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

学术   2024-09-02 21:30   广东  

[新刊速递] 第20240902期 总第111期

本文内容转载自《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版权归原官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需转载分享本文,请注明“排版/格式来源于公众号[公管学人]”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


本期“新刊速递”推文学君为大家整理了《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杂志2023年第4期的所有论文,包括论文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以及论文摘要等。本期期刊目录如下:

一、公共行政改革


01.薪酬改革与公务员绩效关系:改进而非损耗——一个面向我国公务员薪酬感知与岗位绩效的实证检验证据

作者:韩清颖1孙涛2

作者单位: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近年来,公务员薪酬改革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有些舆论认为公务员薪酬改革会损耗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为检验现实是否如这些危言耸听的舆论所述,本文以“大兴调查研究”的模式调研了我国典型地区公务员的薪酬感知、公共服务动机与岗位绩效变化情况。抽样调查的统计检验表明,虽然我国地方政府的薪酬确实有所改革,但它并未如一些自媒体所夸张的那样降低了政府绩效,相反不少绩效指标还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这表明,“服务”“奉献”是我国公务员的基本底色,他们具有“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职业追求,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其服务绩效几乎完全取决于物质(金钱)收益的充分保障。

关键词:降薪;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岗位绩效;

PDF全文:薪酬改革与公务员绩效关系:改进而非损耗——一个面向我国公务员薪酬感知与岗位绩效的实证检验证据(有效期30天)


02.省级营商环境建设部门的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基于四省案例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克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1.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摘要:组建省级营商环境建设部门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省、辽宁省等四省营商环境建设部门机构职能履行实践为案例,通过文本分析和调研访谈分析营商环境建设部门的职能定位、功能作用、运行规律和矛盾问题。研究发现,省级营商环境建设部门突出营商环境建设协调监督职能,有的部门与数据管理机构、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合并设立,兼具职能型组织和协调型组织双重特点。省级营商环境建设部门整合多部门职能,主要履行营商环境建设政策法规制定、统筹协调、管理执行和监督评价等职责。当前,营商环境建设机构职能运行仍存在央地职责关系对接不畅、与数据管理机构职责交叉重叠、部门职能定位存在角色冲突和职责履行“政事不分”等矛盾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应当明确上下机构业务对口运行规则,适时整合组建国家营商环境建设部门。坚持分类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与数据管理机构职能协同发展,强化营商环境建设部门宏观管理职能,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促进事业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更好发挥作用。

关键词:营商环境;机构改革;职能配置;政府职能转变;

PDF全文:省级营商环境建设部门的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基于四省案例的比较分析(有效期30天)

二、公共治理评论


03.“制度工作”理论:兴起发展、前沿研究与评价展望

作者:杨开峰1,2,3仇纳青1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3. 中国人民大学循证治理与公共绩效研究中心

摘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组织研究与制度方法的有机结合使组织学新制度主义获得了开创性的发展,但在发展之初,以组织“同构”为代表的研究重点关注制度如何塑造组织行为,忽视了行动者对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在解释组织多样性及制度变革时表现乏力。2006年,以Lawrence和Suddaby为代表的学者整合组织学新制度主义领域散落的关于能动性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制度工作”(Institutional Work)概念,关注组织或个体在创造、维持和破坏制度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行为,弥补了本领域微观基础研究的不足,为后来者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过去十多年关于制度工作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系统介绍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理论前沿,通过详细分析近五年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哪些理论命题仍有待研究论证以及对我国制度建设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制度工作;组织学新制度主义;能动性;

PDF全文:“制度工作”理论:兴起发展、前沿研究与评价展望(有效期30天)

三、政治学研究暨青年论坛


04.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模式的三重逻辑及其理论意义

作者:曹聪敏1叶昭2李元元1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 西北师范大学市域社会治理研究院

摘要:与“去中心化”为基本品性的西方治理思想不同,“政党引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政党引领社会治理模式源于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治理经验的总结,具有独特的文化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和厚重的历史逻辑。以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理论为理论支撑,政党引领社会治理的模式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和“民本思想”之中,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百年创新历程,打破了西方社会治理中“国家-社会”二元互动的圭臬。在理论维度,政党引领社会治理模式确立和强化了党在治理过程中的自主性、建构性与引领性功能,建构了一种基于“政党-国家-社会”三元互动框架的社会治理模式,极大丰富和拓展了既有治理理论,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和中国话语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政党引领;治理模式;使命型政党;三重逻辑;理论意义;

PDF全文: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模式的三重逻辑及其理论意义(有效期30天)

四、党的领导与基层治理


05.卷联式培育:党建引领乡村共治的创新路径及其发生逻辑——基于“五社联动”的多案例研究

作者:吴高辉1,2文宇3

作者单位:1.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2. 汕头大学法学院,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3.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党建引领乡村共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但现实场景中出现了社会联动不足、党建悬浮、治理碎片化等困境,故而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自主性来适应乡村共治需要成为关键的议题。本文基于集体行动、政治耦合、法团主义与赋能理论构建了“政社关系驱动→政治耦合过程→党建引领共治结果”的理论框架,并结合“五社联动”的多案例,阐释了案例中所呈现的“卷联式培育”逻辑。研究发现:(1)党领共治包括利益、权威、价值嵌入的政治耦合过程;(2)不同的政社关系和耦合方式衍生出党建引领下四种强弱配比的卷联—培育模式;(3)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可以通过资源输入、组织赋权、话语宣传三条路径,卷联社会资源、培育主体能力、适应乡村共治。基层党组织遵循卷联式培育原理发挥自主性以适应乡村共治需求,不仅实现其自身与社会主体间的双向赋能,而且为化解乡村治理行政化、激励社区善治提供了有益的治理启示。

关键词: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卷联式培育;社会治理;乡村振兴;

PDF全文:卷联式培育:党建引领乡村共治的创新路径及其发生逻辑——基于“五社联动”的多案例研究(有效期30天)


06.社区养老服务价值共创:本土实践与内在机理——一项探索性双案例研究

作者:单菲菲1石浩1

作者单位:1.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面对养老服务压力在社区层面的下沉,实现价值共创成为应对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离散化和社会参与空间压缩化等问题的必然要求。以社区养老服务的本土实践为基础,探究社区养老服务价值共创的内在机理是一项重要议题。采用探索性双案例研究方法,对两个社区的养老服务实践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多重因素驱动、统合型联动、运行策略保障和服务成果共享四个维度层层递进,构成社区养老服务价值共创“发起—运作—结果”的过程脉络,揭示了社区养老服务价值共创以情境触发为基础,通过“一核多元”主体结构和共同行动耦合措施来实现服务效能拓展的内在机理。价值共创视角为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引领+社区服务”提供了新思路,本土实践语境下基层党组织的耦合中枢作用是区别于西方公共价值共创模式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价值共创;探索性双案例;

PDF全文:社区养老服务价值共创:本土实践与内在机理——一项探索性双案例研究(有效期30天)


07.合作型经纪: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中的节点组织——基于中镇城运中心的案例分析

作者:杜力1彭勃1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摘要:随着基层社会的变迁,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的代理型经纪已难以适应复杂社会的协同治理需求。为此,一种旨在克服“协同惰性”,促进多元主体协同行动的合作型经纪成为基层社会实现协同治理的节点组织。它主要依靠信息治理机制、角色分配机制和学习反馈机制,强化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首先,以技术嵌入与组织重塑,推动信息共享与整合,强化治理网络的共识塑造能力。其次,以角色分配与流程再造,实现权责匹配与流程清晰,增强治理网络的联合行动能力。最后,以组织间学习与监督反馈,促进相互理解与有效监督,提升协同系统的适应能力。总之,技术工具与组织机制的有效适配,为合作型经纪破解多元主体的“协同惰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结构保障。

关键词:合作型经纪;代理型经纪;协同惰性;基层治理;协同治理;

PDF全文:合作型经纪: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中的节点组织——基于中镇城运中心的案例分析(有效期30天)

五、社会治理与建设


08.府际力量协同还是核心城市集聚?——应急力量布局对地区发展韧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玉1

作者单位:1.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

摘要:利用各地有限的应急力量发挥更强大、更有效的应急救援效果,是避免应急资源冗余建设、促进资源有效整合的应急管理改革方向。文章从地区发展韧性的视角,探索应急力量应遵循多城市布局以追求协同效应,还是以核心城市集聚为主以保障地区经济引擎的相关问题。基于全国23个省区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应急力量如何布局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韧性与应急力量类型有关,政府型应急力量应遵循“相对分散”的区域布局,而社会应急力量应遵循“相对集中”的区域布局,以更好地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降低自然灾害和不稳定因素对地区发展的冲击,维护地区韧性发展。据此得到优化应急资源配置的启示,包括优化府际应急力量协同治理的制度框架,避免政府型应急资源过度集中于省会等中心城市,充分发挥社会应急力量作为政府应急力量的补充等。

关键词:府际协同;应急力量;发展韧性;应急资源布局;

PDF全文:府际力量协同还是核心城市集聚?——应急力量布局对地区发展韧性的影响研究(有效期30天)


09.民众期望、政府行为与政务舆情回应效果——基于“结构-过程”分析范式的案例深描

作者:张梦茜1

作者单位:1.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摘要:民众期望是理解我国当前舆情治理低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指导新时期回应型政府建设的内在价值取向。借用行为经济学中的“期望失验”概念来解释民众视角下的民众的心理预期与地方政府回应行为绩效之间的差异。构建了政务舆情事件中政民互动与舆情演化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从民众期望和政府行为两个方面解释了政务舆情事件中期望失验的形成机理,并以“L县学生坠亡事件”为典型案例,通过“结构-过程”分析范式深入考察了微博中呈现政民互动的多重行为逻辑。研究发现:(1)政务舆情事件中,谣言发生、群体冲突、舆情升级等是地方政府回应低效的外部表现,其根本在于其回应未能满足民众的内在期望;(2)地方政府通过事实澄清虽可以快速满足民众的信息期望,但情感期望失验所积累的公信力危机短期难以修复;(3)问责压力下的地方政府以摆平策略为核心的回应行为仍然是其自发选择,公信力危机则成为政府回应低效下的产物;(4)民众对政府行为的预期是随着舆情信息环境变化、政民互动与博弈的加深逐渐调适形成的。未来如何实现民众理性期望满足与公共权威秩序维护之间的平衡,是学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民众期望;政府行为;期望失验理论;政务舆情回应效果;

PDF全文:民众期望、政府行为与政务舆情回应效果——基于“结构-过程”分析范式的案例深描(有效期30天)

(本期整理:向日葵)

(本文编排:学君)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阅读更多新刊内容

公管学人
致力于为公管学人们提供优质的学科资讯和服务,促进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