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而行 命运相连——中非友谊与合作结出全新丰硕成果

学术   2024-09-11 17:05   北京  

初秋的北京,微风徐徐,见证了中非合作的蓬勃势头。一场共商大计、共襄未来的盛会,深深吸引了国际学术界目光。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在中非学界引发热烈反响。近70年的并肩同行,见证了源远流长、硕果累累的中非交往史。在中国的助力之下,许多曾经的非洲贫穷国家正在将民族振兴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遥远目标,转变为触手可及的真切现实。中非深厚情谊充分表明: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同路人才是真朋友。展望未来,在共逐现代化的道路上,28亿多中非人民将继续以同心而行、命运相连的信念,凝聚起更为磅礴的力量。中非友谊与合作也将结出全新丰硕成果,迎来更加枝繁叶茂的时代。为解读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中非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非洲学者,聆听他们讲述中非相融相通的故事。

见证中非关系定位的连级跳与新跃升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宣布了中非关系新定位。中国以掷地有声的立场,郑重向世界宣告:“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庄严承诺,受到了多位非洲领导人和国际学术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哲学教授、非洲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前副主席恩克洛·福埃(Nkolo Fo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此次峰会是继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2018年北京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盛会,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因而在中非政界与学术界受到高度关注。
“峰会参会代表人数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在中非外交史上均引人注目。我注意到,出席峰会的非方领导人中,有51位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这一数量远远高于美非峰会等其他大型对非政策会议。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在推进中非互利、团结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该平台,中非交流与互动以一种高效、务实、互信的方式展开。随着岁月的流逝,中非合作论坛愈发熠熠生辉,见证中非关系定位的连级跳与新跃升。”福埃补充说。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彼得·卡格万加(Peter Kagwanja)向记者阐述了他对于“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中非关系新定位的见解。他认为,这一对非政策表述令人耳目一新,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表明中国对非政策的真心实意,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主席作为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作为两个重要关键词,“新时代”与“全天候”将中非关系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卡格万加进一步表示,“全天候”所蕴含的理念与用意,值得国际学术界持续研究。从字面含义来看,“全天候”是一个气象用语,指代某一地方的大气物理状态,如气温、气压、温度、风力、降雨等。“全天候”即涵盖所有复杂气象在内的各种天气的总称。用该术语来形容新阶段的中非关系,诠释了无论何时,任国际形势风起云涌、风云变幻,中非情谊都将屹立不倒的信念。
此外,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指出,“经过近70年的辛勤耕耘,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一判断令卡格万加印象深刻。他提到,在峰会召开前不久,中国升级了与非洲多个国家的双边关系。其中,与尼日利亚、吉布提、多哥、喀麦隆四国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塞舌尔、乍得、马拉维、毛里塔尼亚、科摩罗、马里、利比亚七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事实证明,几十年来,中非关系成功经受住了岁月考验。在未来,这一珍贵的传统将得到延续。”卡格万加说。

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

未来3年,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深化中非合作,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正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非洲也正经历新的觉醒,朝着非盟《2063年议程》描绘的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动荡不安的今天,中国经济展现的韧性和活力,为依旧低迷的世界经济带去巨大信心,也为非洲国家树立了良好榜样。
谈及这一点,福埃深有感触。他注意到,此次峰会提出的“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中,“安全共筑伙伴行动”被作为单独的内容列出,这充分表明中国对于一个和平世界的向往。中国承诺,“中方愿同非方建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伙伴关系”,“向非方提供10亿元人民币无偿军事援助”,实施“助力非洲摆脱雷患行动”等,这些计划将为打造一个更为安全、祥和、进步的非洲带去诸多宝贵机遇。
“如今,非洲国家,尤其是马里和喀麦隆等国,越来越多地希望得到中国提供的安全、技术、物资援助,以保证其自主的发展道路与国家安全。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非洲国家的这一呼声得到了响应,非洲国家的梦想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正在实现。此次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等文件中的一些条款即是朝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福埃补充道。
卡格万加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剖析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宝贵价值。在他看来,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而西方现代化进程曾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今天,许多西方大国转向了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面对种种艰难险阻,中非作为患难之交、今日的真挚伙伴,展现出了迎难而上的战略定力。
“中国和非洲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同非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有效对接。在一个变乱交织的世界中,中非友谊如同一座灯塔,照亮‘全球南方’国家的前行之路。历史上,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中非始终相互理解、彼此扶持。今天,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暗流涌动的背景之下,中非再度成为同行者,坚定捍卫彼此正当权益。”卡格万加感叹道。

务实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中国同非洲国家共同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务实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以此次峰会为契机,一揽子对非合作新举措将落地生根。其中,实施10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注资中国—世界银行伙伴关系基金、支持举办2026年青奥会和2027年非洲杯、启动“非洲中小企业赋能计划”、共建中非数字技术合作中心,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等措施,颇为亮眼。
来自非洲东南部国家莱索托的企业家恩萨凯恩·艾伯特(Nthathakane Albert)参加了此次峰会的配套活动“中非企业家大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谈到,此次峰会期间,中国宣布的对非启动“非洲中小企业赋能计划”备受关注。中国与非洲各拥有14亿多人口。两个超大规模市场的融合,必将产生独特的经济效应。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在非企业在电子商务、绿色低碳、航空航天、蓝色经济等领域,为非洲当地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大幅提高了非洲多国的生产要素竞争力,从而切实改善了非洲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中国走进新时代十余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势头喜人,彰显了强大的吸引力与生命力。有数据显示,中国对非投资对非洲人均生产总值上涨有着直接的带动效应。此外,中国知名企业小米、海信、中兴等走入非洲,为当地带去一大批颇为畅销的智能产品,为非洲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创造机遇。同时,滴滴模式引入非洲、首例非洲试管婴儿在非洲医院诞生……在中国技术、产业、标准的影响之下,许多非洲国家得以将其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同时,我也很欣慰地看到,非洲国家生产的牛油果、咖啡、坚果等食品进入了中国老百姓的餐桌。”艾伯特补充说。
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执行主任、高级研究员阿拉维·塞曼达(Allawi Ssemanda)表示,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援建项目尤为值得称赞。如今,一条条铁路、公路、现代化车站在非洲国家拔地而起,大大提升了非洲的城市运营效率。除了坦赞铁路、蒙内铁路、内罗毕高速公路等最为人熟知的旗舰项目之外,在乌干达,中国企业助力填补了乌干达现代化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过去十几年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当地民众抵达恩德培机场需要花费2—3个多小时,然而,中国援建实施的乌干达坎帕拉至恩德培机场高速公路将此行程缩短至40分钟,不仅极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也大幅改善了乌干达首都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该高速公路也因此被赞誉为乌干达“国门第一路”。
塞曼达提到,“与西方国家对非承诺屡屡失信相比,中国对非援助并非空谈,而是在实践中得到了真真正正的落地。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国做出承诺时,中国真的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当前,一些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而决定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然而,中国却在持续加大对非援助力度。例如,此次峰会期间,中国宣布,未来3年,中国政府将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这一计划令非洲国家倍感振奋”。
“多年来,中国与非洲经历了诸多不可控、难以预料的风霜洗礼,但始终守望相助。历史的难忘记忆将双方紧紧联结在一起。地域有南北、文化有东西,但人心是相通的。中华民族一向重视情谊,从来不会忘记老朋友。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等困难时期,中国向非洲伸出的援助之手也从未缺席。这一根植于中华文明注重善意、礼仪、友好的深厚传统,为广袤的非洲大陆带去生机与希望。”塞曼达如此总结。



本报记者 白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赵琪
新媒体编辑:苏威豪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邮箱账号:skwgzh2023@163.com


      

     


点个“在看”不失联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中国社会科学网
繁荣中国学术 发展中国理论 传播中国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