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今天跟随小编
一起走进他(她)
2024年的故事
以上文字来自戒毒人员小曼(化名),她是省女所《引晟报》专栏的投稿 “老面孔”,像小曼这样愿意书写文字并坚持投稿的戒毒人员还有很多。1999年6月16日省女所《引晟报》创刊,每月一期,已走过25个春秋,一直履行着丰富戒毒人员文化生活的功能,给戒毒人员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体验、抒发自我感受的平台。
每一篇来到手里的文稿,我至少阅读三遍以上。首先要初步筛选确定可以刊登的稿件,而后要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文稿进行加工润色。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我也偶尔会因为稿件质量不佳,失去阅读稿件的兴趣,但更多的时候,我会从字里行间找到她们文字的闪光点。
每一次阅读戒毒人员来稿,就像是和她们展开一次对话,可以一字一句捕捉到她们平时不轻易表达的情绪。描述子欲养亲不待的遗憾,她这样写:“如风、如影、如天上的繁星,相伴我左右”;传递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她这样写:“冬天过后,春天会让冰雪融化灌溉万物,沉睡的植物再次发芽、生长,如同我们的人生虽然会经历黑暗,但只要保持积极向上,迎接我们的会是美好的明天”;表达对警察的感恩敬重,她这样写:“如果你问我李警官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无法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高度概括,我只能说,现在乃至将来,她都会是我特别尊敬的一位姐姐”……我在想:文字的世界里没有歧视,真诚足以打动每一个看到文字的人。
有一次,一名戒毒人员自豪地对我说:
我微笑鼓励:
她咧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透过阳光,我看到对回归的期盼正闪耀在她的脸上。
“啪——”演播室的聚光灯打开,映照出戒毒人员阿艳略有些紧张的面庞,我伸手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她:
这是《书香女所》专栏的录制现场,阿艳是今年第10个录制这档栏目的戒毒人员,她和每一名来录影棚的戒毒人员一样流露出紧张的情绪,但最终,她们都顺利地完成了录制工作。
《书香女所》这个专栏已经持续近5年了,今年,我成为了专栏的编导,我们围绕“仁、义、礼、智、信”开展了“传统文化阅读周”活动,邀请不同的戒毒人员进行现场访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戒毒场所重要的教育内容,书籍就是重要的媒介之一,她们通过阅读和自我转化,在提升了个人素养的同时,也对同戒的伙伴产生着积极影响。
她们眼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我看到有的戒毒人员努力阅读《论语》,能够从基础的记背,上升到对意思的理解,体会“仁”的内涵;有的戒毒人员对《水浒传》里的英雄鲁智深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提取出了“义”的内涵,即坚守道德准则;还有的戒毒人员在“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诗句中,咂摸出苏轼不与信念背道而驰、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智慧……
当一名没有参与录制专栏的戒毒人员主动询问我:
那一刻,我看到阅读的种子,在她们心中生出嫩芽。
文 / 汤思琪 图 / 教育矫治科、办公室
END
来源丨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云南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