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评论》2024年秋季号:丝路内外的文明互鉴

学术   2024-10-09 18:01   甘肃  

来源:世界历史评论


目录

文章摘要合集


1


特稿 · 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Features

主持人按语

杨巨平


丝绸之路的研究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布与实施之东风,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其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呈现出了诸多新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研究的思路和范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3年以前,丝路研究基本是在考古学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范围之内,近年来则呈现了新的情况。一方面由于学科分类的细化,参与的学科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比如从一般意义上的考古学延伸到了钱币学、碑铭学、古文字学、美术考古等多个领域,中外关系史也出现了边疆史、海交史、边地少数民族史等新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是其他相关学科的主动参与,比如中国古代史,尤其是秦汉到元明之际的中国各王朝断代史,世界史的古代中世纪史,宗教学的宗教史、艺术学中的艺术史。丝路艺术因佛教石窟艺术的大量存在而备受艺术史家的关注,以至于成为丝路研究中的显学。境外丝路的研究也由于丝路研究的拓展,尤其是世界古代史学者的参与和中国考古学者进入中亚,出现了从无到有,且发展前景良好的趋势。研究的范式也由考古学一枝独秀变成了多学科携手共进。可以说,如果没有多学科的合作,丝路的研究就会止步不前,难以有所进展、有所突破,更遑论与国际丝路研究接轨了。

贵霜帝国与丝路文明互动:以钱币为视角的宏观考察

庞霄骁


摘  要:贵霜钱币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是丝路多元文化互动的结果。希腊化钱币在早期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和影响是大月氏人和贵霜人能够发行本民族钱币的前提。作为宣扬王权、巩固统治的手段,贵霜统治者不断依据现实需要,将丝路不同的文化展现在自己的钱币之上,使之成为丝路多元文化互动的舞台,并影响了之后萨珊波斯人、寄多罗人和嚈哒人的钱币多元化。


关键词:文明互动 贵霜钱币 丝绸之路

帕提亚人对希腊神形象的接受与改造

刘  成


摘  要:帕提亚帝国建立之后,国内政局动荡,国外强敌环绕。为了稳定统治,帕提亚统治者迫切需要宣传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琐罗亚斯德教神祇大多没有具体形象,需要借用希腊神形象,这为希腊神形象传播提供了前提。一部分帕提亚上层的“爱希腊情结”则为希腊神形象传播提供了政治保障。帕提亚人对希腊神形象更多是表象化借用,其目的是为王权和政治服务。相较于希腊化王国,帕提亚境内希腊神地位明显下降。研究帕提亚境内希腊神形象,对于理解丝绸之路神祇形象传播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希腊化 帕提亚 希腊神

印度半岛海上丝路遗存与罗马—印度文明互鉴

高克冰


摘  要:早期海上丝绸之路西段指印度至罗马埃及行省的印度洋商路,它是罗马与印度间贸易文化交往的首要通道。通过海上丝路,罗马帝国的陶器、玻璃、青铜器等器物作为商品输入印度半岛各地,深刻地影响了印度本土器物的工艺和风格。印度半岛1—3世纪出土的器物遗存,既包括罗马器物,也包括印度本土器物,后者体现了一定的罗马文化特征。因此,印度半岛的器物遗存不仅是印度和罗马通过海上丝路文明互动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更是印度、罗马两种文明互鉴的见证。本文以印度半岛古吉拉特邦、科尔哈帕、阿里卡门度发现的陶器、青铜器和玻璃器物等器物遗存为例,分析它们的来源及其表现出的印度和罗马文化融合的特征,探明罗马器物工艺在印度文化中的表现。


关键词:罗马帝国 贵霜帝国 印度 器物遗存 文明互鉴

“前四史”中史家对希腊化世界的地理认识

李毅铭


摘  要:“前四史”中撰写西域文本的史家持狭义天下观,他们或多或少受到《禹贡》《山海经》等传统中国地理志的影响。因此希腊化世界虽然属于广义的“天下”,但《魏略 · 西戎传》的部分文本并不适用于历史地理学研究。利用语言学方法得到的希腊化地名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逐渐增加,而且极富争议,但相同的地名也可能反映出诸位史家对希腊化世界的不同地理认识。前四史史家对希腊化世界政区与自然地理认识的变化来源于希腊化世界中的族群互动,现有记述既说明古代史家对希腊化世界的认知程度有限,也说明古代史家持久关注了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希腊化世界,只是未能把握“希腊化”这一特征。


关键词:天下观 希腊化世界 地理

迦毕试所见贵霜与贵霜沙时代的文化融合

张  录


摘  要:公元1—3世纪贵霜与罗马、中亚和中国的多边贸易打造了亚欧大陆“早期全球化”的图景。其中,城市是这种多元文化交汇最重要的场域。公元初的几个世纪里,迦毕试几乎成为罗马—印度贸易向北在陆地上延伸的极限,同时也是丝路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无论是迦毕试一带存在的海外商人群体,还是迦毕试佛教艺术中的罗马、中国与波斯艺术元素,都充分显示了贵霜帝国与贵霜沙时代西北印度诸城的“世界性”与文化融合主义。


关键词:贵霜 迦毕试 印度洋贸易 焰肩佛 贵霜沙

中亚与中国的祖尔万:粟特艺术与敦煌文书中最神秘难解的祆教神祇

李思飞


摘  要:敦煌粟特语佛经《须大拏太子本生经》和伯希和敦煌第8号文书载述了与印度神祇有对应关系的五位粟特神祇及其特征。其中印度神梵天的粟特对应神名为“阿兹鲁瓦”,等同于琐罗亚斯德教文献中的无限时间之神祖尔万,其特征为蓄有胡须。汉文史料和伊斯兰文献及碑铭学材料证明,在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和粟特等地区普遍存在祖尔万崇拜。本文系统收集中国与中亚的祖尔万形象,在与敦煌壁画和绢画、佛教造像碑、虞弘石堂及粟特和萨珊艺术中的相关图像的比较辨析中,阐述祆教神祇祖尔万从理念到视觉的图像学转化。


关键词:敦煌文书 祆教神祇 祖尔万 粟特艺术 萨珊艺术



2


专论 / Articles


多维视野下的英国《白棉布法令》研究

柴 彬 先煜晢


摘  要:17世纪晚期,随着英印棉布贸易的发展,来自印度的白棉布在英国风靡一时,引发了英国社会的保护主义浪潮。为了保护本土产业和国家利益,英国政府先后于1699年和1720年颁布了两部白棉布输入禁令,即著名的《白棉布法令》。西方史学界对其的研究经历了视角的缓转换与慢拓宽。早期研究在经济社会史视野下,聚焦于保护主义与棉布贸易两大问题,英国羊毛行业与东印度公司是研究的主角;20世纪后期,在新史学思潮的影响下,跨学科研究填补了早期研究中的不足,消费史研究解释了印度白棉布风靡英伦的原因,社会史研究考察了英国的保护主义运动 ;随着全球史观的兴起,21世纪的历史学者将其置于全球视野中,相关研究逐渐突破了民族国家的范畴,走私贸易、全球贸易网络和英帝国体系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英国 棉布贸易 保护主义 《白棉布法令》

中世纪英格兰妇女陪审团与父权制司法

杨松涛  周星钰


摘  要:以男性为主导的中世纪英格兰司法制度存在对女性的怜悯,这主要体现在女性犯罪者享有“怀孕抗辩”的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妇女陪审团。以往学者认为,妇女陪审团会协助女性罪犯逃避死刑的惩罚,它显示女性具有相对于父权制司法的独立性 ;然而,司法档案显示,女性罪犯提出怀孕抗辩的几率并不高,且她们提出的怀孕抗辩请求有时也会被妇女陪审团驳回。中世纪有限的医学水平使得妇女陪审团的检查鉴定工作粗糙且存在困难,判断的具体标准随着时间变化。整体来看,妇女陪审团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始终受控于由男性操纵的司法之下。


关键词:中世纪 英格兰 妇女陪审团 怀孕抗辩 父权制司法

试析日本大正、昭和之际咖啡馆的变异

郭小鹏


摘  要:日本近代的咖啡馆是文明开化的产物。然而,西方的咖啡馆文化在日本发生变异,演变为大正、昭和之际的风俗咖啡馆。风俗咖啡馆的经营核心为女招待提供的情色服务,辅之以暧昧的半公共空间,代表了享乐、猎奇、颓废的城市文化,受到中产阶级的欢迎。风俗咖啡馆在昭和初期达到顶峰,因其对社会风化的不良影响,遭到日本当局的强力镇压,最终消失于历史舞台。“咖啡亡国”是当时社会对城市文化的挞伐,以改造国家为旗号的昭和维新加强了文化统制,压缩乃至消灭了中产阶级的公共空间,中断了日本向大众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大正 昭和 风俗咖啡馆 中产阶级 公共空间

佛教神话在日本近世的纠葛:当须弥山说遭遇西洋天学

高  伟


摘  要:在传统东亚世界,佛教须弥山说作为一种神话宇宙论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地理空间观念。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的冲突不仅仅发生于中国,也发生在日本。当西洋天学流入日本,以不干斋 · 巴鼻庵所著《妙贞问答》为表征,须弥山说首先受到了耶稣会士的批判。随着西洋天学知识的普及,对须弥山说的非难也出现在了儒者、神道家等群体中,他们借助西洋地理观念为批判武器。日本佛教界的应对策略,早期主要从教义本身来捍卫须弥山说,如铃木正三对天主教乃“实有之见”的批判。18世纪初出现了将须弥山世界与西洋地理观念相融合的尝试,如“久修园院地球仪”的制作。到了19世纪早期,圆通等人吸纳西洋天学的部分手法对佛教天文学进行整理。这场所谓的“梵历运动”先后设计出“须弥山仪”“视实等象仪”等器具,用以演示天眼所见须弥界与肉眼所见世界的不同。但这种模仿只是一些形式上的借鉴,在实证思维上与近代科学存在巨大差异,因为圆通仍抱持了强烈的宗教目的论和修行境界说。须弥山说最后走入式微,与这种对信仰进行“类科学”化的知识转变存在重要关联。可以看出,在西学流播的背景下,18世纪后日本在知识功用观念上出现了一种新理解。知识从主要为了内在德性或宗教品质的提升,变为需要展示对外部世界的实际功用。


关键词:须弥山说 西洋天文学 佛教神话 佛教天文学 梵历运动

伊斯坦布尔社会变革中的服饰与政治(1856—1923)

李  宁


摘  要:1856—1923年伊斯坦布尔市民群体的服饰变革,既是晚期奥斯曼帝国西化改革的成果,也是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流变的重要内容。在以穆斯林为主体的社会,服饰领域的变革不是一件小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它源于帝国的政治变革,反映出西化政策对市民生活的具体影响;源于市民心态的变化,反映出伊斯坦布尔人对美、时尚与潮流的追求和模仿;源于都市文化内涵的变化,反映出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多元博弈和平衡。如何穿衣打扮,既是个人日常生活的选择,也揭示出西化改革的实践效果,映射出帝国深刻的历史变迁与社会的转型轨迹。


关键词:伊斯坦布尔 都市人群 服饰变革 日常生活

推动缓和:卡内基基金会对华资助活动及其影响(1949—1979)

臧  震


摘  要:20世纪50至70年代是中美从对抗走向缓和的历史时期,卡内基基金会在这一时期利用其资助对中美关系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中美激烈对抗的50年代,卡内基基金会首次在全美范围资助高中开展汉语教育,这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语言人才储备。在中美持续对抗的60年代,卡内基基金会资助美国的中国研究者采取“近距离”的新方式开展研究并影响了美国社会的对华认知。70年代,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卡内基基金会资助中美交流,为推动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做出了贡献。尽管卡内基基金会的资助在助推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全球霸主地位。


关键词:卡内基基金会 中美关系 汉语教学 新中国研究 中美交流



3


光启评论 / Reviews


印度学术界的印度洋区域史研究:历史与现状

任俐蓉 肖华锋


摘  要:印度洋区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印度洋区域史研究也成为热门领域。以本土视角考察 20世纪以来印度学界的印度洋区域史研究历程不仅可以看出印度民族性表达的变化,有助于深化关于印度的历史认知,在当下“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背景下还有着现实意义。由“印度之洋”到“海上印度”的理念变化不仅反映了印度学界研究思维和视角的转向,还折射出印度在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复杂矛盾中对于民族性的定位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日韩海洋史研究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亚洲内部地理、历史相似的不同文明有关民族性表达的差异特征。


关键词:印度洋区域史 民族主义 后殖民主义

中世纪阿拉伯思想家马瓦尔迪的哈里发制思想论析

顾恺琴


摘  要:在中世纪阿拉伯政治思想发展历程中,阿拔斯王朝马瓦尔迪的哈里发制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既延续了古典阿拉伯政治思想的唯理想主义与复古主义传统,亦在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大权旁落、理论创制僵化等现实背景下,呈现出平衡传统理想制度与政治现实需要的思想特征。该特征主要体现在“哈里发理想权威人格与罢黜原则并重”“独一王权与强权势力共存”“协商推举传统与世袭继承制度结合”三个层面。马瓦尔迪的哈里发制思想对理想制度与现实问题的调和方式,为其同时代及后世学者带来了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世纪阿拉伯政治思想研究的成熟与嬗变。


关键词:马瓦尔迪 哈里发 阿拉伯政治思想  阿拔斯王朝



4


光启文献 / Sources and Documents


假日市场:美国中心城市复兴的可行路径

周淼淼


摘  要:20世纪70年代,假日市场的兴起成为美国城市发展和复兴的重要趋势。通过重塑中心城市的历史建筑,创造吸引人的城市景观,这些市场吸引了游客和居民,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活力的恢复。波士顿法尼尔市场的开发及兴衰,反映了假日市场成功的原因及其对城市复兴的意义。随着经济结构去工业化和空间结构大都市化的双重转型,中心城市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拆除—重建”的城市更新方式已无法满足后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生成于工业时代的市中心,其成功复兴的主要路径在于与后工业经济步调保持一致。这意味着城市需要关注创新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保护历史建筑、创造吸引人的城市景观,并引入多样化的商业和文化活动,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假日市场 中心城市复兴 法尼尔市场 波士顿

年鉴学派在日本的回响——以宫崎市定为中心

郭珊伶


摘  要:学界一般将宫崎市定的学术思想置于京都学派之内藤湖南与桑原隲藏的师承关系下进行论述,而鲜少提及 20世纪法国史学对其史学研究的影响。宫崎市定赴法留学的经历及其与年鉴学派汉学家的交往,为其提供了认识和汲取“年鉴学派”理论和方法的契机。其关于历史学的“客观实证”论、历史的理解与评价及世界史体系建构等,均不乏“年鉴学派”的影响痕迹。宫崎市定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景气史观”,是尝试接受、内化与运用京都学派部分理论与“年鉴学派”倡导的总体史、地域性的长时段研究和计量史学等理论和方法的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并推动了年鉴学派理论在日本史学界的传播。


关键词:宫崎市定 年鉴学派 史学思想 “景气史观”



历史学研究通讯
历史学研究通讯:第一时间分享历史学资讯,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者、硕博群体和历史爱好者。主要致力于推送关于中国史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学术资讯、研究动态、人文地理、逸闻趣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