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本公众号发布有关学生欺凌的文章和视频时,总有学生在后台发来信息,说自己被欺凌了,说自己被欺凌没有得到处理。这说明,欺凌事件,或者说学生认为自己被欺凌的情况还是有不少的。2.从我们获知欺凌事件的途径来看,应该还有一些欺凌事件未被发现。我们从网络获知欺凌事件的途径,一是家长发布信息,求助;二是欺凌行为被拍摄,欺凌者自己拍摄,或被旁观者拍摄。当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会发布到网上,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实际发生的一部分。3.欺凌事件是需要界定的,欺凌事件与一般冲突有时区别并不明显,有的低年级学生动辄向老师“告状”,老师没有精力一一去调查清楚,这导致有的欺凌事件实际上没有得到重视和处理。4.听教育同仁讲过一个案例,某学生被欺凌,在厕所被打,学生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老师在外出差,让他去找一名主任。学生找了主任,主任也是有事在忙,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及时处理。这名学生坠楼。可能在老师眼里是小事,但在学生心里,已经是难以承受之重了。5.对欺凌事件重视,并不是说过度重视,过于敏感,因为学生间的冲突是常见的。我们既不能忽视欺凌行为,又不能随意定性欺凌行为。6.很多欺凌者及其家长,并不重视欺凌事件的处理,因为自己不是吃亏的那一方。但欺凌者及其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积极处理,赔礼道歉,赔偿,因为对方看似软弱可欺,说不定爆发。被欺凌者一方(学生或其家长)将欺凌者干掉的案例,也发生多起。7.我们呼吁对欺凌者严刑峻法,因为确实有非常恶劣的欺凌者和欺凌行为,但我们别忽视了,很多的欺凌者其实并非品行恶劣,经过教育和警告是可以停止欺凌行为的。尤其是要从苗头事件抓起,将有欺凌他人苗头的情况,打压、教育在低年级阶段和最初生发的阶段。8.不可否认,学校、教育和老师不是万能的,很多事老师也左右不了,有的学生,老师也管不了。但我们尽力而为,把能做的做好,把能教育的学生教育好,不轻易将学生推向社会,不轻易放弃走上迷途的学生。尽管出台了很多防治欺凌的工作措施,而处理欺凌事件,根本的还是靠一线老师的教育初心和教育智慧。■学生欺凌和暴力,对被欺凌者造成极大心理伤害,严重的欺凌事件,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学生欺凌事件,性质恶劣,社会高度关注,往往引发网络舆情。
欺凌事件多发,有各方面原因;防治也需要各方面共同参与。其中,学校作为欺凌防治和防欺凌教育首要责任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治欺凌工作。
学校一定要用防治欺凌工作指南:《正向引力—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专著。本书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防范欺凌培训教材,也是学校落实防范欺凌岗位职责的参考依据。本书意在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浅析,加深对欺凌和暴力的认知,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研究、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方法,保障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本书引导学校、老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增强家庭关爱,注重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和监护,让学生从家庭中获得温暖和支持。同时,作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本书希望能进一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共同参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
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
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这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对学校防治工作的要求。
这本书很实用,不讲空洞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