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主创圆桌会丨微而不弱、短而不浅,主打“要走心”

时事   2025-01-12 22:52   北京  

编者按:2024年,微短剧的高速发展伴着高光时刻。岁末,《广电时评》邀请微短剧的创作者从幕后走向台前,聊创作、谈内容、话发展,共同回忆2024。


本文刊载于《广电时评》杂志2024年12月25日刊。



圆桌主持人:郑长华


Q1:您的作品在创作层面有哪些亮点?

🎬张灼:作为长剧《去有风的地方》的原创IP衍生短剧,《我的归途有风》延续了温暖、治愈的风格,与当下短剧市场盛行的情节烈度高、快节奏、多反转的剧集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延续长剧IP深度结合地方文旅的优秀实践,《我的归途有风》在故事创作阶段,就将四川乐山的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尤其将灯影牛肉、军屯锅盔、冒烤鸭等非遗美食作为故事的一大看点,用美食美景来治愈观众、展现当地的人间烟火。


 🎬张俊:《飞扬的青春》作为文旅短剧,规避了“宣传片式”的生硬拍法。本剧把主角设置为失恋回乡发展的大学生,在带领东、西村招商引资和前女友陷入乡村旅行团陷阱的剧情发展中,自然地融入了索面馆、南拳、花灯夜游、滑翔伞等元素,让观众跟随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和波澜剧情,对当地文旅元素逐渐认同和吸收。同时,本剧取景地温州曹村,是中国美丽乡村的代表,我们通过对旅游资源分布的思考,对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模式的展示,也为全国同类型乡村发展提供借鉴意义,获得《人民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点赞好评。

🎬苌江:如今观众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接受内容,有的观众会在看剧后参与网上讨论,有的观众会自发地去做剧情的同人和二创。这些行为都是因为,如今的观众渴望更深层次地参与创作,并且在内容消费中获得更沉浸的体验。

做《师傅》这个项目,从创作上来说,就是因为捕捉到观众心态变化的这一趋势,引入互动观剧模式,让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剧情的共同创作者。这种真实感+互动形式的模式,能够突破传统影视作品单向叙事结构的局限性,把关键时刻选择剧情走向的权利留给观众,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缉毒警察在每次生死攸关的选择背后面临的责任与压力。

🎬吕久胜《你好,苏东坡》在创作之初的诉求是,用东坡先生的视角来展现现代定州丰富的文旅资源。我们通过剧情推荐文旅资源的同时,更注重人物的精神层面和内心世界的表达。例如在剧中东坡先生不愿预知将来,选择不看“又见东坡”展,他说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人都是一瞬,起点和终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这种情节的设计是我们想试着走入人物的内心,而“守其初心 始终不变”就是出自东坡先生的诗句。为了创作这部剧,主创团队翻阅了很多关于东坡先生的书籍受益很多,大家共同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也被东坡先生人格魅力所感染。


🎬王琴从创作上来讲,《有种味道叫清溪》最大的特点是“综艺+短剧”的联动创作模式。我们团队是先在清溪村拍摄了一部文旅综艺《我和春天约在清溪》,有了综艺制作的先行,导演组对清溪村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情感,进一步再策划创作了短剧《有种味道叫清溪》。在芒果双平台,这样的创作模式是第一次尝试。


《有种味道叫清溪》讲述了一位美食博主来到清溪村与科技新农人相识相知的爱情故事。这部剧将故事设定与当地美食美景结合,从另一个维度呈现清溪村的独特魅力。而剧中人物和情节创作都是就地取材于当地村民鲜活的故事,这些人物原型也是综艺节目中出现过的,很多生动的细节,也是综艺里展现过的。

🎬袁野从创作类型上看,《这世间如你所愿》跳脱出了大多穿越剧只为爱情服务的窠臼,将穿越剧中常见的古今对比与红色题材相结合,产生了崭新的化学反应。运用过去与当下、战争与和平、落后与繁荣的直观对比,不仅丰富了可看性,也进一步完成了对不同年龄层次受众吸引。

从话题引入上看,本剧以八路军战士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活。用跨越80年的两代年轻人的直接对话,来讨论当下年轻人的迷茫与焦虑。通过战争年代生活艰苦但理想坚定与当下生活富足却内心迷茫对比碰撞,来帮助观众正视自己找到内心的方向。

🎬马珊娜《醒狮》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为核心,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背景,以舞狮运动,特别是广西藤县的“南狮文化”为灵感,向观众展现了传统舞狮背后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价值。这不仅是对传统非遗文化的致敬,也通过女性主角的成长和奋斗,赋予舞狮新的时代意义。


作品实地取景地选在广西梧州藤县,将藤县的自然风光、历史遗址和民族风情等特色融入剧情。藤县的独特景观如悬空桥、浔江等既成为剧中的画面背景,为当地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实现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目标。

🎬秀望在创作层面,《小王子带你游中轴线》的亮点主要体现在跨文化融合与叙事创新上。我们将法国文学经典《小王子》与中国北京中轴线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了创意结合。这种选择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文化叙事边界,还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我们还根据中国五行文化,为原作塑造了火凤凰、水爷爷等全新角色,这些角色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更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小王子好奇的视角,深奥的文化概念被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叙事,让观众在轻松愉快中了解中国文化。

Q2:体量小的微短剧怎样尽可能地“装”下完整的故事?


🎬张灼:微短剧体量虽小,但是选题、人设和故事同样要经过精细的打磨,需要以终为始,高度精准定位想要给观众传递的故事内核和情感,再以微短剧的创作格式去繁就简地进行人物和情节的设计。

以《我的归途有风》为例,我们定位到能与大量年轻观众共情的典型“打工人”形象来作为女主的出场。后续,她因为同事的离开而决心回到家乡,这是我们在社会情绪中捕捉到当代年轻人对于家乡的新感知和对于个人成长的新定位。我们也在剧中融入了“职场”“原生家庭”等元素,在大主题和小话题上都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从而跟随角色进一步探索家乡的各色魅力。

故事展开的技巧上,我们根据与短视频平台用户的观看习惯运用“摔杯理论”,既在每集开场以我们提炼出的强话题、强情节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再逐步将故事铺陈开来,这样能保证观众能够快速地代入故事之中。

🎬张俊:故事的完整性与时长、体量大小并无绝对关系,一部几分钟的短片也可以完整展现人的一生。但对当前一些微短剧而言,由于粗暴情节设置和粗暴追求“爽感”,缺少了故事结构上的完整与合理性。跳跃式的剧情发展,不仅损坏了故事脊椎,也减弱了人物弧光,让剧情缺少了完整的发展脉络,也让故事缺少了沉淀和回味。微短剧如何“装”下完整故事?我认为可以借鉴电影的呈现方式,尤其是当下很多微短剧时长与一部电影时长相差不多,那么在大的结构设计上,建议可以借鉴幕的手法,提升完整故事结构的叙事能力,以“微短剧”讲好“大故事”。


🎬苌江:用小体量装下故事,也就是要让剧情更紧凑,首先是要精简情节:去除不必要的情节和角色,确保每个场景、每句台词都为推动故事发展服务。

另外,尽量早地向观众抛出故事的看点,快速引入冲突和高潮能够迅速吸引观众注意力,避免冗长的铺垫。确立一个清晰且易于理解的主题,所有情节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深度。

在《师傅》这样一部互动剧里,分支剧情尽量设计得简短而有力,每个选择都能迅速导向不同的结果或影响主线剧情的走向。在分支剧情中,尽快结束剧情分支,通过某种方式(如角色决策、外力干预等)让故事回归主线,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紧凑性,及时给予观众选择后的反馈。


🎬吕久胜《你好,苏东坡》五集总时长不超20分钟,有诸多文旅元素需要呈现,所以人物设置要少而精,故事线要简洁清晰。我们是根据体量去选择相应的内容往里添加,是量体裁衣的做法。这使我想到我刚进电视台时,带我的做后期剪辑的指导老师给我说的一句话:“剪辑不是扔掉不需要的内容,是挑选有效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组合。”这话看似简单,却是工作思维的一个提升,从“扔掉”到“选择”,让思路做行为的主导,就不会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困境。所以,《你好,苏东坡》的创作是在每一集里根据我们需要去排列元素和情节。

🎬王琴不同时长的艺术作品,有着自己的创作规律,微短剧不仅仅是时长的缩短,更多的是内容和形式的革新。伴随内容生产模式的进化,微短剧的类型和题材也愈加丰富多样。微短剧的创作,要求内容节奏更直接更紧凑,和长剧的创作是很不一样的。但无论多长的时长,都可以讲一个完整故事,区别是讲故事的节奏不一样。

核心在编剧,不少编剧原本是写长剧的,近几年转而写短剧,也有很多是非常年轻的编剧,试着写一部,找到规律,对于节奏把握到位,后面就得心应手了。我们这次“清溪”短剧的编剧团队,就是非常年轻的编剧。不过竖屏剧和横屏精品剧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清溪短剧作为文旅剧,是按横屏精品剧来打造。

🎬袁野微短剧“微”的是时长篇幅,而不是故事,传统长剧会花更多的时间在铺垫交代,而微短剧要的却是省略这一切,将最有戏剧冲突的场面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


微短剧时长一般在100分钟左右,是一部电影的体量,其实我们也可以将电影的三幕结构代换到微短剧之中,将人物的成长故事的升级以阶段划分,每10集带来一个结构性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在单集保持节奏感和反转感的同时,在整个剧的维度上依旧保持剧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效率。其实无论何种体裁都可以承载完整的故事,区别只是在于你的叙事方式会不会根基载体的改变而改变。

🎬马珊娜从剧作阶段,就需要进行彻底的观念更新,打破固有长剧创作思维,要根据现在人们收看“短视频”的收视心理习惯进行创作,这一思路,也要统领整个拍摄阶段、后期制作和发行阶段,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聚焦核心矛盾,简化支线,一字立骨,突出主题;人物设计鲜明,快速建立情感连接;通过精彩的醒狮技艺等高强度动作戏的场景展示,增加戏剧张力;每集巧设悬念,串联成完整的短剧叙事节奏。

🎬秀望在微短剧这一极致精简的形式中“装”下完整故事,关键在于精准的结构设计和凝练的叙事手法。我们采用了“微型叙事+跨时空穿越”的创新模式,将30集、每集3分钟的剧情编织成一个连贯、丰富的文化旅程。


首先,通过小王子在不同历史时期穿梭,我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他可能在一集中体验清朝的皇帝祭天大典,下一集就身临新中国成立后的天安门广场。这种叙事策略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还能在极短时间内呈现中轴线的历史演进。

其次,我们精心设计了角色间的互动和对话。每个角色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使命,通过简短而富有哲理的对话,迅速传递复杂的文化信息。

最后,故事的节奏被严密把控,每一分钟都极其紧凑。通过高度浓缩的情节,我们在微小的“容器”中盛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Q3:微短剧对行业生态而言意味着什么?


🎬张灼:微短剧短平快的特质决定了它在内容上极快的迭代速度,因此对于整个剧集行业而言,微短剧高度匹配竖屏短视频流行的市场生态,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即时的故事话题和情绪共鸣,满足观众碎片化时间的观影需求。此外,因其制作体量远低于长剧、电影,表达对生活的新洞察与新观点,微短剧在受众选择上可以不拘泥于大众题材,可以针对特定的观众去打造垂类精品内容。

因此,微短剧的迅猛发展使得整个剧集行业都需要“卷”出自己的长板,要求我们作为制作方对市场需要有更敏锐、即时的观察和内容运用能力,将内容创新和精品化能力发挥到极致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微短剧的发展给予了我们对于整个剧集行业商业化联动的更多思路,有助于未来剧集的多维度开发、以及与其他行业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IP的可能性。

🎬张俊:微短剧的发展,我认为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对影视剧领域时间碎片化的体现。长剧短剧化和短剧精品化,也将成为未来行业的趋势。这可能意味着三方面内容:首先,对长剧而言,要制作出与时长相匹配的精品内容,才能吸引观众的足够关注度和“宝贵”时间;其次,对微短剧自身来说,在剧量爆发式增长,短暂获得爽感、流量之外,更应该注重小而精的品质提升,避免网文的“套路”剧情;再次,在长剧和短剧之间,将可能催生新的剧种,可以身兼长剧的故事完整性和短剧的轻快节奏,在长、短剧中找到新的平衡点。总的来说,微短剧的发展为大环境下的影视行业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期待着未来的变化。


🎬苌江微短剧发展,短期来看,肯定会在行业内带来冲击,但是长期来看,对于整个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会有积极作用。

微短剧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更多的小型制作团队和个人创作者能够进入市场,尝试不同的创意和题材。这种低成本的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影视制作的高门槛,促进创意的多元化和市场的繁荣。由于成本限制较小,创作者们可以更加自由地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为观众带来更加新颖和独特的观影体验。

微短剧的制作周期短,能够迅速投入市场并获得观众的反馈。这种快速的反馈机制有助于创作者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喜好,从而调整和优化内容创作。通过分析观众的反馈数据,创作者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吕久胜微短剧的兴起后,尤其是总局也鼓励微短剧上大屏,我觉得对于我们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市场倒逼我们去转型,电视台团队的创作力和人员储备都不错,对于创作导向、播出平台等也都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要想做出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还需要向市场上很多优秀的影视从业者学习,少些自我边框的束缚,才能开拓思路挖掘更新颖的题材。


🎬王琴我是一个跨界到短视频制作领域的长视频制作者,在微短领域的尝试,也是源于在长视频困境下对新生的微短内容的探索。从制作者的观察维度,观众已经习惯了短视频的观看节奏,越来越难以花完整的时间去看一集长视频综艺,除了头部综艺,可能未来越来越多的腰部综艺也会探索轻体量化。而对于电视剧行业,目前能够持续出圈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依然还是长剧,但微短剧的出现,对于行业生态的冲击无疑是很大的,它在前所未有地挑战着传统影视的格局。

微短剧短小精悍,观看体验轻松,吸引了大量手机端用户,越来越多手机用户的观影时间花在了微短剧上,它填补了用户在碎片化时间内的观看需求,也为未被满足的中老年群体创造了更多选择。竖屏剧和横屏剧,不同题材也服务着不同的人群。在逐步规范化管理后,微视听作品制作质量的整体提升,会促进视听传播在构建文化生活、经济模式乃至政务关系等方面的效果。

🎬袁野精品化是微短剧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点众科技作为项目的出品方之一,充分发挥了其在精品微短剧制作领域的专业优势,从剧情设计、精神内核到拍摄制作,都坚持高标准与高质量的创作目标,希望能为观众带来更好更精的作品。点众作为微短部行业的头部企业,以作品精品化发展视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同时这也是微短剧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这世间如你所愿》正是点众在这一领域的代表作之一。


🎬马珊娜中国观众对短视频的接受度极高,微短剧利用短小精悍的形式契合碎片化观影需求,在高频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上更具吸引力,提升用户留存和平台黏性。微短剧因其时长短、节奏快,更容易被新媒体平台推荐算法推送,增加曝光度;同时短视频平台的实时数据反馈,帮助创作者快速调整内容策略,提高传播精准性。

微短剧以“小而美”的方式降低制作成本,适应新兴市场需求,同时为传统长剧提供了试验田;短剧探索轻量化叙事,丰富行业内容形态,实现传统与新兴模式的融合创新。

🎬秀望微短剧的发展对文化传播和产业生态具有革命性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更是适应碎片化时代、满足年轻群体观看需求的创新媒介。在当今注意力经济时代,微短剧以其精炼、快节奏的特点,为文化内容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传播平台。

对创作者而言,微短剧倒逼创新。有限的时长要求创作者在极小的叙事空间内,用最少的元素讲述最丰富的故事。这种“拮据”反而激发了更高的创造力,推动内容生产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以我们的项目为例,正是微短剧的形式限制,促使我们用更加巧妙和富有诗意的方式讲述文化故事。


>>2024年电视行业用户满意度首次跃升至85分

丨关注

>>秘鲁“中国时段”暨“中国视听作品展播月”在利马启动

丨国际

>>22个重点项目发布|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

丨通知

>>《国风超有戏》等51个节目入选

丨推优


广电时评
专注广电视听 洞察行业风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