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丨宁德:景美人和入画来 绘就宜业宜居幸福城

时事   2024-11-20 22:04   福建  
深秋北岸 王志凌 摄

诗意栖居在宁德,人们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近年来,宁德市为更好满足群众宜居宜业需求,紧紧围绕民生服务,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努力把宁德建设成有品位、有品质、有品相、有品格的山海城市。



打造宜居城区 共筑绿色家园 


花团锦簇的绿地公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交通干道、配套完善的现代社区……一个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共同绘就色彩斑斓、诗情画意的东侨,筑起生态宜居、幸福可及的东侨。 

 一直以来,东侨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促产”的理念,加快推动民生社会事业行稳致远、城市治理现代精细、平安建设常态长效,倾力打造环东湖生态景观,建成宁德锂电新能源国家3A级景区,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典范,让发展更高质量、城市更高颜值,让广大群众由衷欣叹——“我有幸生活在这里”。

《周末的人民广场》 王志凌 摄

心有所念,行则能至。东侨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年活动,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持续打造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完善垃圾分类闭环体系;着力提高城市能级,加快推进各类城建项目落地开花;持续推进北部新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塔南组团等片区综合开发,深入实施“十个十”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专项行动,治出绿水青山好生态。

一系列务实举措让东侨的城市魅力不断绽放。近年来,东侨先后入选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等国字号城市名片,生态环境极美,人居环境极佳,铸就越来越多人的安居梦、幸福梦。


深化社区服务 点亮幸福邻里


 走进柘荣县东源乡福源社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房映入眼帘,一面面创意彩绘墙与社区环境融为一体,街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一幅邻里和谐、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福源社区成立于2013年11月,2020年10月正式建制,是宁德市规模最大的一个造福工程搬迁对象集中安置区。社区共安置来自9个乡镇36个建制村506户2765名汉族和畲、黎、苗、傣及高山等5个少数民族的群众。

 “社区刚成立的时候,居民从各个乡镇搬迁过来,彼此之间不了解,往往因为一些小事产生误解和摩擦,形成各种矛盾。”福源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兰天雄说。为了打破邻里间的“寒冰”,让群众住得安心,福源社区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近邻党建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志愿服务站,将党建工作延伸到社区居民家门口,实现党组织与居民的紧密联系。

 居民老雷便是通过社区调解解决了烦心事。原来,今年夏天,附近房屋拆迁过程中因施工不当导致电线短路,使雷松龄家中的洗衣机、电风扇、电饭煲等电器被烧毁。经社区人民调解员兰天雄调解后,由施工方赔偿家电换新维修费用1600元,二人握手言和。

 据了解,福源社区党支部推行“社区、网络、小组”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把南、北2个居民区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设2到4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1到2名党员中心户作为网格员,负责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社区党支部,协助解决邻里纠纷、环境卫生等问题,帮助开展扶贫帮困、政策宣传等活动,让社区居民切实享受到了热心、贴心、暖心、舒心的“高品质服务”。

 针对社区基础设施缺乏的难题,党支部积极牵线搭桥,多部门筹集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水、电、路、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矛盾纠纷调解室、警务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巾帼志愿服务站等,让社区居民“最多跑一地”就能解决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社区共收集选民反映问题68件,合计已办结65件,办理率达96%。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守望相助。为营造文明和谐氛围,推进邻里文化建设,社区党支部从2014年开始举办“邻里节”“百家宴”等活动,以此促进居民间彼此熟知、互相了解,增进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每年邻里节都很热闹,大家聚在一起,特别有氛围,还能增进感情。”社区居民苏丽芳说。

 此外,福源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留守儿童关心帮扶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举办“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奋力谱写宁德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建引领下的福源社区,人居环境优美、邻里和睦友爱、人文气息浓厚,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日益加深,幸福感也不断增强。下一步,东源乡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切实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迈上新阶。

建设和美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宁德市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系列项目落地开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让和美乡村建设真正植根入地、扎根入心。


 “前方十八弯哟!”“向左走哦!”……在一个个精美路牌的指引下,记者驱车前往霞浦县下浒镇四斗村上凤门垅自然村。站在村口抬头仰望,石头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农家小院修葺一新、各美其美,游客畅游其中,格外惬意自在。


“两年前,村子可不是这番美景。”拾级而上,行至半山腰,碰见“山哈人家”农家乐的老板雷德义。灶台前,他和爱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畲家“咸饭”相继出锅,端到客人餐桌。“过去交通不便,缺少产业,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民房闲置,杂草丛生。”雷德义回忆说。


 上凤门垅村是少数民族村,背山面海、景色优美。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劳动力大量流失,人气日益冷清,逐渐失去昔日光彩。这样的山村,发展从何处破局?


 上凤门垅村的答案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村”游产业。


 整治环境、改造公厕、修建公路……2016年起,一项项村容村貌改善提升项目有序开展。上凤门垅村开启“美颜”模式,山上新建的观景摄影台吸引一拨拨游客前来吹山风、赏海景。


 借势而上,2023年,在相关部门指导和帮助下,上凤门垅村成功引进设计公司对村庄的环境、产业、旅游开展系统规划,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


 蓝图虽已绘就,资金紧缺问题随之而来。深研政策、勤跑部门,四斗村党支部书记兰秀茜带领村干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截至目前,上凤门垅村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建起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畲家风情民宿、围炉煮茶区、亲子休闲区等别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并融入乡村观光、摄影写作、休闲、度假、居住等多种旅游功能,打造特有的“文化田园休闲旅游”。同时,该村还从现有可利用资源入手,将村内宅基地、旧房屋、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将闲置资源转变成发展资本。


 村庄变“景点”,民房变民宿,村子人气渐旺。如何把“流量”转化为“留量”,一道新课题摆在上凤门垅村面前。搞培训、引客源……上凤门垅村与旅游公司加深合作,组织开展多样化学习和技能培训,提升村民干事创业本领;做强景点的管理和营销宣传,强化客源引流;联合作家协会等共同创建采风创作基地,文艺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上凤门垅村将持续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将上凤门垅村建设成宜居宜业的美丽畬村。”谈起未来的计划,兰秀茜目光坚定。



来源:闽东日报、文明宁德
责编:陈玲汇
审核:林捷、李莹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精彩推荐


文明关注丨宁德高速路上货车侧翻,4人砸窗救人


文明关注丨福鼎市“90后”青年赴福州捐献造血干细胞


移风易俗丨加强婚育新风宣传 让新思想、新理念深入人心


公益广告


文明宁德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信息交流共享,共创文明宁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