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之王”落户大圩!

政务   2024-11-20 17:35   安徽  

初冬时节,天气渐寒。位于包河区大圩镇磨滩村“圩美新农人”助农共富项目-芦笋种植基地,却绿意盎然,一行行芦笋青翠鲜嫩,长势喜人。

务工的村民们穿梭其间,沿着田垄忙着除草、施肥,一片繁忙景象。


首批2万斤芦笋


将于明年1月抢鲜上市

该芦笋种植基地位于大圩镇磨滩村环圩西路与磨余路交口,占地260亩。项目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包括种植大棚、玻璃温室、加工基地、仓储中心等在内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是大圩镇精心打造的“圩美新农人”助农共富项目,也是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项目。

目前,园区内8万平方米单体种植大棚、6000平方米玻璃温室已完成芦笋苗定植,预计2025年1月可以收采上市。

“芦笋比较娇贵,对土壤、肥料等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控水、控雨、控温。从一开始的土壤改良、建设大棚、水肥一体化,到日常除草、施肥、病虫害治理等,都需要精心养护。”项目技术负责人陆彬一边查看芦笋长势一边介绍。


陆彬告诉记者,基地的芦笋采取有机种植的方式,生长分为四个阶段,即幼苗期、幼株期、成株期和衰老期,目前处于幼株期。芦笋第一年亩产可达1500斤,第二年亩产可达2000斤,到2026年之后逐步进入丰产期,亩产可高达约3000斤,之后连续收获15年,每亩大棚收益在3万元左右。


订单式销售


 小芦笋种出“大产业”

在芦笋种植基地的另一侧,芦笋加工基地也已建设完毕,目前已进入加工生产线的组装收尾阶段。再过两个月,这里或将成为大圩镇最为忙碌的场所之一。

“这里是芦笋精加工中心,收割后的芦笋将被送往这里,先通过分拣一中心进行粗加工,切除根部;再通过分拣二中心精加工,称重后完成内外包装。”“圩美新农人”助农共富项目负责人刘伟介绍。

据介绍,基地的芦笋采取“订单式销售”,尽管还未到成熟采摘期,这里的芦笋已经成了“抢手货”,被国内不少知名农企订购完毕。除了供应本地市场,这些被包装好的芦笋还将销往全国各地。

刘伟告诉记者,未来这里或将打造成安徽省最大的有机芦笋生产基地,下一步,基地也将着力构建“芦笋生产基地+芦笋深加工+芦笋休闲采摘”新模式,围绕芦笋产业开展一系列乡村旅游研学活动,打造出独特的芦笋产业链。


家门口就业


 拓宽“助农共富”新路子

“芦笋被誉为‘蔬菜之王’,也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刘伟表示,芦笋市场价一般在十五六块钱一斤,而且销路不愁,今年是试种,后期效果好也会扩大生产。
作为大圩镇磨滩村引进的特色产业,种植芦笋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不低于125万元/年的经济收入,也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不少村民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解决周边80余人就业问题。

“在这里工作,一个月能有个5千元的收入,年底还能参与村集体分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正在田间劳作的磨滩村村民刘长勤笑着说道,芦笋基地的建设,也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信心。

来源全媒体记者 谢文君
编发全媒体编辑 张晨曦
一审丨张晨曦;二审丨王亚玲;三审丨李多庆

安徽第一城区包河区
合肥市包河区委、区政府官方发布。发布政务信息、提供政务服务、展示包河形象、讲好包河故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2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