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水车
袁先华
故乡的水车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农村的灌溉工具,对庄稼人来说,和土壤、良种、肥料、耕牛一样重要。在我们乡下,水车有小车和大车之分,做出这样的大型农具,是以前木匠的杰作。
小水车有一截长车箱,一丈五左右,配有相应旳车辐子,每个车辐子之间用能活动的榫卯一一连接起来。车头和车尾分别装有一个相应的车轱辘,大小相等,起调节车辐子活动的作用。车水(灌溉农田)时,车辐子在人的有效控制下,作匀速运动,这时左右两个人手里各握着一个手摇拐子,它大约5尺长,拐子的另一端有眼,分别卡住车尾两边的钩子。两个人不停地用手上下摇动车拐字,带动车辐子转动,就能从河沟或水塘里,把水“车”上来灌溉农田。小水车用起来方便,操作也简单。
小水车车水的时候,通常都是两个人,如果彼此配合默契,平均用力,水面坡度平缓,倾斜角不大,车水就比较轻松。车水时,通常都会用唱腔喊着号子(主要是报数,到了一定的数字后,就有人来接班)一个人也可以使用小水车,两只手和胳膊要保持平衡。
大水车和小水车的建造结构基本相同,也有相异之处。大水车车箱、车辐子、车轱辘比较大,也比较长,车水量也大,通常需要4个整劳力(拿满工分)一起进行。大水车的构造有横木(供人扒在上面)、脚踏板(四个人踩踏,带动水车转动)。各人的两臂分别扒在大车的横木(车架子)上,水车的左右两边还有两根竖着的木头架子,大小一样粗,分别固定在旁边的厚木板上,起支撑地面的作用,保持车身平稳,防止大水车在剧烈运动中发生歪斜,使人车水安全。这时每个人用脚平均使劲,同时蹬车轱辘两边一根椭圆形大横木上的脚踏子(车轱辘装在横木的中间,起调节车辐子活动的作用),水就“车”上来了。
为了增加水车的耐用性,要用桐油反复油漆。
如今,大、小水车和一些传统的农具随着农耕文化的消失,也走进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博物馆。但水车和传统农具,彰显着我们祖先发明创造、战胜自然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是一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