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梿枷
胡海林
这是一种原始的给稻谷脱粒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前农村庄稼活都是由人工去完成,从插秧、薅草、施肥、收割、脱粒一直到入仓。全村只有一辆拖拉机,由几个生产队(村民组)组成,生产队都是手工农具,最值钱的就是一头耕牛,干活也是集体一同出工,每天干什么活由队长安排,记工分,年底结算,这也是家家户户唯一的经济收入。
那时,给稻穗或麦子、油菜脱粒用的最多的农具,就是“打连枷”,“连枷”是竹子制作的农具,分为“连枷杆”和“连枷扇”两部分,连枷杆通常是用长约2.5米的竹竿或木条制成,杆端固定一个铁环;连枷扇是由长1米左右,宽2厘米的10来根竹片(也有用硬木条),再用滕条或绳索捆扎而成一头重一头轻;一头宽一头窄的长扇形,窄端固定在带轴头的铁棒上,轴头套在连枷杆的铁环里,在转动轴里加上黄油,起到润滑作用。
操作时,手握连枷杆,高高扬起,用力拍下,连枷扇拍在稻穗上,再高高扬起再用力拍下,连枷在空中转个圈,又拍下,反复不停,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噗通”“噗通”声。打连枷光用蛮力不行,还要用巧劲,否则不仅臂力跟不上,扬的时候枷和杆还容易碰撞,反复练习几回就能熟练掌握了。
连枷打稻场一般都是多人合作,根据稻场的大小来确定打连枷的人数。稻场大的十几、几十人一排。可以一排人打,也可以两排人对打,一排渐进,一排渐退地拍打。面对面的两个人,枷扇要拍打在同一处,打七八下再进、退一步,此起彼落,不漏死角。为了统一动作和步子,打连枷时必须喊号子,也叫“连枷号子”,节奏感特强。一般由一人领唱,众人附和,曲调多为2/4节拍,根据号子的节奏来拍打,动作和步子不仅要按节奏来,连枷落地的声音也要落在节拍上,否则就使不上劲,一人出错,影响整体。
打连枷的场面非常壮观,远远的就能听到雷鸣般的连枷“噗通”“噗通”声,高亢的号子,领:“一把扇子凉凉,”合:“红丝沿那么哎吆吆,”领:“上打珍珠纽纽,”合:“下九连那么哎吆吆,”......
来源: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