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区:“四音四曲”奏响基层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文摘   2025-01-15 17:14   安徽  
近年来,八公山区司法局始终强化政治引领,聚焦主责主业、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创新品牌优势,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基层法治阵地,全面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成效。
敲定主动创稳基准音,谱写社会和谐“前奏曲”

社区矫正对象高某身患肝癌晚期,常常疼痛难忍,时有消极情绪。时逢司法所干警日常查访,他吐露心声:“像我这样的情况,不知还能活多久……”。干警敏锐察觉其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积极联络其就诊医院和卫健部门,了解病情发展状况,邀请心理咨询师适时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切实有效的医药政策指引,深刻体现了社区矫正宽严相济的工作理念。“当我步入绝境时,多亏有你们伸出援手,我现在想通了,生命无价,我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如今高某已端正心态,与妻子和谐相处,重燃对生活的期待。

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隐患排查化解是筑牢基层监管安全防线的重要途径。八公山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春风”社区矫正工作室、“黄丝带”帮教基地作用,聚焦权益保障、素质提升、心理矫治、家庭帮困各领域,开展“拒绝帮信 不做帮凶”“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等教育帮扶活动9次,体现监管温度。运用“综治9+X”“e治理”平台,联合网格员、楼栋长、农村小组长、平安志愿者等基层人员,进一步实现对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矛盾风险的预警、预测、预判,运用多种方式教育、疏导,着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瞄准全民普法高频音,谱写依法治理“进行曲”

“今天特意来感谢李律师,为我们几个追回了工资,这可是养家糊口的救命钱!”李梅律师作为南塘村法律顾问,值班时了解到陈某某等九人被拖欠工资的情况,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并追回劳动报酬2万余元。李梅律师从事多年法律援助工作,用法的雨露助弱扶困、滋润人心。面对群众的声声赞扬,她谦虚地表示:“最大限度地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全力为受援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是我们的最大追求。”

为聚焦基层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服务新需求,八公山区司法局开通基层法律顾问服务窗口,每月固定安排值班法律顾问深入村社区开展工作,全区42个村社区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将基层法律问题通过法律顾问引入法治轨道。以法聚贤,建立“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工作体系,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特长与“法律明白人”的乡土优势,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创新普法载体,结合新媒体新技术,充分运用普法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促进普法形式由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加普法宣传趣味性。积极发挥法治文化阵地辐射带动作用,依托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日活动开展普法,通过“文艺+普法”“文化+普法”新模式,激发法治宣传“内生动力”。以公益服务为发力点,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邀请社会律师、高校教师等专业人士开展法治课堂,高质量、常态化满足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全区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7个。

汲取传统文化柔和音,谱写品牌创新“交响曲”

在八公山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遇到矛盾不要愁,只管找我们的‘老娘舅’;遇到纠纷别慌张,‘邻里帮帮团’帮你忙。”作为“老娘舅”团队金牌调解员郑文卿,常凭借多年经验和别出心裁的方式,巧妙解决各种纠纷难题。一次,施工队与雇工发生因公受伤补偿纠纷,经过多次调解眼看进展顺利,他爽朗一笑,趁热打铁道:“天色已晚,大家握手言和,今晚这顿我请客!”在场众人纷纷大笑,当事人顺利达成和解。从此,“郑老一拍腰包解纠纷”的故事成为了一段津津乐道的佳话。

基层治理要抓住善治优势,八公山区一直以来坚持文化浸润、德治教化,推动楚汉优秀文化和基层司法行政实际相结合,挖掘《淮南子》先贤法治思想,将“法生于义”“解怨偃兵”等典故融入社区矫正对象教育、运用于人民调解过程。以文化滋养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向上向善、回馈社会,以传统智慧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围绕群众需求,持续创新调解模式,在社区间推广“邻里帮帮团”调解品牌,指导帮助社区建立由老党员、律师、热心群众等组成的调解队伍,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成效;在乡镇中推进新时代“老娘舅”调解模式提档升级,提炼“五心五点”工作法,延伸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触角。“老娘舅”“邻里帮帮团”成立以来,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件,“老娘舅”调解员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安徽省十大法治人物”等称号。

立足深化改革和弦音,谱写行政执法“变奏曲”

“最近天气寒冷,辛苦你们了。这是政府真真切切在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着想啊!”冬日烈风凛凛,山王镇王大爷外出买菜时,遇到执法人员正在检查商铺,一时间感慨万分。近期山王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织对辖区内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对于经营单位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基层群众撑起“遮风避雨”的安全伞。

行政执法工作同基层老百姓联系紧密,事关群众的根本利益。八公山区积极推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优化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完成镇街道承接县级审批执法事项工作,各镇承接284项,各街道承接146项,构建镇、街道“一目录三清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组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明确相关机构行政审批职能。以“协调”和“监督”两大模块为主旋律,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成立镇、街道行政执法协调监督队,统筹协调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制审核人员和基层法律顾问力量,形成内外结合的执法监督合力。加强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依照部门责任清单和职责范围,有针对性地联合执法检查,明确检查事项,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监督效能。

作者:八公山区司法局 李木子、刘雨洁

编辑:周庆翔

初审:郑锐   二审:王颖   终审:吴文波


往期推荐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政法文苑 || 奔跑的龙警官


99%以上为甲流!紧急提醒→


淮上枫桥 || 特邀调解员答出矛盾纠纷“最优解”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长按下载关注

淮南政法
中共淮南市委政法委员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