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中国正式接管青岛观象台一百周年,又恰逢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回归闪耀天际,为进一步溯源挖掘山东地区天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促进我省天文与空间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10月15~18日,山东天文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观测直播科普教育论坛在青岛市成功召开。来自山东省内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全国各单位的天文学与空间科技专家学者、青年学生等共7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
山东天文学会理事长、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耀教授,天文科普工作协作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郝晋新研究员,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刘红英副主席,山东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孙立南台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山东天文学会理事长、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耀教授致辞
天文科普工作协作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郝晋新研究员致辞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刘红英副主席致辞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孙立南台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信息化与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天文科普工作协作组副秘书长陆烨 研究员,国家天文台信息化与科学传播中心田斌副主任,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综合办邵宝东主任,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与后勤中心朱留斌主任,青岛市市南区科学技术协会王杰敏主席,以及来自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主旨与高级科普报告专家杨戟研究员、赵海斌研究员、孙小淳教授、季海生研究员、雷久侯教授、葛永良副研究员、刘宜庆先生,山东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梁伟教授、张志彬教授,学会天体物理与应用、太空科学与探测专委会主任张洁教授、宋红强教授等出席会议。
陈耀理事长在开幕式致辞中代表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对各位专家学者及与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总结了学会成立3年多以来的发展情况和2023年以来的主要学术与科普教育工作。学会团结全省天文与空间科学领域科研、教育及科普工作者,携全体会员及会员单位,共同积极推动天文学研究与交流、开展天文科普与教育,取得了瞩目成绩和广泛影响。最后,他展望未来,学会将继续推动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加强与国内外天文机构和各省份天文学会的合作交流,同时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为推动我国天文学的发展贡献山东力量!
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前台长杨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赵海斌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季海生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雷久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孙小淳教授,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宜庆先生,紫金山天文台葛永良副研究员,江苏斯凯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赵晖经理分别作了题为:“星际分子云和天体起源”、“ 近地天体监测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我参与的太阳研究和成果回顾”、“ 高层大气对空间天气的响应及其影响卫星轨道研究”、“中国古代的时间思维方式”、“斗转星移自强不息——青岛观象台简史以及蒋丙然王彬华的观象人生”、“ 彗星故事知多少”和“斯凯辉助力天文科研与科普教育”的主旨报告、高级科普报告与专题报告,山东天文学会负责人与专委会主任为报告者颁发了纪念证书。
来自山东大学、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济南大学、青岛观象台等多家单位的学者与研究生作了20余场主题分会场和天文学史与科普教育论坛报告,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及天文科研工具与科普教育仪器展示。年会评出“优秀青年报告奖”共10项,来自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的宋小健老师、山东大学的戚由倩老师和山东大学的张学超、梁诗雨、张良、杨娅迪、姜泽龙、赵盈盈、王静宜、柴圣昌/陈全等同学获此殊荣。
“优秀青年报告”颁奖
16日晚与会者共赴团岛观澜天文台参加了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与月球观测活动,同时当晚天文科普工作协作组于青岛观象台成功组织开展了多台站彗星接力直播科普活动,17日下午,组织赴已百余年历史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开展了参观学习交流活动。
利用年会契机,紫金山天文台葛永良副研究员、季海生研究员还受邀于17日下午走进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和青岛四十四中学,作了主题分别为“ 彗星故事知多少”和“太阳和太阳风暴”的精彩科普报告,共计320余名中小学同学在现场、2200余人通过直播聆听了专家报告,感受星空宇宙魅力。
本届年会与彗星观测直播科普教育论坛活动由天文科普工作协作组指导开展,山东天文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山东天文学会秘书处承办,山东大学、济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德州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天文学会、齐鲁师范学院、泰山学院、淄博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威海市第一中学、七星天文(山东)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奥利都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天泰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江苏斯凯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斯密特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提供赞助支持。
撰稿:曹晨
摄影:任大勇、陈全、张艳
审核:陈耀
山东天文学会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