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丨宁德:“志愿红”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动能

时事   2024-11-11 18:28   福建  

街头巷尾,他们维护卫生、规劝不文明行为;校园门口,他们志愿执勤“护学岗”,守护校园安全防线;田间地头,他们助力农户生产生活,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用服务擦亮“文明招牌”,构成了宁德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让志愿服务融入日常

工作中的黄美丽(图中左一)(城南镇政府供图)

回顾十年的社工经历,蕉城区城南镇华建社区党支部书记黄美丽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多了不少“外号”,黄美丽掰着手指头数着不同的称呼:“年轻人都争当‘斜杠青年’,那我应该算是一名‘斜杆书记’。”


最常被提起的外号当属“黄妈”。2023年,华建社区首次举办公益性暑期托管班时,黄美丽不仅亲自对接、布置教学场地,更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宣传托管服务,考虑到部分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在课业辅导上需要更多帮助,她还召集辖区内的教师、大学生,共同组成“‘暑’你最棒志愿服务队”加入托管班。


  一时间,华建社区的暑期托管班席位竟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由于广受好评,目前,这项原计划只开设在暑假的公益课业辅导服务已升级成常态化的周期性服务,而黄美丽也因在儿童“托”“管”“学”志愿工作上的亲力亲为,被社区家长亲切地唤为“黄妈”。


  而华建社区巾帼护航志愿服务队的成立,则让“黄妈”的形象真正走进了孩子们心中。在深耕青少年托育服务两年后,黄美丽逐渐发现,比起“托”“管”“学”,“教”才是横亘在亲子关系中的最后一环。“曾有家长和我抱怨,孩子在托管班中和小伙伴们滔滔不绝,可回到家又变得缄口不言。”黄美丽说。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黄美丽立马在社区内招募心理健康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共同组成巾帼护航志愿服务队。在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上存有困扰的家庭,都可以到社区登记需求,随后便可被安排进入特设的“疗愈屋”。


  “疗愈屋”以暖色调为主,配备解压玩具、沙盘装置,并伴有舒缓的音乐。当前,已有13个少年在这里和社区心理咨询志愿者组成了“心搭子”,在家庭教育上“偏科”的家长也觅得了“辅导员”。


  其他时候,黄美丽的称号则变成了“黄护工”“黄医生”“黄闺女”“清凉站站长”。分别对应了她在“‘医’路有我志愿服务队”“‘救’在身边志愿服务队”“‘爱’在颐屋志愿服务队”“夏送清凉志愿服务队”中的不同角色。


  其中,最让黄美丽感到自豪的是“黄闺女”的身份。近年来,蕉城区在城市社区中推行党组织领办“好厝边”孝老食堂,黄美丽主动争取把华建社区作为试点先行建设。在了解到部分老人因担忧价格问题而不愿外出就餐的问题后,2023年4月,黄美丽着手推动华建社区孝老食堂升级为免费的素食餐厅。如今,华健社区孝老食堂已累计奉餐6800余份,惠及居民80余人。


  所有“角色”的萌芽,都源自黄美丽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上的探索。


  华建社区常住人口超13000人,下辖10个小区,其中包含有7个无物业老旧小区。由于常年处于失管的“真空”状态,这些无物业小区环境卫生脏乱、治安管理混乱、纠纷矛盾杂乱。


  在走访调研后,黄美丽发现,虽然无物业小区的管理难度大,但居民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主人翁意识,这为成立“好厝边”红色物业服务点、构筑“近邻、友邻、睦邻”的“邻里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这一考量,黄美丽在整合了社区人力、设备器材、空间场地等资源,深入了解居民日常需求后,组合推出了由6支志愿队伍、超600人组成的“微善”工程项目,划分出了应急救护、敬老孝老、课业辅导、医务支持、心理疏导、解暑消热六大服务板块,志愿者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加入不同队伍,共创共建,让“社区好友圈”升级“邻里互助圈”。在这一过程中,黄美丽构想中以志愿服务为枢纽的“六边形家园”也逐步落地。


  同时,为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到公益志愿服务中,黄美丽还在社区建立“爱心储蓄银行”,其运行原理是把银行资金的支取模式嫁接到志愿服务鼓励机制中,将志愿者的公益行为量化为“积分”,以存折的形式录入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额后便可通过该平台获得相应的福利,实现“奉献—积累—回报—再奉献”全闭环模式。目前,“爱心银行”已吸纳储户超60人,由此,黄美丽又多了一个称号——“爱心行长”。


  下一步,华建社区将继续挖掘6支志愿服务队的优势,在“6边形家园”内提供更多维化的慈善文化活动、更多元化的社会实践途径、更多样化的公益志愿服务,以有效缓解居民剧增的公共服务需求与社区有限的工作力量供给之间的矛盾,为构建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让文明实践“触手可及”

老有所为,着实是件幸福的事。


  每天早晨七点半,81岁的老韦就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准时来到位于寿宁县清源镇镇政府对面的“老韦调解工作室”,准备开门“迎客”。


  泡上一壶茶,他坐在办公桌旁,透过大大的窗户看着街景,不时和路过的乡亲们点头打招呼。这些乡亲们,大多都找老韦“评”过“理”。


  老韦何许人也?


  他全名叫韦奶宋,是清源镇一名退休干部。因拥有数十年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了解当地情况,且为人公道正派,颇具威望,群众时常找他协调解决矛盾纠纷。


  老韦对调解工作充满热忱。打开老韦调解工作室的“民间纠纷调解登记簿”,里面工整地记录着2014年至今他曾调解过的民间纠纷。这些年,他积极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志愿公益服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00多件。


  虽已81岁高龄,但老韦仍思维敏捷,问及具体事件的调解过程,他话语连珠,讲述详尽。他常说:“做调解工作,不仅要公平公正,还要善于倾听,敢于批评。”民间纠纷无小事,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基层,老韦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巍巍青山传薪火,银发红心再生辉。在寿宁,还有许多像韦奶宋一样的退休老干部在基层发挥余热,绽放“银龄光彩”。


  在寿宁县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有一支由15名政法系统退休老干部和6名退休金牌调解员组成的队伍,他们通过接受咨询、无偿代书、信访代理、调处纠纷等形式,做好信访和矛盾纠纷的“粘合剂”和助推剂,推动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自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共接受群众来访咨询1300余人次,为群众无偿代书40余件,共代理(受理)信访事项92件,已化解83件;帮助有关部门疏导信访当事人65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的负责人名叫周道芳,2017年从县委政法委退休后,他先后在县禁毒办和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从事社会治理志愿者工作。今年5月,周道芳主动承担起“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基层联系点”的创建工作,聚焦退休干部党建党务、农村农业、社会治理、科教文卫、关心下一代等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寿宁特色的银发事业品牌。


  依托寿宁县梦龙矛盾调处中心,寿宁县积极深挖银发人才资源,精挑细选出有意愿、有能力、有素质的银发人才100余人,建立寿宁县银发人才库,引导他们在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中挥洒正能量。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推进家乡的乡村振兴,干了,就一定要干好!”这是退休老教师缪春明的“誓言与信仰”。


  从教40年,离开岗位后,缪春明仍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用满腔热情倾力于家乡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工作。


  多年来,缪春明坚持每周六上午为孩子们教授国学经典,并组织老教师不定时进校园开展国学、党史、德育讲座,传承红色基因。他还是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扶贫助学奖教励学教育基金会”的倡导者、维护者,在他的推动下,西浦村每年开展奖教、助学活动,至今已发放资金60多万元,受益师生近1000人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缪春明的行为带动了身边越来越多的老教师、老干部加入乡村振兴工作中,在基层唱响一曲曲“心怀烛火、余霞满天”的动人乐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几十年行而不辍,银发人才持续在各个领域散发着他们的“光”与“热”。下一步,寿宁县将积极搭建供需桥梁,构建“用人单位点单-联系点下单-银发人才接单”的精准对接模式,充分发挥“夕阳红”余热,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动能。


来源:闽东日报、文明宁德
责编:陈玲汇
审核:林捷、李莹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精彩推荐


文明关注丨宁德高速路上货车侧翻,4人砸窗救人


文明关注丨福鼎市“90后”青年赴福州捐献造血干细胞


移风易俗丨加强婚育新风宣传 让新思想、新理念深入人心


公益广告


文明宁德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信息交流共享,共创文明宁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