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紧急救护培训应该做起来

文摘   2025-01-07 06:00   山东  

编写/来源:校园安全频道

每年都会发生校园内,师生突发状况的事,既有师生猝死的案例,也有师生获救的案例。下面我们看一下发生在2024年度师生突发状况获救的案例。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一女生对教师实施急救

2024年12月,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一女学生在教学楼路遇老师突然晕倒昏厥,她立即上前用教科书式急救操作,持续按压做心脏复苏,身边同学也即时拨打120求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8分钟后老师恢复呼吸。学校此前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女教师异物卡喉获救


据媒体2024年1116日信息,近日一天早上,天津市河西区幼儿园门前,一女老师不慎吸入咖啡杯卡扣,导致卡喉窒息。正在此进行“护学岗”执勤的辅警王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施救。

■深圳一初中生突然倒地老师用AED救回


2024年10月14日上午,深圳市宝安区文汇中学操场上,一名初中学生突然倒地不起。老师与校医进行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拨打120,取来校内的AED进行除颤。


医院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接手救治。医护人员介绍,当医生来到现场时,学生已恢复心跳,即送医治疗。


■初二学生心脏骤停7名学生参与施救


2024年94日上午,福建厦门海沧区东孚中学课间跑操,一名初二学生突然停了下来,走几步后手捂着胸口倒地。现场多名学生参与施救,施救学生判断其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该学生苏醒。施救学生曾参加应急急救培训。

从以上案例看出,师生具备紧急救护技能,对师生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非常重要。
关于紧急救护技能的培训,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有相应的规定。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


到2030年,中小学教职员工接受救护员公益培训的师生比例原则上不少于1∶50。


要突出重点,积极推进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重点教职员工培训取证,切实提高意外伤害现场施救能力。


对取得救护员证书的校医、体育老师、班主任等开展救护师资培训,培训合格的师资在军训期间等对学生进行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培训,提高学生避险、救护技能。

2021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急救教育试点工作。
学校应与属地卫健委、红十字会或医院联系,对教职工开展应急急救实操培训。从体育教师、班主任开始,到全体教职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培训向中学生延伸。
除了培训外,还应配备设施,学校配备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应急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备。(END)

校园安全频道
全国权威的校园安全媒体; 学生安全的交流分享平台; 兼具实用性、专业性、行业针对性; 为同仁、学校、家长提供实用干货; 为学生身心安全健康助力献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