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奋斗的年纪,再叠加上父母的身份,从此开启人生的“困难模式”,你会怎么办?
是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保姆的身上,还是亲力亲为,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通关秘籍”?确实需要生活的智慧。
来自上海的年轻夫妻,几乎拆掉了家中所有非承重墙,通过空间布局的重塑,找到了一种共同成长、快乐平等的新型亲子关系。
认识TA
设计师 吴波
设计师 易礼
顽鄙设计是一个研究型设计团队,致力于当代社会图景下,人居空间的可能性表达。倡导以人为主体,结合其社会角色与个性特征的自组织设计策略。在将社会化思考与设计相互连接的过程中,“真实·自我”是他们的设计理念。
来自上海的Z先生和H女士,戏称自己为“社畜”。早早就结婚生娃的他们,儿子瓜哥已经4岁。从对儿子的称呼上,我们就可以发现家庭中平等又有趣的亲子关系——我是你爸,你是我哥,各论各的。
随着孩子日渐长大,原来的房屋空间已经很难满足一家三口的生活所需,于是他们购入了与这套距离父母更近一点的新房,作为未来十年的居所。
原始户型图
新房是实现了动静分区的两居室,布局看似合理,但动线相对单一。如果在原始户型的基础上再布置一些家具,可用空间就相当有限了。
改造前实拍
北卧室采光差、大门外就是电梯口、餐厅在过道的尴尬位置、相对鸡肋的储藏间都是这对90后夫妻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搞定这些只是个开始,实现他们各自的生活愿望才是新家的重点。
愿望清单
○ Z先生注重家的仪式感,需要家里的功能分区更加全面,满足多种使用场景
○ H女士希望回家之后实现深度放松,比如阅读、绿植、收纳、独处等
○ 成长中的瓜哥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之中,需要相对灵活可变的空间布局
经常关注新生代家庭生活方式的设计师,在深度洞悉当代年轻家庭生活方式和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大胆对空间进行格局重塑,带给中国有娃家庭更多参考和启发。
平面布置图
设计师从一开始就摆脱了“功能隶属房间”的思维,把屋主可能出现的行为需求,从房间中“剥离”出来,让功能之间形成自由的行为串联。
设计初期概念图,蓝色部分为功能区
在拆除了大部分非承重墙,只保留有隔声或防水要求的墙体之后,设计师以定制柜体作为空间区隔。这样,一家人活动的场地更大了,盥洗、阅读、乐器、攀爬、睡眠等不同功能区均匀分布,以统一的形式整合在一起。
“就像水面上漂浮的一些小岛,形成更自由灵活的场所。”设计师以具象的语言对设计理念进行解读。
定制的双面玄关柜,解决了开门之后客餐厅视线一览无余的问题。从这里出发,既可以直接来到厨房、客厅,也可以向右直奔卫生间、儿童房,形成了非常方便的左右双动线。
洗手池从卫生间分离之后,成为玄关柜的一部分。三分离的操作为原有卫生间的位置开辟出一条走廊,直达书桌和儿童房。
如今的卫生间也配备了小巧紧凑的盥洗池,一家三口在早晨洗漱高峰期也井井有条。
玄关柜面向大门的一侧,用于收纳鞋帽等日常入户用品,背面集成了餐边柜+酒柜的功能,实用性大大增加,并减少对室内面积的占用。
柜体精心设计的斜向洞口,既可以当做传菜口,还是一个“画框”。每次回家之后,客厅的不同光景和温馨亲子时光尽收其中。
原本封闭式的厨房,如今改为半开放式空间,厨房台面适当延伸,采光和可用面积有所改善。厨房的视线连通客厅和儿童房,屋主在下厨时也能照看到孩子。
厨房打开之后,墙面顺势延伸到了餐厅区域,把双开门冰箱、蒸烤箱和迷你水吧台嵌入其中,承担西厨区的职能,形成了功能齐全且布局合理的餐厨一体空间。
改造之后,玄关、餐厅、厨房、洗手间已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每个功能区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效布局,为儿童活动区预留了充足的施展空间。
依然在城市里奋斗的他们,实际居家的时间并不多,早出晚归是常态,有时周末也要加班。
设计师把这种现象总结为“生活潮汐”,把生活场景分为屋主“在家”和“不在家”两种状态。不在家的时候父母过来照顾孩子,屋主夫妻希望家里空间尽可能充分利用,不要被闲置。儿童空间的打造就是这次改造的重点所在。
结合不同的成长阶段,儿童空间引入成长型设计的理念,在幼儿期、儿童期和少年期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
原来自带飘窗的阳台,融入到了儿童空间,并在儿童睡眠区开洞,任由孩子自由穿梭。设计师还借用飘窗台高度,设置了35cm和17cm的台阶,方便在阅读时倚靠,宽大的地台也是天然的玩具桌。
比如孩子目前所处的幼儿期,空间规划以“安全及交流”为主题,除了儿童房都可以封闭,其余都是开放的儿童活动场域。
当孩子进入儿童期之后,“个性与关注”是这个阶段空间主题。空间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空间组合。
在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少年期,学习、睡眠、阅读区可以完全合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敞且私密的成长空间。
从开放,逐渐转变为半封闭,直至最后完全封闭变成独立房间,这样的成长型设计充分拿捏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个性特征,有限的空间里做到了物尽其用。
可变的布局,给屋主父母白天照顾孩子也带来了不少便利,需要休息的时候,就在儿童房下铺关上移门,在独立的空间内小憩一会儿。
与儿童活动区只有一个过道之隔,位于全家动线中心位置的,是新增的家政间。装下了常规的洗烘套装、清洁用具。
这里足够放下一架钢琴,成为了孩子的兴趣角。屋主无论在客厅、餐厅或阅读区都能看到钢琴,是家里的视觉焦点和互动中心。
没有了房间和墙壁对于空间的阻隔,这个灵活可变的空间,随着一家三口的共同成长,通过布局的变化匹配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
家中采光最好的位置,留给了客厅和主卧,没有太多的功能性布局,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相对简约的设计。
客厅的白色电视背景墙,对家里的收纳空间再次进行扩容。白色柜体对平时正常观影不会造成视觉上的干扰,斜线的洞口设计和玄关柜异曲同工,起到视觉延伸的作用,一改我们对电视墙的传统印象。
虽然实现了客厅阳台一体化,但屋主并没有在客厅摆放茶几等大件家具,为一家人的互动、玩耍预留充足空间。
主卧的氛围简单松弛,可以让人的心情快速平静下来,提前进入睡眠状态。
主卧的衣柜放置在了床尾,相比靠近窗边的一侧,衣物收纳量显著增加。底部的悬空处理和开放式次净衣收纳区,让这组通顶的柜子更显轻盈,增加整体空间的呼吸感与层次感。
在打破了原始布局的条条框框之后,设计师的一系列高能操作,像空间魔术师一样,为这个三口之家未来十年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关于这个打破规则的三口之家,你是不是也有很多好奇和疑问,欢迎评论区积极留言讨论~
📱
编辑 / 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