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大坂烽火台遗址,位于金昌市金川区境内,是汉、明长城金川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座烽火台,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普查队员们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纸质的长城名录中,虽然知晓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意义,但哪怕是在文物工作领域深耕了多年的前辈,也未曾有幸一睹其真容。
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青羊大阪烽火台,普查队员们可谓是煞费苦心,做了充足的功课。通过向曾经从事文物工作的前辈们打听,又积极与省文物局沟通获取长城资源调查资料,再经过卫星地图仔细比对,终于整理出了一些线索。
根据地图坐标所提供的信息,青羊大坂烽火台距离市区五十多公里,且路途艰险难行。队员们驱车前行了一个半小时后,在距离目标还有五六公里的山脚处停下了。剩下的山路崎岖坎坷,无法行车,只能徒步前行。背上沉重的装备和水,怀揣着对文物的敬畏之心,队员们再次毅然踏上了这条通往历史深处的探索之路。
初冬的山谷,透着一种别样的宁静,唯有队员们脚踩在石头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偶尔还会有几声若有若无的虫鸣传来。近期频繁的进山普查任务,就像是一场场接连不断的耐力考验,让队员们的身心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或多或少都浮现出了疲态。走了近一个小时,有队员发现了一处废弃的矿井,大家纷纷围过来试图看清矿井里的状况,片刻的停留后队员们又继续前行。
“还要多久才能到”有队员问道。这时已临近中午,阳光虽不算炽热,但长时间的行走也让大家出了不少汗,喉咙干渴。有队员提议让无人机在附近山头上飞一下,看看烽火台的具体位置,大家一致赞同。
无人机的螺旋桨飞速旋转起来,发出嗡嗡的声响,给寂静的山谷带来了别样的冲击。队员们都围拢过来,盼望着能在屏幕上快点出现那与烽火台照片相似的熟悉轮廓。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与烽火台照片相似的地方依旧毫无踪迹。队员们拿出卫星地图再次确认,从地图上显示的坐标来看,目的地距离大家此刻所在的位置大约还有一公里。
为了能节省时间,最大限度缩短距离,大家果断决定放弃原先沿河道前进的方案,改道从山上走,观察了一下地形,右前方的一座山峦看似平缓,坡度也不大,大家都觉得可行。
“看,有岩羊!”不知是谁兴奋地喊了一嗓子,大家顺着手指的方向急切地看过去。果然,在对面的山上几只岩羊正悠然自得地觅食。岩羊的出现,无疑给队员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此刻大家都因为这意外的发现而得到了些许慰藉。岩羊的出现似乎还带着一种别样的预示,仿佛在告诉队员,今天苦苦寻觅的目标——青羊大坂烽火台,应该就在前方不远处了。
或许是受到岩羊带来的这份鼓舞,大伙儿都一改之前的疲态,一个个爬山的速度好像都快了许多。就这样,大概半小时后,有队员大声说道:“烽火台坐标位置就在前面的这座山顶上啦!”可当众人从现在所处的半山腰位置往山顶上望去时,却根本看不见烽火台的丝毫迹象。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拿着RTK(实时动态定位系统)的队员站了出来说:“坐标的位置没有问题,要不就爬上去看看吧!”说着,他便率先往上爬去,其他队员见状,只能咬咬牙跟上。
顺着这又陡又长的大坡,又艰难地爬了十来分钟,队员们一个个都早已筋疲力尽。可就在大家都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突然,前面的队员兴奋地喊道:“找到了!”那声音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也都顾不得身体的疲惫,纷纷加快了脚步,迅速向着山顶爬去,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看看那寻觅已久的青羊大坂烽火台到底是啥模样。
看着那近在咫尺的烽火台,队员们此刻相视一笑。没有了想象中那种激动与喧闹,现场一片静谧,大家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它,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此刻,烽火台就矗立在眼前。这座烽火台始建于汉代,明代在汉代基础上进行了维修利用,并继续发挥军事防御作用,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设施,对研究明代河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防御体系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多年的岁月洗礼,让它尽显沧桑之态,其顶部在风雨的反复侵蚀下,已变得凹凸不平,部分垒砌的石块坍塌滑落,散落在烽火台的周边,其原本的结构已严重受损,台体整体保存状况很差。但那古老的石块、历经岁月侵蚀却依然残存的身姿,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返回的路途,队员们的脚步明显轻快了许多,或许,这就是找到烽火台所带来的奇妙力量吧。当目标达成,所有的疲惫都仿佛被抛诸脑后,只剩下满满的成就感。迎着清晨的朝阳出发,踏着落日的余晖归来,这就是普查工作中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在未来的日子里,普查队员们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将继续义无反顾地穿梭在山川田野之间,探寻着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文物瑰宝。
往期回顾:
供稿:金川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编辑:马茜文 责编:张容煌
审核:吴辰章 监制:李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