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曹晓露,福建漳州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化与跨媒介叙事研究。
【摘 要】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正在逐步掀起电影产业的生产革命,引发由“电影引擎”到“引擎电影”的根本性变迁。本文从媒介理论脉络着手,对麦克卢汉、基特勒和克莱默尔这三位代表性学者的理论进行回顾,并藉由媒介即讯息与人的延伸、物质性以及中介功能等理论抓手,结合技术与电影史的双重视角,沿循“媒介—技术—产业”及其实践与理论的框架,以期实现对人工智能技术参与下电影形态演化与产业发展的理论共织与阐释。
【关键词】引擎电影;人工智能;媒介理论;主体性
一
电影作为媒介:媒介理论传统与发展
“媒介物质性”构成基特勒的理论核心,这一视角提供了一种分析现代媒介影响的理论工具,也为理解技术如何在台前幕后塑造社会、文化甚至人的身体经验提供了洞见,而克莱默尔则进一步细化和拓展了媒介的物质性概念,更为关注媒介的中介功能。基特勒和克莱默尔是德国媒介理论领域的两位重要学者,他们的理论虽然有共同的文化和哲学背景,但因所受的哲学影响以及对媒介的不同诠释,他们各自展现了独特的理论发展和重点。基特勒的思想深受德国技术哲学、后结构主义以及福柯权力与话语理论的影响,技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观点对基特勒的媒介物质性本体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尤为关注技术如何塑造文化话语和社会结构。而克莱默尔的理论基础则在于符号学和现象学,这使其关注媒介如何作为现象被感知和经验,以及符号如何在不同媒介中转化和传达意义。基于此,克莱默尔扩展了基特勒的文化技术观念,但前者更加关注媒介的中介功能——即媒介如何作为文化和认知过程中的桥梁。在这一理论立场中,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知识与社会现实构建的主动参与者。
在克莱默尔的理论体系中,“信使模型”(messengermodel)与“媒介性”(Medialität)是理解媒介作用和功能的关键概念,用于分析媒介如何在信息的传递和感知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作为克莱默尔理论的支点,奠定和构筑了其媒介理论学说。在这一理论立场中,精神世界的信息是藉由媒介来被他人所感知(wahrgenommen)和理解的,亦即“媒介亦即感知”[8]。克莱默尔对“媒介性”的框定聚焦媒介如何使信息“可感知”和“可见”,涉及媒介如何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加入自身结构和功能特性,从而对信息形态及接收方式产生影响。换言之,媒介性在关注技术所具备的信息传递能力的基础上,要更为关注媒介如何塑造和改变信息内容,以及接收者对信息的感知方式。这一观点所导向的是包含电影在内的媒介通过其物质和技术特性,在文化和认知层面上重新构造信息内容。“信使模型”进一步深化了媒介性概念,强调媒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动和中介作用。在这个模型中理解电影媒介,后者被视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其并非被动地传递影像与声音信息,而是在传递过程中对视听文本进行转换和编码,从而使作为整体的电影文本能够被接收和理解。“信使模型”突出了媒介在连接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也强调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根据自身技术和结构特性,影响信息的最终表现形式和意义。
二
电影作为技术:电影制作的技术变革
作为浪漫主义符号系统分流后,以“画面”为表征的现代主义话语[9],电影是在特定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0]。技术对于电影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这也是为何将技术成为首要的讨论维度。探讨电影产业语境下何为“电影引擎”、何为“引擎电影”,以及缘何“从‘电影引擎’到‘引擎电影’”,技术电影史与媒介理论的共织是一种可接入的叙述方式。
三
电影作为产业:技术与人类的主体性
电影制作与放映是一种技术实践,以此进行的电影生产与消费更是一种社会和经济活动。桥接技术与社会文化的维度源自人工智能对电影制作和展示方式的可能颠覆,后者藉由重构制片方式、分发渠道和观众的观影习惯,深刻影响着电影市场结构的再度形塑。但即便从产业视角看,电影的生产和消费也仍然是被嵌入到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当中。为了捕捉电影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这一角度的讨论也难以忽视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内嵌将让电影在文化和经济系统的运作中,面临技术与人类的主体性问题。
结 语
麦克卢汉、基特勒和克莱默尔等学者的媒介理论为研究电影提供了一种技术取向的脉络与框架。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愈加澎湃的当下,三位学者的学说所共构的理论网络,为重新审视电影这一集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媒介提供了学术坐标式的理论指南。诚然,这一取向的媒介理论似乎总是带有不同程度的技术决定论色彩,尤其是关于技术对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构造能力方面,但由于这些理论所集纳的概念工具具备相对充分的灵活性,因而得以在论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对电影媒介的分析进行批判性反思。在人工智能时代,“媒介—技术—产业”的理论与实践互动都将变得愈加复杂和多维,汲取和转化理论资源以便洞察技术演替如何影响电影形态、文化与经济结构将变得愈加重要。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视听艺术精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编号:22ZDA083)阶段性成果。
制作 | 韦 露
一审 | 申云帆
李 俊
二审 | 蒲华睿
三审 | 曾 珍
终审 | 常 勇
来源:《电影评介》2024年第12期
《电影评介》1979年创刊
影视类学术期刊
以“研究影视、服务影视”为办刊宗旨
中国知网点击率名列前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双效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欢迎订阅杂志
★订阅信息:
国内统一刊号:CN52—1014/J
邮发代号:66—9(半月刊)
每期定价:20元;全年定价:480元
★订阅方式:
1.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
2.直接向杂志社编辑部订阅。
研究影视|服务影视
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给《电影评介》杂志投稿,传播影视研究的前沿动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惠及学林!
编辑部电话:
0851-86417303
唯一投稿邮箱:
filmrevie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