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又有“料”!看看庆阳农文旅融合的“幸福景”

文摘   2024-12-14 18:53   甘肃  

今年以来
庆阳市坚持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农文旅深度融合”思路
系统研究部署,强化政策支持
精心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
扎实推进
产业培育、品牌营销、乡村建设等
重点工作落实
全力打造产业旺、农业强
农村美、农民富的示范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太莪乡黑木村





乡村旅游玩出“新花样


今年以来,合水县太莪乡黑木村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主题餐饮等乡村旅游业态,开发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乡村旅游持续焕发活力。

走进黑木村传统手工艺作坊区,油炸香、醋香味儿扑鼻而来,作业区内,村民们熟练地加工制作着各种手工艺品。

黑木村村民王小女腌制的家常咸菜因其独特的风味,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很多人品尝过后赞不绝口,这也让她从中看到了商机。她将腌制的家常咸菜统一加工、包装、销售,推出了“农家小菜缸”特色品牌,将农家小菜做成了“大生意”,深受前来黑木村旅游的游客欢迎。

“以前农闲的时候,除了做家务,基本没有啥事干。自从村里开办了手工艺作坊后,没农活的时候我就来作坊腌制咸菜,挣点钱补贴家用。现在来村上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农特产品也很受欢迎,相信以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王小女说。

黑木村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一直以来,村民都以种地为生,缺乏增收渠道。近年来,针对村上的实际情况,黑木村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黑木崖生态康养农庄,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手工制品产业、主题餐饮等乡村旅游业态,有效盘活闲置土地及闲散劳动力资源,将村民的“巧手”优势变为致富资源,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唤醒了游子的乡愁记忆。

在距离手工艺作坊不足50米远的公社食堂里,厨师和服务人员正在抓紧洗菜、备菜。今年39岁的厨师王浩考是黑木村村民,从18岁开始学习厨艺,到现在已有21年的厨师经验,村上建办了公社食堂后,他便应聘做了厨师,希望能为家乡发展乡村旅游事业作出贡献。

“我是本村人,从事餐饮业20多年,在这里工作既能发挥我的特长,又方便照顾家里,收入也非常不错。”王浩考说。

为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黑木村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为支撑,将游客引流到乡村,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把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积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农户参与到农文旅产业融合中来。“为走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我们积极盘活旧村部闲置资源,于今年10月建成手工作坊6间、公社食堂1处,带动本村10余户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特色化、本土化、品牌化导向,不断拓展乡村场景,丰富乡村功能,让乡村的文化特色更鲜明、整体风貌更协调,产业业态更吸引人。”黑木村党支部书记王宝宝说。(庆阳融媒记者 陆洋 通讯员 杨安)


新宁镇九龙村





乡村变景点 村游火“出圈”


近年来,宁县新宁镇九龙村立足区位优势,深挖资源禀赋,坚定不移走农文旅融合之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让村庄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冬日的九龙村,村道平坦,院落整洁,文化广场上村民围坐在一起闲谈,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走进惠众创新智慧农业示范园的大棚里,各种热带花卉长势喜人,村民曹小霞正在给蝴蝶兰、宝莲灯等花卉浇水。“示范园建成后,我就在这里务工,既能照顾家里,又有了稳定收入。”曹小霞说。

今年,九龙村推出了多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并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改造田间地头空间,启动业态培育,打造了拾光小院、梦想剧场、共享桃园等微景观,形成了“点上出彩、线上出新、面上成景”的乡村旅游圈。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村里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周辉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惠众创新智慧农业示范园周边建起了九龙山庄,发展民宿农家乐产业。“今年的游客量比往年多了不少,地方特色菜也很受游客欢迎,目前山庄的营业额已突破10万元。明年,我准备再装修一些窑洞宾馆,增加一些特色小吃,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周辉说。

“现在九龙村发展得很好,每逢节假日,我就会和朋友来九龙山庄农家乐游玩,既能充分享受‘慢时光’,又能品尝特色美食,很开心。”前来九龙山庄游玩的孙阳阳说。

“我们村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主线,围绕全区域谋划、全产业联动、全要素配套的工作思路,为游客提供特色宿游体验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九龙村党支部书记王锁勤说。(庆阳融媒记者 曹康 通讯员 陈龙)


庄子峁生态农庄





农特产品“漫步云端”走俏市场


“直播间的家人们,接下来向大家推荐的是我们农庄的农家石碾辣子,请大家跟着镜头一起来看看,火红的辣椒是如何成为辣椒面的。”走进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的辣椒作坊,只见四周墙壁上挂着一串串风干的红辣椒,村民杨志熙和妻子陈岁香正举着手机,和直播间的网友们热情互动。

位于大山深处的庄子峁,过去群众只是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缺少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直播带货的迅速兴起,庄子峁生态农庄负责人杨清艳带领乡亲们通过网络直播销售自家的农特产品,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我们不仅在室内直播辣椒面制作过程,每年辣椒采摘季的时候,我们还会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在辣椒种植基地直播,让大家看到我们的辣椒种植环境和采摘流程,买得更放心。”杨志熙说,不拘一格的直播风格,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加直观、有趣的沉浸式体验,也吸引了更多的流量和关注,直播过程中,不时就有网友了解咨询,订单量也不断攀升。今年,杨志熙的辣椒种植基地收入近2万元,其中有一半的收入来自线上直播带货。

“通过电商平台,我们把当地农特产品‘送’出去,将外地游客‘引’进来,让庄子峁的特色农产品插上‘云翅膀’,销往全国各地。每逢节假日,农庄的各类农特产品订单量就会大幅增长,最高峰达到一天600多单。”杨清艳说。今年,庄子峁生态农庄游客数量突破8万人次,农产品销售及旅游接团总收入成绩喜人,年内已举行了3次分红大会,带动周边8个乡镇220户村民加入到庄子峁生态农庄产业链。

如今,庄子峁家家户户有产业、人人会直播,探索出“一户一品、自主经营、人人参与、分类指导、户户直播、抱团发展”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22户农户摇身一变,成为懂网络、会直播、能带货、善运营的“新农人”,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大家都会开启直播间,把手机作为“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用小屏幕打开“大市场”,让昔日藏于深山的农特产品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趟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通讯员史珊)



庆城镇药王洞村





古村落融出“年轻态”


今年以来,庆城县庆城镇药王洞村立足村情实际,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建立健全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康养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药王洞村持续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提高“产”效能,培育特色鲜明的村域产业体系。在塬区围绕樱桃、苹果、蔬菜大棚等特色产业,建成优质品种樱桃园20亩、优质品种桃园20亩、优质品种苹果园20亩,带动农户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建立“游客采摘+直播带货”的“线下+线上”销售模式,助推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占领市场。

依托周祖陵4A级旅游景区和药王洞养生小镇区域优势,药王洞村积极探索“农业+文旅+生态”融合发展模式,拓宽农文旅招商引资渠道,加大资源整合和产业招商力度,盘活北欧风情园项目,引进凤凰谷温泉康养度假项目,在川区打造了以药王洞养生小镇为主、村集体餐厅休闲区等为辅的旅游、休闲、观光、康养片区;在塬区打造了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现场采摘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片区;建成集果蔬采摘、美食品鉴、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特色窑洞民宿,吸引游客领略乡村风情、体验窑洞文化,逐步形成了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乡村旅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药王洞村还深挖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溯源研究,探寻村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让群众不忘历史、记住乡愁。建成以村情概况、名人志士、旅游文化、留住岁月、村组振兴等板块组成的村史馆1处,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现药王洞村的发展史、奋斗史。依托县农耕博物馆,建成容纳农家油坊、磨坊、编织等小作坊的作坊街,展示乡村民俗风情,保护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融媒记者  李云)



来  源:甘肃发布
编   辑:魏   芳       责   编:王   勇

监   制:豆永宁       总监制:张建林

宁县融媒
宁县融媒体中心官方综合信息类平台,将为您及时推送新闻、民生、政务、资讯等综合服务,感谢您的持续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