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白沙山兰稻作文化系统正式列入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旅行   2025-01-24 19:07   海南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白沙山兰稻作文化系统成功入选,也意味着白沙山兰稻作文化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更大台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截图↑

山兰稻是海南黎族先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筛选出来适宜山地种植的旱稻品种。千百年来,山兰稻不仅是黎族人家常饭食和待人接客的特色珍馔,其所衍生出来的节庆、习俗、音乐、舞蹈、建筑、传说、歌谣、饮食等文化系统和文明形态,承载了丰富厚重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体现了黎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生存智慧。

金色山兰 符德勇摄

白沙地处海南岛中部山区,丘陵居多,平地稀有。虽然气候绝佳,光照充足,水系纵横,但受限于山形地貌,安居乐业的耕作条件面临诸多难题。长期以来,祖祖辈辈的黎族先人同大自然和谐共生,驯化了野生旱稻,并广泛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种植。早期为了防范野兽糟蹋粮食而围起栅栏,故称“山栏稻”,后来演变成山兰稻。

山兰稻属旱稻,是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筛选出来的适宜山地种植的稻种 罗林涛  摄

白沙山兰稻种植,以青松乡为最,全乡山兰稻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据初步考证,青松乡不仅是全省山兰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还是海南山兰稻品种资源最为多样、山兰米制品最为丰富、山兰文化最为原真的乡镇。在当地,经黎族先祖文明驯化的野生旱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进行种植;山兰稻“一年一造”的生长属性,历经选点、砍山、烧山、点种、围栏、除草、看管、收割、丰收等九个阶段,称之为“啦奥九门”。

近年来,白沙整合全县山兰稻作文化资源,培育出了“啦奥门”雨林丰收狂欢节,并在原来只在青松乡举办的基础上2024年不断扩大节庆规模在牙叉镇打造稻作文化公园作为活动举办的另一会场,扩大节日影响力,让山兰稻作文化作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属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与海南黎族当地社会融为一体。

山兰稻喜获丰收,引来了八方游客 罗林涛 摄
山兰稻丰收之季,当地黎族百姓通过吃长桌宴庆贺丰收

同时,白沙以“稻”为媒,借“稻”开道,山兰红、山兰糯、山兰香、山兰黑糯等品种不断培优,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亮点频频,山兰米、山兰酒、山兰粽、山兰糕等名优特产刷新“黎家菜肴”,由山兰米制作的竹筒饭、山兰酒、鱼茶肉茶等黎族特色风味系列食物世代传承,美食、农耕、研学等文化消费体验的新业态更加丰富。一株山兰稻,串起了黎苗歌舞、黎锦苗绣、骨簪陶器、民族美食等民族特色人文资源,陶醉了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创新走出了农旅融合新“稻”路。



转发来源:白沙融媒体中心

海南白沙旅文体
山水黎乡,绿韵白沙,带您体验黎苗风情,品尝特色美食,畅游自然风光,独享山城魅力。白沙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官方新媒体,联系热线:0898-277234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