾过去的一年,时间如报社旁边那条“海棠花溪”平静地流淌着,后疫情时代的工作和生活也几乎平静如斯。如果没有三月初那个插曲的话,可能一切会更加波澜不惊。早春时节,院中那几株迎寒盛开的玉兰花是这平淡记忆中的一抹亮色。
这一年,我作为视点新闻部的编辑,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全年共计编辑版面96块,编发稿件245篇,《ChatGPT风口下的灰色“生意经”》等2篇稿件被评为A+稿,《一个小村庄被污染何以牵动全国四级检察院》等9篇稿件被评为A稿,多块版面获评月度好版;采写稿件14篇,《“宝妈带男童进女厕”频惹争议 专家呼吁 未来可考虑增设儿童卫生间》等报道多次获评月度好稿,并引发各大媒体广泛转载。
3月1日,在报社隆重举行的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部门六名在编人员全部获评优秀,而我也有幸连续第三次获得年终考核优秀等次,为三年疫情期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其间,编辑作品《重庆法院改革创新破产案件审理机制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荣获第26届重庆新闻奖特别奖,编辑作品《全国首起古村落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审》荣获第29届江西新闻奖一等奖,编辑作品《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青海靠法治护航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荣获第32届青海新闻奖二等奖。
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是,每个做版的日子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必须坚持咬文嚼字、锱铢必较,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差错。例如3月28日,地方站来稿中有张图片隐含不宜刊发的内容,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在编稿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每逢做版,因为需要编辑、校对逾万字的稿件,并协调美编、照排、校对、审版、检查各环节,几乎都是白班上完继续上夜班,通常忙活到晚上八九点才能下班,等到深夜十一二点才付印也是常有的事情。例如3月7日晚上,当天负责编辑两会特刊,为了保证版面不出任何差错,一遍又一遍地认真校对,直到次日凌晨三点才下班。此外,还有几次为了赶稿,加班到凌晨两点多回家。
在过去的一年,最大的变化是工作内容的调整。因部门从年初开始推行“轮岗制度”,单双月分别担任编辑、记者的角色,负责法治经纬版(周一至周四)编辑工作和稿件采写工作,不再负责案件频道的更新运维工作。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不得不适应新的工作节奏,同时也体会到了不同岗位的压力。2023年5月,报社调整了各部门的工位,我们部门从二楼搬到了一楼采编大平台,迎来了新的工作环境。桌上那棵合欢树在一楼阳光的滋养下越长越高,呈现出一派难得的勃勃生机。
这一年,我积极关注消费者和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围绕消费领域乱象、劳动权益保障、公共政策完善等方面采写了多篇稿件。例如,随着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卖闲置物品成为许多人的选择。然而,因网络欺诈、货不对板、真假混卖、虚假交易等现象层出不穷,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均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为此,我采写了报道《网络欺诈真假混卖现象层出不穷 二手交易平台乱象调查》,呼吁二手交易平台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和投诉举报途径,加强对平台内用户的管理,切实保护好买家和卖家的合法权益,营造依法有序的经营环境。报道刊发后,《金陵晚报》《绍兴晚报》《西宁晚报》等多家报纸,新华网、澎湃新闻等数十家新闻网站纷纷转载。
现实中,因为行业现状和规则不完善,不少消费者即使买了航班延误险,往往也很难得到实际的赔偿,甚至还引发不少纠纷,让消费者叫苦不迭。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写了报道《真金白银买了航班延误险,只获赔代金券 专家:理赔时平台应当积极按照相关约定兑现承诺》。该报道以法律为依据,明确指出此举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要求保险公司和相关平台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信息,积极按照相关约定兑现承诺。报道刊发后,《南国早报》《海峡都市报》等报纸以及数十家新闻网站纷纷转载,引发舆论热议。10月27日,《新京报》针对该报道刊发社论《航班延误险不能成“套路险”》,直呼“用代金券代替现金赔付,让乘客的权利不复存在”。《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西藏法制报》等媒体也刊发了相关评论。
此外,针对消费领域的诸多乱象,还采写了《“我家‘门口’是签收人,结果快递丢了” 记者调查快递末端服务问题》《为了享受优惠,线上点餐“一点再点” 记者调查线上超量点餐导致浪费问题》《几元一斤的散装酒“装”成高价“特供酒” 专家:“特供”不代表特权特优反而可能是特假特差》《非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头盔仍在市场售卖》等稿件。
实习是提升就业能力素质的重要环节,但因大部分实习生尚未脱离校园,无法签订劳动合同,实习实训违规收费、实习期间学生受到伤害、合法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时有发生。围绕保障实习生权益问题,我采写了《被排除在劳动法之外 权益受损没勇气说“不” “没身份”的实习生权益谁来保障》《实习实训违规收费合法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时有发生 职业院校实习乱象缘何屡禁不止?》。同时,还积极关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先后采写了《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心理翻新诈骗手段牟取非法利益 警惕“低门槛高薪资”式连环骗局》《无故调岗降薪变更工作地点 专家指出  逼迫职工离职花样多缺监督制约机制》《试用期成劳动者权益受侵犯高发期 专家指出  员工试用期企业也不能随意“炒鱿鱼”》等稿件。
当前,我国第三卫生间的建设较为缓慢,现实中因男童进女厕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写了报道《“宝妈带男童进女厕”频惹争议 专家呼吁  未来可考虑增设儿童卫生间》,呼吁有关部门完善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动公厕性别意识教育宣传,而家长也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和边界意识。针对公交专用道调整、老年代步车禁止上路等政策,分别采写了《公交车道空荡荡时能否让社会车辆用用?专家建议优化路权分配特定条件下调整为公交优先》《无牌无证逆行占道乱停乱放等问题突出 “老年代步车”该何去何从?》等稿件。
这一年,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9月15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媒体转基因报道研修班在北京达园宾馆举行,此次研修班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主题为“‘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政策解读暨试点阶段性成果展示”。三位来自转基因领域及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围绕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我国产业化试点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精彩讲解,使我提升了对生物育种技术的认识。
11月12日下午,《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学术支持的第八届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在北京开班,十余位授课专家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治理理念,并结合互联网新旧业态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通过近两个月的线上线下学习,使我对包容审慎的互联网法治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12月16日,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2023年年会在北京中奥马哥孛罗大酒店举行,主题为“《电子商务法》实施五周年:回顾与展望”。与会专家总结了电子商务法对线上市场监管与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实施中的宝贵经验,深入探讨了电子商务行业动态和变革挑战,让我对规范互联网平台治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新的体会。
同时,我和部门同事、媒体同行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密切。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加强与同事的日常互动和业务探讨,进一步营造了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6月底,知名媒体人宋阳标老师邀请媒体同仁前往江苏徐州、洪泽湖采风,不仅品尝了苏北地区的地道美食,还领略了当地的优美风光和灿烂文化;10月底,再次前往江苏泗洪、泗阳采风,感受到了浓郁的风土人情。12月初,京媒掼蛋俱乐部巡回赛第一站比赛在河北石家庄举行,来自媒体界、法律界的近50位掼蛋爱好者参加本次比赛。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上述活动,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媒体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习,获益良多。
这一年,老家有关领导跑到报社来“参观学习”是全年工作中的最大插曲,前因后果让人啼笑皆非。我的老家江西新余原本因钢设市,近年来因强拆而名声在外:当地以棚改名义大肆强制征收商品房,并非法强拆居民房屋实行“二次卖地”,我家也不幸成为受害者。在此前后,本人从未利用记者身份做过任何违规逾矩的事情,但没想到却因此而被当地政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2022年1月7日,我家位于新余市城北农行宿舍小区的房子被新余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非法强拆。其后,经过一系列艰难的行政诉讼,法院先后两次判决行政机关强拆违法。
事件发生以来,当地有关部门的所作所为令人齿冷。新余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市住建局、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等上下联手,致使信访程序空转。其间,我曾多次向新余市委、市政府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公道,均石沉大海。与此同时,行政机关还与法院勾连,让我的合理诉求始终得不到司法支持。直到2023年6月,因有省领导批示过问,当地才对新余市住建局局长陈辉给予诫勉处分,但如此“罚酒三杯”,怎能让人心服?
物不平则鸣。在此期间,由衷感谢许多媒体界、法律界朋友的不断关心和支持,他们让我看到了至暗时刻的一缕微光,也让我重新审视新闻工作的意义。
2022年,“传媒特训营”公众号曾刊发《法治记者遭遇非法强拆:官司赢了,房子却没了》《江西新余老家被非法强拆,法治记者起诉当地五部门》《法治记者打赢强拆案!但10起行政诉讼全被驳回,表示会继续维权》等稿件,上游新闻先后刊发报道《法治记者江西老家棚改打官司胜诉仍被强拆 征收方称所有程序依法依规》《法治记者老家棚改被强拆 新余市住房保障中心再被法院确认违法》,“法度研究院”“经邦济民”“知灼”等公众号分别刊发稿件《以公开为名的答复,藏着不公开的秘密》《江西新余强拆遭法院判违法,征收方强行打款欲搞既成事实》《法治记者家都被强拆了,何况普通老百姓》,多次引发广泛关注。
在过去的一年,“北青深一度”又相继刊发深度报道《新余棚改房强拆案:官司胜诉了,房子还是被拆掉了》《新余市棚改房强拆案:混淆赔偿名目,未签协议就直接打款拆房》,“经邦济民”公众号刊发稿件《记者遇非法强拆,呼吁后反遭报复性强拆》,“新风街9号”公众号先后刊发《新余棚改强拆案:举报一审法官枉法裁判,南铁中院竟让维持原判的二审法官来查?》《新余棚改强拆案:去渝水区法院立个案,为何如此难!》。
这些稿件不仅翔实记录了我家遭遇非法强拆的全过程,更生动说明了法治建设的道阻且长。作为一名记者,实在不愿因此而一次次成为新闻主角,但眼看着“风雨如磐暗故园”,同样无法做到视若无睹,只能“我以我血荐轩辕”。
2022年5月以来,新余有关部门不停地通过各种途径找人向我施压,企图让我自认倒霉,被我断然拒绝。2023年3月3日,新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逸翔带着市住建局、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和渝水区政府等部门负责人,直接跑到报社来威胁我,企图在领导面前逼迫我咽下他们种的恶果。我当面建议他们,平时应该多看看我们报纸,多学一点法律知识,否则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最终,眼见上述伎俩没有起到震慑效果,2023年7月10日晚上,当地又连夜将我家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潭江村的两栋老房子偷偷拆除,事后拒不承认。两次强拆事件发生后,尽管新余市住建局、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等一再颠倒黑白,拒不承认法院生效判决,但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接下来,我将继续通过司法诉讼、信访举报、舆论监督等途径依法维权,并认真观察、记录基层法治建设的现状。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秋季开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一起袭来,各种呼吸道传染病令人防不胜防。11月底,我也不幸染恙,带病做完了最后一周的版,随即痊愈。这次比去年感染新冠病毒时更为难受,再次体会到了能够自由地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岁末,北京经历了一个凛冽的寒冬,城中连下了五天大雪,万物蛰伏。
后疫情时代,这个世界因经济低迷而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漩涡中感到焦虑不安。然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冬去春来,院中的玉兰花依然会迎风绽放,溪畔的海棠花依然会自在枯荣,而我会在花家地里等着冰雪消融,春暖花开。

2023.12.31

雪庐拾遗
文艺 · 法律 · 科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