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健康指南】暖心呵护,安然过冬——钰华医院寒冬暖心提示

文摘   2025-01-16 10:16   天津  



寒冬已至

温暖守护





   现在已经进入数九隆冬,气温进一步降低。面对严寒的来临,大家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意保暖
不论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冬季气温总之还是较低的,寒冷刺激会让血管收缩,血压便随之升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及时避寒保暖添加衣物是非常必要的。外出时可佩戴帽子、围巾、手套等自然是少不了的。但在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在 18℃-22℃为好,不宜过高和过低。需要强调的是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富氧。

二、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冬季很多人是因为怕冷而不愿意到室外运动的。缺乏运动我们的机体组织会失去运动记忆,所以要坚持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强心肺功能,增强骨质结构,减少骨质疏松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要注意运动幅度强度不宜过大。需要提示的是有高血压,或慢性血管疾病等人群不宜在清晨或夜晚气温较低时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三、合理饮食  

按照三减三健的要求遵循低盐、低油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胆固醇和超量盐的摄入。同时也要求每餐饭量要控制在6-7成为好。早中晚适量饮水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有助于体液代谢,改善血液黏稠度,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四、起居作息要规律,心态要平和乐观

从青少年到中老年的各类人群都不应该熬夜。保持睡眠良好对健康来说特别重要。要积极纠正便秘问题,尤其是有慢性心脑肺疾病的人,用力解便是特别特别危险。要学会放松心情,通过欣赏轻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

五、控制基础病

当前在冬季所有疾病中,血压持续增高或控制不良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所有人群在冬季都有比较大的血压波动,如果不监测血压变化,不及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不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势必会发生一些意外之事。

当前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各门诊因发热,咽痛,咳嗽,肌肉疼痛,全身乏力的患者较多。咱们要高度防控。因为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久留,是防控呼吸道传染病有效措施。

六、坚持定期体检、及时就医

凡有基础性慢性疾病的人都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必要时胃肠镜、CT 等检查,及时发现风险性疾病,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七、不要盲目服药和保健品

要根据自己的感觉状况,而咨询专业医护人士。盲目服用抗感冒药,消炎药是有潜在风险的。盲目的打针输液治疗是非常错误和非常危险的。



审核:单景庆
校对:刘辛然
编辑:闫利全

天津宝坻区钰华医院
传递文明,传递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