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清晨,迎着晨曦,十四师四十七团医院中医科负责人艾乐松骑上电动车,直奔医院。到医院后,已经有不少患者在中医科门口等着他了。
针灸、拔火罐、推拿……忙碌一上午后,艾乐松脱掉有些潮湿的大褂,坐下来细细翻阅诊疗本。这个诊疗本,是他从来到团场那一年开始记录的,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团场职工群众常见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2014年,我刚来到团场的那一年可没有现在这么忙碌,有时候在办公室待一周都没有一个患者。”艾乐松笑着说,“当时团场没有中医,也没有诊疗场地,只有一间空荡荡的办公室,职工群众对中医的诊疗手段也不是很接受。”
这种“清闲”的日子让当时的艾乐松心里不太好受,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他带着使命和任务而来,立志要为团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团场没有中医科,他就从零创建,没有患者,他就边学习边义诊,积极做科普、搞宣传。每次在义诊现场,都有无数问题向他抛来,中医能治啥病?怎么治?效果好吗?
面对一连串的问题,艾乐松以团场职工群众常见的骨关节疼痛等病症为例,耐心为大家讲解示范,慢慢地,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知道团场有一名年轻的“小郎中”。
艾乐松所做的努力,感染了退休职工胡岩峰,常年受到腰痛折磨的他,打算让眼前这个热情的小伙试一试。
3个月时间,艾乐松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每天坚持为胡岩峰进行中医针灸、理疗,还通过视频通话向山东老家的老师、同学、专家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艾乐松的精心治疗下,胡岩峰的病情好转了。
有了这个“活广告”,来找艾乐松看病的患者慢慢多了起来,团场职工群众、周边地区少数民族……10年来,这名自称“沙海新兵”的90后山东小伙,凭借自身所长,不断推动团场中医药事业发展。
如今,四十七团医院中医科诊室也从仅有12平方米的小房间扩充至500平方米,诊疗项目从3项增加至20余项,床位也从2张增加到14张……在四十七团,团场中医药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白大褂、小平头,开朗爱笑......在患者眼里,艾乐松既是医生也是亲人。“团场老人比较多,大家难免有些不舒服的情况。艾医生在这里我们就很安心。”四十七团退休职工宿凤英说。
“患者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艾乐松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事,不能辜负这身白大褂。”
问起为什么选择在四十七团安家,艾乐松说:“原本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兵团,我只打算待1年时间。但是团场的老兵故事、职工群众对我的信任和期待,成了我留在这里的理由。我愿同奉献一生的沙海老兵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当好职工群众健康的守护者,为兵团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这几年,一批批年轻医生来到医院工作,在艾乐松的带领下,他们很快适应了工作,成为职工群众新的健康守护者。(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素凡)
来源:团炬客户端
编辑:张家辉
编审:梁红军 刘 芊 宿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