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绽放,在冬日谢幕,知美术馆“回到当下”法国当代艺术展历时5个月,为中国西南观众带来优美而充满能量的艺术呈现。
展览临近尾声时,一场链接浪漫巴黎 & 麻辣成都的“巴蜀TOUR”上周在成都高能开启!来自浪漫巴黎POUSH的艺术家玛蒂尔德·阿尔布伊 (Mathilde Albouy) 和西里尔·德邦 (Cyril Debon) 空降中国西南,用6天时间深入探索麻辣成都。
由最久远的古蜀宝墩文化和明代壁画巅峰打开探索成都的一周。在已有百年历史的新津太平老街,两位艺术家展开了关于巴黎咖啡馆与成都老茶馆的对比讨论。在艺术家玛蒂尔德·阿尔布伊看来,成都茶馆更像是一个戏剧舞台,纷繁琐碎的生活场景都在这里上演:
“所有事情都在这同时发生,可以看到小孩子在和父母玩耍,有些老人在打麻将,有些人在喝酒有点醉醺醺的,还在抽烟,有些人在吃东西……所有事情都同时在进行,这样的社会全景非常富有诗意,茶馆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一座小城市。 ”
两位艺术家在成都新津宝墩遗址、新津观音寺、太平老街玛蒂尔德·阿尔布伊在成都当代影像馆
走进成都博物馆,第一天在宝墩遗址种下的对三星堆和成都平原河流的好奇种子,在这里得到了解答。玛蒂尔德·阿尔布伊也不住感叹:
“成都博物馆真是太惊人了!因为我之前并不知道展览的主题是传统艺术。在这里能穿越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能看到新的工艺,真的非常有趣。”
两位艺术家在成都博物馆
下午在成都当代影像馆,艺术家参观了同样来自法国的摄影艺术家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阿兰·弗莱舍(Alain Fleischer)的展览,并与成都当代影像馆的工作人员展开关于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的讨论。谈及在创作中是否使用了体现自己国家的特殊或典型文化元素时,西里尔·德邦特别提到自己有一个以法棍为对象的作品系列:“事实上我一直在做关于法棍的创作,我通过不同的风景来展现它。法棍是非常典型的法国食物,但我并没有刻意选择它。我当时在西班牙的海滩上,想着我的下一个系列作品要做什么。大约过了两分钟,我的脑海中就有了法棍的形象。后来在飞机上,我就想,对,我要画法棍!我经常吃法棍,我可太了解法棍了!”insliberté de rien, 西里尔·德邦,2024
Day 3
从巴黎POUSH到成都蓝顶
探访艺术家舒昊位于成都蓝顶艺术区的工作室
第三天,两位来自巴黎的艺术家走进成都蓝顶艺术区,探索藏于成都“后花园”一隅的艺术聚落,亲临艺术家舒昊和艺术家王小双的工作室。玛蒂尔德·阿尔布伊和西里尔·德邦的工作室都位于欧洲最大的艺术家孵化机构POUSH。在这座由旧香水工厂改造而成的巨大空间中,有超过200位知名和新兴艺术家的驻扎。
西里尔·德邦的精致小巧的静物系列“吃到饱”(All You Can Eat)就与他的工作室有着非常强的联结:“我曾与七位其他艺术家共用一个工作室,其中有些人用木材进行创作,我开始收集地板上的废旧小块木板,不然这些废旧物也是被丢弃。我在上面贴一些纸,然后开始画蔬菜、水果。经过几周的工作,我意识到自己画了很多食物画,就像在餐馆里看到的那样,所以我把这个系列命名为‘吃到饱’。”
探访艺术家舒昊位于成都蓝顶的工作室
一位用花叶、天空、日常元素等作画,记录平淡生活的时时刻刻;一位将蔬果化作精灵,将天然的美与趣味呈现在大小不一的画框上——爽利风趣的川渝画家舒昊与善于呈现生活之美好与自然之神奇的西里尔·德邦颇有共同语言,两位艺术家还都有过用陶瓷盘子创作的经历。艺术家舒昊谈到:“我是2014年画的盘子。我当时在想,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坐井观天’,对于我们现在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视野再开阔的人,都存在信息茧房。所以我随时要提醒自己,我们是有盲区的,不要太自大了,随时要保持学习。所以就画了这些盘子,像在井里面看上面一样。”
《观天》,舒昊,2014.10,釉上彩
致谢艺术家
艺术家王小双擅长用个体或群像的方式进行创作,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心理和情愫,也考察了现代独立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对谈中,她分享成为母亲后感慨新生命的到来照亮了她的艺术世界,也尝试在创作中体现生命循环(the circle of life)的美妙。玛蒂尔德·阿尔布伊也曾创作以家庭亲密关系为主题的作品。她2024年创作的《从母亲到女儿再到母亲再到女儿》(From Mother to Daughter to Mother to Daughter),以剪刀为元素,其锋利的边缘和冷硬的金属质感,传达出一种潜在的威胁,象征着“传承”对女性身体的暴力,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家庭相处中受到的冲击。From Mother to Daughter to Mother to Daughter,玛蒂尔德·阿尔布伊,2024,木、蜡、单向镜、银、黄铜,203 × 45 × 25 cm,致谢艺术家
探访艺术家王小双位于成都蓝顶的工作室
结束蓝顶艺术家的工作室探访,玛蒂尔德·阿尔布伊点名要去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只因四个月前第一次来成都,这里琳琅满目的各种宝贝让她印象深刻!为了知美术馆的「一日驻地计划」,她在这里采买了折扇、丝带、宣纸、中国画墨汁……淘到的大小宝贝们,都被她巧妙地融入创作。
玛蒂尔德·阿尔布伊在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淘宝”
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玛蒂尔德·阿尔布伊以及毕业于波尔多高等美术学院的西里尔·德邦,首度走进中国的高等院校,与同为艺术学子的中国学生们进行深度交流与分享。
玛蒂尔德·阿尔布伊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进行演讲
“我主要创作雕塑作品,多数时候是用木材,但也用铅和银等金属进行创作。雕塑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新方式,让我更加专注、更加留意自己的感官。
在我的研究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对知识的来源产生兴趣是多么重要:谁在讲述故事?谁在表达观点?经过这项研究,我认为虚构的叙述和创造想象中的世界能够带来慰藉,因为它们所呈现的世界足够奇异和美丽,足以让我们梦想着不同的事物。”
西里尔·德邦分享到:
“在‘吃到饱’系列中,我之所以会选择用陶瓷边框,是因为我的画是在非常薄的纸上创作的,我希望为这种细腻而脆弱的媒介增添一些质感。后来这种方法成了我作品的一个标志性元素,我成功地与我最喜欢的媒介建立了联系,在油画、陶艺和素描之间无缝切换。这感觉是完全的创作自由,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感觉!”
巴蜀TOUR的第五天,艺术家要开始创作啦!除了前几日淘到的各种材料,西里尔·德邦还特别到新津最古早的永兴场,寻找自己从未见过的、最新鲜的本地蔬果,并非常迅速地与这里的摊主和赶场的大家打成一片。
万事俱备,艺术家也开始在知咖啡ZHI CAFE多功能空间中进行创作。
两位艺术家在知咖啡ZHI CAFE多功能空间进行「一日驻地创作」
“巴蜀TOUR”的最后一天,也是“回到当下”法国当代艺术展的闭幕日。两位艺术家和知美术馆馆长王从卉不仅为观众带来专场导览,也通过一场轻松的对谈分享「巴蜀TOUR」的难忘瞬间。
西里尔·德邦在知美术馆一日驻地创作的作品
谈及6天的旅程中最印象深刻的经历,玛蒂尔德·阿尔布伊说:
“在成都的这次旅行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们的温暖。无论是当地人还是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好客。艺术家们也很友好,他们对待自己的创作专注认真,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西里尔·德邦之前从未来过中国,他几个月前在一次采访当中提到对中国的印象是“中国很大,大到让我联想到空间的无限性”。真正来到中国后,他说:
“这里的一切都太有趣了!中国真得太大了,这次我们对成都的探索仅仅是冰山一角。我已经深深着迷,未来必定会继续我的中国之旅。”
📸
在成都的6天里,两位艺术家也用胶片相机记录下了有趣的所见。他们从独有的视角出发,透过法式腔调与松弛感呈现了一个与巴黎胶着融合的成都,也定格每一个闪光的当下 ✨ ✨ ✨
西里尔·德邦用胶片相机记录下的成都,定格每一个闪光的当下 ✨
玛蒂尔德·阿尔布伊用胶片相机记录下的成都,定格每一个闪光的当下 ✨
来源:知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