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省两会丨白沙:“织”就黎锦传承路

旅行   2025-01-16 17:30   海南  

1月14日上午,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海口开幕。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文化体育繁荣发展”时指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非遗名录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海南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遗产项目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在认识和利用植物纤维、染料的长期实践中,黎族妇女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由纺、染、织、绣四类技艺构成的完整体系。以此制成的纺织品,如贯首衣、被单、筒裙、头巾、花帽、壁挂等,统称为“黎锦”。
据了解,掌握该技艺的黎族妇女在20世纪50年代约有5万人,到21世纪10年代时数量已不足1000人,多为年过花甲的老人。且该技艺主要用于制作服装,花费较长时间且价格较高的黎锦服装,除了用于高端人士的收藏和陈列外,购买者寥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一度陷入无人传承、无人购买的危险处境。

白沙是海南黎族文化发祥地之一,一直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重要的黎族文化瑰宝。长期以来,白沙以纵向全龄化传承、横向创新化发展为指导,在非遗传承发展领域持续加大力度,推动黎锦在新时代发光发亮。

在全龄化传承上,白沙聚力非遗教育先行,一方面,以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基础,将非遗文化搬进课堂,在白沙第一小学试点建设“黎锦班”“扎染班”特色课程,传承非遗技艺,聘请白沙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和本校老师共同授课。在课堂外,白沙做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非遗传承工作,成立了7个合作社和4个工坊,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培训,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展销黎锦。目前在白沙初步掌握这门技艺的民间艺人有名册记录的超过3000人。

在横向创新化发展上,白沙不断探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和为当地经济注入动力的精彩实践,让黎锦从展览区走向市场,走向寻常人家。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符秀英,结合黎锦元素制作出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系列文创产品,让黎锦走进各大旅游景区景点、热门商圈,甚至走向国际时装周,焕发强劲生命力。

当前,趁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和环热旅游公路开通这两股东风,白沙对于黎锦产业的发展信心十足,未来将继续加大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传承发扬力度,让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转发来源:白沙融媒体中心

海南白沙旅文体
山水黎乡,绿韵白沙,带您体验黎苗风情,品尝特色美食,畅游自然风光,独享山城魅力。白沙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官方新媒体,联系热线:0898-277234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