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的AI生成图片,被不少账号移花接木,故意隐去“AI生成”提示信息,恶意关联地震,造成恶劣影响。所幸公安部门果断出手,依法处置涉案人员。
生命之重,岂容娱乐亵渎;天灾当前,绝无炒作余地。对这类新型谣言传播趋势与犯罪手段,只要露头,我们必须坚决打击,毫不手软。
锻造法治“利剑”,向造谣行为“亮剑”。AI造谣相比传统造谣方式,具有成本更低、传播速度更快、迷惑性更强、针对性更强、破坏力更大等特点,对经济社会秩序具有危害性,对社会信用建立具有破坏性,AI的裂变式发展对社会治理的挑战日益加剧。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监管部门要以高水平法治为“利剑”,进行全链条治理。科学研判技术发展的基本走势,结合现有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完善AI技术应用的法治规范,比如应将“AI造谣”视为新型犯罪手段,积极探索其入罪依据。要对造谣行为果断及时出手、坚决依法严惩,以避免次生灾害。要扎紧监管“篱笆”,磨砺法治“利剑”,最大限度降低AI造谣的社会危害,确保科技成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持续净化网络,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治理谣言乱象,要以技术之“矛”攻技术之“盾”。首先,用算法为社交平台装上“照妖镜”,让AI谣言无处遁形。通过算法识别谣言的传播特征,利用AI自身强大的信息识别与处理功能,精准判别那些缺乏权威信源的谣言。其次,用技术给监管加buff(即增益效果)。以技术赋能,提升监管处置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有效性。最后,创新技术应用,优化传播机制,提升传播能力。如通过各类辟谣平台、辟谣数据库等的联动、合作、共享,构建多终端一站式辟谣网络,让AI谣言“插翅难飞”。最终实现以“魔法”对抗“魔法”,精准有效遏制AI造谣乱象。
联合协同作战,打响谣言“游击战”与“阵地战”。新技术发展不能成为脱缰的野马,只有各方协力持稳手中缰绳,方能本末终始。平台需履行守门人角色,严格审核用户内容,对不实、不良内容采取一键举报机制,降低谣言传播权重,删除明显失实信息。同时要优化信息传播机制,要求用户发布、转发AI合成内容时标明“AI合成”,以减少对用户的误导。除此之外,公众应提升网络素养。相关部门和媒体,应创新形式和服务,以加强对公众普及AI技术基本知识和谣言识别方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网络信息,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科学引导与综合治理是AI技术健康发展的关键导向,也是网络生态治理的必然要求。针对AI造谣乱象,必须坚决打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AI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好帮手。
(作者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责编:郭圣群
审校:段晓云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