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是市场的特性,那么很多人利用波动进行投机能赚到钱吗?美股百年以及A股十几年的数据表明,投资者的收益主要来自股息及企业成长,靠投机长期是赚不到钱的,短期投机是零和游戏。
来源:芒格书院
1965年的时代印记
3月,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成为第一个太空行走者
4月,美国企业IBM宣布推出system 360计算机
9月,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0月,中国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11月,美国发射水手4号火箭,将火星的照片传回地球
Mariner 4 image, the first close-up image ever taken of Mars.
1965年的美国股市
1958-1968年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
1965年的美国股市相对于1962年有一波接近翻番的大牛市行情,当年美国十年国债利率4%,股市PE平均18倍,收益率5.56%,加上3.1%股息率,估值合理,尚未出现明显的泡沫。
巴菲特1965年致合伙人信
当年一共写了三封信,分别是7月9日半年信,11月1日的原则,还有1966年1月20日的年度信。
业绩亮点:
——打赢了脱贫战(美国约翰逊总统向贫困开战,当时贫困率19%)
——合伙基金当年收益率47.2%(成立以来最高,当年道琼斯指数14.2%,超额33%)
——拥有了伯克希尔.哈萨韦控股权,巨星诞生。
主要思想
1、巴菲特谈业绩对比(客户预期管理)
我们一直提醒各位:
1)三年以下的短期业绩毫无意义,我们有一部分投资是控股类,短期业绩对我们更没意义。
2)与道指和公募基金相比,在市场下跌时,我们能跑在前面,在市场泡沫中,我们可能望尘莫及。
对于上述表现,我并不引以为傲。我更愿意看到的情况是,我们能按照我们的设想取得领先优势。
之所以如实报告,有两个原因:
1)无论我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各位合伙人都有权知道;
2)从这个现象可以说明,虽然我们有既定的概率和预期,实际情况可能远远偏离预期,短期情况尤其如此。在上一封年度信中,我告诉大家,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每年领先道指 10 个百分点。
今年前六个月,我们就领先了9.6 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当与平均水平相比,我们的业绩偏好时,合伙人总是能处变不惊,这值得赞许。与平均水平的偏离,不总是偏好,偏向差的一面时肯定会有,各位要做好准备。
2、关于控股公司估值
1)在上一年的年度信中,我们讲了有几个“低估类(基于产业资本视角)”投资。上半年,通过一系列买入活动,我们取得了其中一只股票的控股权。在取得控股权后,评判价值的首要决定因素就变成了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在持有一家公司的少数权益时,盈利能力和资产当然也非常重要,但是从短期看,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供求关系,盈利能力和资产只能间接影响价值,未必能主导股价。
2)取得控股权益后,我们拥有的不再是股票,而是公司,这时要按公司本身估算价值。在今年中期的报告中,我们以保守的方法计算控股公司的价值。在年末的报告中,我们将按照资产和盈利能力的变化重新估值。在 1966 年 1 月的年度信中,我将详细介绍这笔控股投资的情况。现在我只告诉大家,我们对收购成本和企业运营都非常满意,也非常看好公司的管理层。
3、比较并调侃四大基金
1)去年,我说基金就像漂在池塘上的鸭子。水(市场)涨起来时,鸭子跟着往上涨;水(市场)落下去时,鸭子跟着往下落。1965 年上半年,池塘的水位几乎没变。如表格所示,鸭子也趴在池塘上。(期乐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ID:qlhclub)
2)我在报告业绩时说了,五月份和六月份落潮的时候,我们未能幸免。但是我们在前四个月里拍打了翅膀,所以最后我们比其他鸭子飞得高一些。芝加哥大学证券价格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 H. 洛瑞 (James H.Lorie) 说得更直白。他在 1965 年 5 月 25 日的《华尔街日报》上说:“我们找不到证据,无法证明基金公司的选股能力优于随机选股。”
4、再次强调并完善基本原则
1) 两份 1966 年承诺书,一份由你保留,一份寄还给我们。承诺书可于 12 月 31 日零点之前修改,所以请尽早返还给我们。如果需要更改,提前写信或打电话给我们即可。12 月 31 日,承诺书最终生效后不可更改。投入资金起始时间为 1 月 1 日。每年 1 月份的第一周,都会有许多合伙人打来电话,询问能否追加 1 月 1 日投入的资金。逾期无法追加。
2)一份每年必备的“基本原则”(The Ground Rules)。所有合伙人务必认同其中的每一条原则。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没问题,你说的可能更对,但是合伙基金不适合你。请特别注意第七条基本原则。经过深思熟虑,我的想法略有改变,所以今年增加了这一条。这一条所说的做法在我们的投资活动中符合逻辑,但是与常规做法大相径庭,所以我请各位特别注意。(期乐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ID:qlhclub)
5、投资衡量标准
1)衡量绝对是投资中的关键一环。在上述基金经理的日常活动中,他们总是在衡量。他们总是在研究市场份额、利润率、资本回报率等因素的变化。他们在整个决策过程中都在衡量,衡量管理层、行业、相对收益率等等。我相信他们也会衡量新增业务量以及投资顾问业务的利润率。
说到底,在各种各样的衡量中,哪一项能比投资机会和投资决策的衡量更重要?我在衡量自己的业绩时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也希望我的合伙人使用同样的标准),我的这套标准肯定不适用于所有基金经理。但是,无论是谁,只要做资产管理工作,就应该有一套衡量标准,资产管理人和投资者都要清楚为什么这套标准合适,要选取多长时间衡量。
2)坦白说,我坚持我们一定要有个标准,而且我们都使用同样的标准,也是有些私心。我就喜欢把指数甩在后面。凯西·斯坦戈(译注:Casey Stengel,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著名球员和教练)说得好:“甘心服输的都是卢瑟”(Show me a good loser, and I’ll show you a loser.)。更重要的是,有了标准,合伙人批评我的话,一定也是因为我真的表现不好(不如道指),而不会因为某年出现亏损而错怪我。
知道了合伙人能合理地给我打分,我能更专注地工作。最后,事先就把衡量标准定好,将来如果业绩不行了,我们可以解散。无论过去收益率多高,都不会影响对当前业绩的判断。表现拙劣就是拙劣,找各种借口也没用。(我最近桥牌打得不好,因为光线太暗了。)表面看,这样衡量业绩是自讨苦吃,哪有什么好处。我观察过许多企业,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若是能制定正确的评估方法,许多投资机构和实业公司会取得了不起的成绩。
3)如果你要评估别人(或你自己!)在投资活动中的表现,最好确定具体的标准,按照标准评估和解读。要是你觉得我们的标准(检验三年以上与道指的相对业绩)不合适,请不要投资合伙基金。如果你认为我们的标准很合适,当出现亏损的年份时,只要我们的整体业绩领先道指,你就应当保持平静,不但头脑要平静,内心也要平静。
6、复利的哀伤
1)现在我觉得我们的资金量已经很大了,可能就快产生不利影响了。这里面涉及很多变量,我也没办法说准。随着市场和商业环境的变化,最合适的规模也会相应变化。一个环境里的最佳规模,换到另一个环境里,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过去几年里,有时候,从非常短的时间看,我觉得要是我们规模更小会更好。但更多时候,我还是觉得我们规模大比较好。
2)现在我们的规模更大了,从当前的环境来看,这样的规模将来拖累业绩的可能性比提升业绩的可能性更大。真正受影响的或许不是我的个人收益,而是各位合伙人的收益。
7、关于分散
1)去年,在讲到大多数基金经理的业绩还不如随机选股时,我给出的分析是,说这种现象有如下几个原因:
A群体决策—这或许是我的偏见:我认为,只要是一个群体,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决策,投资管理工作想要达到一流水平几乎不可能;
B与其他声誉卓著的大型机构保持一致的倾向,无论是策略,还是部分投资组合;
C机构框架的束缚—平均水平很“安全”,对个人而言,特立独行的回报与风险毫不相称;
D僵化固守某些不理智的分散投资策略;
E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惯性。
2)有一点我非常肯定。就算不以追求良好业绩为首要目标,无论资金量是 1000美元,还是10亿美元,一个投资组合,要是其中包含了一百只股票,就肯定不符合逻辑。在投资组合中加入第一百只股票,它拉低整个投资组合数学期望值的弊,远远大于平滑组合业绩波动的利。
3)谁要是持有这么多只股票,而且还像模像样地研究过每一只,无论他们的名头有多响,我都把他们称为诺亚方舟派,什么东西都来两个。他们还是别投资了,去开诺亚方舟得了。诺亚可能遵循了某些久经考验的生物学规律,诺亚方舟派的投资者却偏离了数学原理。(我平面几何差点就挂科了。除了一个例外,在挑选合伙人时,数学好的,我一律不收。)(期乐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ID:qlhclub)
4)别人持有一百只股票的做法不符合逻辑,这证明不了我们就是对的。别人的投资过度分散可能是错的,我们必须从正面证明,按照我们的目标,我们如何分散才是正确的。
8、关于组合
1)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们也就能找到寥寥几个特别可能赚钱的投资机会。按照我们的目标,对于这样的投资机会,我的要求是拥有领先道指至少10个百分点的数学期望值。这样的机会能找到的就不多,找到的机会里,每个的数学期望值又存在巨大差异。
我们总要回答这个问题:“按照相对收益的数学期望值,排名第一的要分配多少仓位?排名第八的要分配多少仓位?”这主要取决于第一和第八的数学期望值相差多少,还要考虑第一有多大的概率会出现极其糟糕的相对收益。两只股票的数学期望值可能相同,但是其中一只有5%的概率落后道指15个百分点以上,另一只出现这个情况的概率只有1%。前者的数学期望值范围较大,这就会降低我集中投资这只股票的意愿。
2)上面的论述把投资说得好像是非常精确的操作。其实不然。我们做投资就是确定事实,然后用经验和理智分析事实,得出数学期望值。这个过程不精确,受情绪影响,但这就是投资。一位投资者,无论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估算,他在股市摸爬滚打很多年,对许多股票做过决策,从他的长期业绩里,就能看出他估算水平的高低。有的投资者有着非常清晰的思维过程,我相信他们在投资中有明显优势。
3)一个最佳投资组合,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各种股票的不同数学期望值,二是对业绩波动的容忍程度。选的股票越多,每年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越接近,波动越小。既然各只股票具有不同的业绩数学期望值,选的股票越多,预期收益率也越低。
4)为了追求更高的长期整体收益率,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平滑每年的业绩波动(请注意,我这里所说的“业绩”是指相对道指的表现)。简单点说,一旦看准了最佳投资机会,我愿意下重注集中投资。我很清楚,我这么操作可能偶尔一年业绩特别差,要是分散了,就没这个情况。我们的业绩波动幅度更大,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的领先优势也更大。
5)重复一遍,我的逻辑有些不合常规(是对是错,不能通过是否符合常规来判断,你必须独立思考),我尊重你的不同见解,但如果你和我看法相左,合伙基金不适合你。我们能投入40%的仓位,肯定是遇到了特别罕见的情况。正因为罕见,抓准了机会,才要下重注。合伙基金成立九年来,我们仓位超过25%的投资也只有五六笔。(期乐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ID:qlhclub)
能成为集中投资的机会,首先是与其他机会相比,它们相对道指的预期收益率必须远远更高。除此之外,它们还必须是通过定性和/或定量分析挑选出来的一等一的好机会,出现严重永久性损失的风险极低(短期的市场报价多高多低都有可能,所以说集中投资,每年业绩的波动风险更大)。在安排仓位时,任何一笔投资,我都要对它的仓位进行限制,尽可能降低一笔投资(或相关的一组投资)导致整体组合落后道指10%的概率。
有关启示
1、为什么巴菲特早期会有复利的哀伤(规模限制)?
主要还是因为巴菲特早期师承格雷厄姆,更多选择了基本面一般,但静态资产清算价值较高的股票,这些低估的资产,除非获得控股权主动变现,否则价值发现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流动性不高也很难承接大资金,所以巴菲特在信里也感知到这种办法存在规模限制,感慨复利的哀伤,后面在费雪、芒格的引领下,逐步过渡到合理价格买入优秀公司的方法,不再受到规模限制,再后来由于伯克希尔的规模实在太大,也出现了复利趋缓,这些都是后话,大家都会读到,暂且不表。
2、为什么投资衡量标准最少要三年且越长越准?
先看一下数据表。这是一个统计了标普500和沪深300,标普500有近百年数据,很说明问题,沪深300大概20年的时间,有效性肯定没那么高,重点看1-10年正收益的概率,很显然,时间越长,正收益的概率越大,时间越短,正收益的概率越小,沪深300一年的正收益概率小于50%,说明在A股,一年内都到不了抛硬币的概率。概率思维属于高阶思维,巴菲特提出评估基金业绩至少看三年,通常要五到十年,就是说三年以上的正收益概率才超过80%。
如果用不到三年的数据评估一个基金的话,就不是很准,有可能是水在浮,并不是鸭子在飞。这个意思。那我们反过来看我们沪深300时间短,尤其波动大,我们这个数据就更加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在A股里一年以下,这应该叫短期。资本市场早期不发达的时候,散户比较多的时候,它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短期效应。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讲,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就是个称重机,就有效性就越来越高。所以我们A股市场就更要倡导长期投资。
3、波动是风险吗?利用波动投机能赚钱吗?
首先在股票市场上什么是风险?巴菲特对此有清晰的定义:只有股票发生永久性资本损失才是风险。余军老师还补充说,除了本金亏损,投资收益率小于通胀率也是风险。但他们都不认为波动是风险,这与金融行业的共识是不同的,金融行业视波动为风险,才有了止盈止损的做法和夏普比率等衡量指标。(期乐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ID:qlhclub)
波动是市场的特性,那么很多人利用波动进行投机能赚到钱吗?美股百年以及A股十几年的数据表明,投资者的收益主要来自股息及企业成长,靠投机长期是赚不到钱的,短期投机是零和游戏。
下面这个福利难道你还没领?
暗号:成长礼包
猜你喜欢:
更多投资智慧精彩视频内容
请关注期乐会视频号!
来源:期乐会(ID:qlhclub)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欢迎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注明作者信息
友情提示:以上观点仅做为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