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感持续上热搜,美国流感异常爆发

时事   财经   2025-02-09 21:34   福建  
又到了每周日的“新冠感染情况”投票结果分析时间。
最近一周,流感持续上热搜,因为大S在日本死于流感肺炎。
当前日本和美国的流感确实有些异常,特别是美国的流感是过去十几年来最严重的,并且从数据看,是有些异常严重,我不得不怀疑美国这波流感里,是不是混进去了什么东西。
大家可以先在下方参与投票。
先来看读者投票数据。
截止2月2日,7天新增感染比例,初值为1.81%,终值为2.26%;
截止2月9日,7天新增感染比例,初值为1.59%;
目前终值数据连续两周又回落到3%以下的低谷期,可以参考是类似于2023年12月的走势。
在遭到一波流感高峰期的扰动影响后,排除流感感染后,新冠疫情就开始爬坡。
再来看看中疾控的数据。
2025年第5周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
新冠病毒的阳性率环比上升了0.6%,流感的阳性率环比下降了6.8%;
从数据曲线看,目前新冠阳性率顶多也只是缓慢爬坡阶段,还远未到爆发期阶段。
流感的阳性率则出现大幅下降。
但需要注意,虽然流感阳性率出现大幅下降,但流感监测周报里,南北方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数的百分比反而出现较大上升。
上面提到的是两个数据:
  1. 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比例,就是包括流感、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鼻病毒等等,会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呼吸道传染病,占门急诊的比例。

  2. 在门急诊的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的阳性率,也就是流感在流感样病例中的比例。同理新冠阳性率也只是新冠占门急诊的流感样病例的比例。

也就是说,虽然流感阳性率下降,但整个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的比例,在上周反而是大幅反弹,这说明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是接力了流感,成为流感样病例反弹的主力。
我看了中疾控第5周的数据,阳性率环比上升的,只有新冠病毒、普通冠状病毒、博卡病毒,其他不是持平,就是环比下降。
这里面新冠病毒环比上升0.6%是增幅最大,所以这里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开始爬坡了,还是需要注意。
香港第5周的数据,总体也还是在低谷期里震荡,7天新冠的新增阳性数是37个,虽然比上周的29个有小幅上升,但这个数值相比高峰期的数千个来说,还非常低,图表上都很难看到起伏。
然后就来重点分析一下日本和美国的流感疫情。
(2)日本流感情况
先来说说日本的流感疫情,是大S死在日本的时候,已经是日本流感开始过峰的时候。
日本这波流感疫情最严重的高峰期是2024年的12月底,如下图所示。
可以从图中看到,东京的这个流感数据,是跟往年有对比的,24年底的流感峰值是远高于2019年的流感“大年”的高峰值。
2019年是全球流感高峰大年,然而这个大年,很轻松的就被日本今年的流感峰值给秒杀了,日本这波流感峰值,比2019年的流感峰值,高出两倍多,这显然不正常。
这首先也是再次证伪了长期流传的免疫债邪说。
免疫债理论认为,我们在2023年流感异常的高,是因为防控3年,让人群少接触了流感病毒,所以欠下免疫债,需要还债,就会在放开后出现流感高峰。
但从日本过去三年的流感数据,显然从事实证伪了免疫债理论。
按照免疫债理论,日本应该是放开后头一年,就要出现流感大爆发,然后会在随后的两年里,流感峰值逐步降低。
但日本的流感疫情数据完全相反,日本2020年和2021年,基本没有流感疫情。
然后2022年放开后,日本出现了一波流感疫情,图里黄色曲线,峰值是不高的,仅为2019年流感高峰的一半左右。
而日本放开的第二年,在2023年的流感高峰期里,才跟2019年的流感峰值持平。
但需要注意,日本2023年的流感高峰,是显得异常的长,从2023年第40周就开始进入高峰期,一直震荡持续到2024年第7周才开始真正下降,持续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的流感高峰期,可以从图中看到,日本2023年有3波流感高峰期,远超过新冠疫情前,正常一年就一波流感高峰期。
然后就是2024年底,出现一波异常高的流感峰值。
这说明,日本过去两年流感异常的高,跟所谓免疫债没有任何关系。
这更像是因为,日本人群整体持续感染新冠病毒后,大多数人普遍被新冠病毒破防,免疫力下降,才让流感疫情变得更加严重。
另外,日本由于过去两年,新冠疫情一波又一波来袭,人群持续破防,导致流感高峰期特别高,并且特别长,也让日本医疗体系遭遇严重负担,每一波新冠高峰期,几乎都能听到日本医疗挤兑的新闻,比如救护车等待时长过程的新闻。
包括每一波流感高峰期,都能听到日本药物又开始短缺了。
日本医疗在新冠和流感高峰期的时候遭到挤兑,以及药物短缺问题,确实存在。
再看看美国的流感疫情。
(3)美国流感异常爆发
今天去美国疾控中心的网站查流感数据,之前我查的网址打开后,直接显示“未找到要查找的页面”
然后我去CDC首页看了下,直接出现一个提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站正在进行修改,以遵守特朗普总统的行政命令。”
由于特朗普对美国联邦机构搞大裁员,现在很多美国政府网站都陷入瘫痪状态,缺少人维护,也不知道这个状况得持续多久。
现在美国CDC网站上,之前的数据大类已经找不到了。
不过好在我之前存的美国CDC一些数据网页比较多,让我试了好多个后,还是找到美国的流感数据页面。
首先,可以看到,今年1月11日,美国本来流感数据开始下降了,这个时候,美国的流感峰值还只是跟去年持平,并没有特别异常。
但是1月11日之后,美国流感数据突然出现一波新的爆发期,开始异常增长。
从图里可以看到,当前美国流感是远超去年的峰值,上升了33%。
我又找了下美国往年的流感数据对比。
从图中可以看到,美国2022年、2023年的流感峰值,已经远高于2018年和2019年的峰值。
也就是说,美国放开后,已经连续三年都处于流感远高于2020年之前的状态,这也同样证伪了免疫债邪说。
并且,在2023年流感峰值已经远高于2019年和2018年的情况下,今年美国的流感峰值又比2023年往上大幅增长,这显然不太正常。
美联社2月7日也报道称,美国的冬季流感已加剧,按照某一指标衡量,这是十五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此外,美国这波流感疫情,还出现致死率上升的现象,据报道,美国流感致死率已与新冠致死率持平,为新冠疫情开始以来首次。
这个跟新冠致死率持平,应该是指人群普遍感染+打疫苗后,已经大幅下降后的新冠致死率,也就是千分之1的致死率水平,不是最早新冠2%的致死率水平。
美国过去三年的流感住院人数和死亡率,也均远高于2019年之前的状态。
下图是美国2018年至今的流感住院人数的对比图。
其实这些数据,都已经充分证明了,新冠疫情前,跟疫情后的流感数据,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新冠疫情爆发后,人群整体免疫力下降,被新冠破防,才是导致过去三年,全球各类呼吸道传染病持续高发的主要原因。
不过,今年美国在1月11日之后的这波流感异常增长,还是有点超出新冠破防的范畴。
上图的流感住院人数,其实去年12月底的住院人数峰值,已经超过2023年 和2022年,也远超2019年和2018年,这个时候还处于受新冠破甲后的影响,才导致流感住院人数峰值持续上升。
但问题是,1月11日美国流感的短暂回落后,最近半个月的异常增长,就不太像是单单只是新冠破防导致的影响。
考虑到美国最近半年一直持续不断的禽流感新闻,让我总有一些不太好的预感,有点怀疑是不是美国的禽流感,开始混在这波流感疫情里去传播了?
美国在这方面是有前科的。
比如,2019年底,美国也爆发了流感疫情,且被认为十分严重,是所谓“流感大年”(2019年的所谓流感大年,跟2022年和2023年比起来,都属于小年了)。
但是,2019年9月,美国莫名其妙出现一种电子烟肺炎,这个电子烟肺炎的症状跟后来爆发的新冠病毒极其相似,当时美国对这种不明肺炎,找了个“吸电子烟”的源于背锅,就取名叫做电子烟肺炎。
但过去这几年,也没有再听说美国有谁是吸电子烟,吸出肺炎了,所谓电子烟肺炎就是扯淡。
我之前文章分析过,美国2019年9月开始流行的电子烟肺炎,大概率就是新冠病毒在美国率先流行,只不过被美国藏着掖着,找了个电子烟背锅,然后新冠病毒从2019年10月开始,就藏在美国的流感疫情里,在悄悄的传播了,并传出海外,感染到我们这里,我们只是新冠病毒的最早发现国,并不是新冠病毒的最早来源国,我们只是最早对新冠病毒吹哨,而美国这个掩盖新冠病毒传播的国家,却在对我们搞污名化攻击。
新冠病毒的最早来源国,最大可能就是美国,莫名其妙的2019年电子烟肺炎就是最大的嫌疑。
考虑到这样的前科,对于美国禽流感是否会藏在这波流感疫情里去传播,导致最近半个月美国流感疫情异常增长的可能性,我认为还是值得怀疑的。
当然,这也只是我怀疑的某种可能性,不代表事实一定如此。
也有可能是美国人群被新冠破防到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才让美国这波流感出现异常的反弹大幅增长。
这两种可能性,不管哪种,都不是啥好信号。
对于美国这样乱搞,我们也没啥好的办法,做好个人防护,对我们个人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应对选择。
对付呼吸道传染病,出门戴好口罩、勤洗手就是最好武器,回家后用海盐水鼻喷清洗一下鼻腔,也能有效降低感染概率和减轻症状。
我从2023年3月开始每周发这个投票数据,已经坚持了两年。
我之所以坚持发这个投票数据,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大家,能更有针对性的去做好个人防护,劳逸结合,减轻焦虑。
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有一个“监测”机制,可以有效去察觉美国那边乱搞。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是星话大白。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


大白话时事
全网笔名:星话大白,每天分析财经时事。环境狂热时,提醒风险。环境恐慌时,做心理按摩。不接广告,外面有骗子假冒,注意防骗。个人创作,欢迎关注!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