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市师生
和家长一封信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随着岁末的脚步悄然临近,寒假如约而至,春节也迈着轻快的脚步慢慢向我们走来,大家将开始一段全新的假期生活。然而,在享受假期欢乐时光的同时,大家务必提高警惕,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犯罪分子利用假期期间师生及家长放松警惕的时机,实施各种诈骗活动,严重侵害了大家的财产安全和心理健康。为了更好地守护大家的财产安全,提升防范和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远离诈骗陷阱,请认真阅读此信。
一、识别诈骗类型,不做电诈受害人。
1.刷单返利类诈骗:凡是网络兼职刷单、做任务,先小额返利,再大额垫付的都是诈骗。
2.免费送游戏皮肤诈骗:凡是免费送游戏皮肤(装备),让扫码然后声称未成年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不解除冻结就会起诉等理由恐吓,逼迫受害人使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的都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通过电话、社交账号加好友自称是银行、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机构,称你本人或家属涉嫌违法犯罪,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转账或要求交保证金疏通关系的都是诈骗。
4.买卖游戏账号装备诈骗:凡是买卖游戏账号、装备引导到交易平台交易,需要交保证金或者出错导致账号冻结需要解冻的都是诈骗。
5.冒充老师收费诈骗:凡是在班级群中以“老师”身份索要学费、班费、资料费引诱家长扫码转账的,要通过多种途径仔细核对对方身份,无法证实身份的都是诈骗。
6.虚假购物诈骗:凡是低价出售商品,不通过交易平台,直接转账不发货的都是诈骗。
7.退费诈骗:凡是通过短信、快递通知可退培训费,却需要通过购买基金、国债等“先拿钱,后退费”的都是诈骗。
8.发放补助诈骗:凡是发放各类补助,但要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9.贷款诈骗:凡是称资质不够、流水不足,需要提供、邮寄银行卡、手机刷流水、提高额度的都是诈骗。
10.冒充平台客服诈骗:凡是来电自称平台客服,谎称帮你误开了平台VIP,每月扣钱,引导进行取消操作的都是诈骗。
二、抵制参与诈骗,不做电诈工具人。
三、增强防范意识,争做反诈宣传人。
总监制 | 何正芳
监 制 | 孙克栋
主 编 | 陈 键
责 编 | 黄 霞
编 审 | 邱世海 编 辑 | 韩 锐
校 对 | 陈亚妮 张 旭
图 文 | 市委政法委 市公安局 市教育局
投稿邮箱:bjjyoffi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