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易“破防” 情感联结不“抽象”

时事   2025-01-24 18:30   北京  

年节将近,作为“全村的希望”,年轻的我们就要或已经踏上回家的旅程。我们满怀期待,在春节假期,见见久违的家人,好好休养一下身心。然而,如今年轻人回家过年,也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大冒险”,稍不留神就容易“破防”。

“找对象了吗?”“啥时候结婚啊?”“每个月工资多少?”七姑八姨没有边界的“关心”,让我们疲于应对。“可得好好工作,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么大人了怎么还是没有长进”“别总在家窝着,把这些礼品给亲戚们送去”倍感压力的唠叨,让我们内心憋屈。

索性,我们跟对方“玩儿抽象”。比如,语言上“已读乱回”,当被问“什么时候结婚”,回答“中午吧,晚上也行”。不按常理出牌,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对“踩过界”的问题表达抗议,“用魔法打败魔法”。甚或躲进手机、游戏、音乐的赛博世界,“任尔东西南北风”。当年轻人回避闪躲时,他们关闭的是和家人真实沟通的心门,而父母长辈的那些所谓“关心”与“唠叨”,成了关闭沟通之门的助推力。

当被“逼问”得哑口无言,被“唠叨”得忍无可忍,年轻人难保不开启“互怼”模式。回家过年,不仅没有得到休息,还可能跟家里闹点别扭。相信这并不是父母长辈的初衷,也不是年轻人所乐见。既然如此,为迎接好不容易回家的孩子,一起度过温馨愉快的春节,父母长辈也该对孩子给予理解与尊重。

少一些没有边界的关心与唠叨,多一些真诚的认可与支持。有些关心,戳到的其实是年轻人的痛处;有些问题,他们也饱受困扰。不是“宝宝”不努力,而是“臣妾暂时做不到”,何必“哪壶不开提哪壶”?面对爬坡奋斗阶段的压力,长辈与其“关心”加码,不如“顺心”纾压。来自父母的认可与支持,才是孩子最强的原动力。

少一些表面工程的“任务”,多一些真实的亲情链接。穿新衣、选年货、串亲戚、守岁、拜年……曾经满满的仪式感,如今却有些寡味。一项项年俗流程,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过年反倒像“加班”。对年轻人来说,过年所回的家,应该是休憩疲惫身心的港湾。回归亲人间真实的链接,与家人一起聊聊小时候的故事,谈谈一年来的经历,畅想一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用简单的亲情,纯粹的放松,为疲惫的身心充充电,能够在年节过后带着满格电量返回岗位。

年轻人也不用回避,可以用新理念、新形式重新定义过年的方式,让春节焕发新生机,让团圆变得更富温情。春节承载着中国人的美好情感,既然长辈的话题不是我想聊的,那就主动设置话题——旅行去过的地方、市场推出的新科技产品、学到的新技能新爱好……用自己擅长的话题,和家人搭建沟通新桥梁;既然传统年俗体验感变弱,那就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开创新年俗——网络拜年、家庭短视频拍摄、家族联欢会、亲子运动会、全家抢红包……用更具体验感的活动,和亲人建立情感新纽带。

漂泊在外,没有人的生活是容易的;团圆难得,更应尊重人的内心感受。这个春节,愿你的团圆之旅不再需要“大冒险”,愿家人之间的沟通不再“破防”,让真实的情感没有阻隔地在岁末年初温馨地流淌。

(作者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钟勇 路晗

责编:段晓云

审校:郭圣群 张恒

学习强国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