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锦州女儿河卧波桥段,总有成群的大天鹅游弋、觅食,各种水禽水鸟在不冻的河面上穿梭。
1月28日是农历腊月廿九,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年三十”。在大家都忙着过大年时,有一群守护女儿河天鹅湿地公园的志愿者是不能回家的,而是自愿守护在刺骨的寒风中。他们踏着残雪在河两岸逡巡,以保证湿地公园里的大天鹅和水鸟不受侵扰。他们工作环境咋样,听说有了爱心小屋可以避寒,为一探究竟,记者一行两人在志愿者胡海鹰的引导下,来到了女儿河天鹅湿地公园里的天鹅守护志愿者爱心小屋。
这座“爱心小屋”是由锦州市园林集团组织施工建设的。走进小屋,见里面设施简单。一张床可供志愿者休息。一些玉米,是专为大天鹅和水鸟们在冰封雪盖寻不到食物时准备的冬粮。透过窗户,可以直接观察到河面上的大天鹅等水禽水鸟的动态。
过年了,这爱心小屋也要有点儿节日氛围。在小屋里,记者见到志愿者早早准备了春联。这春联上联是“天寒地冻爱心暖凌水”,下联是“鹅嬉鸭欢温情润锦城”,横批为“锦州温度”。这副对联不仅表达了对大天鹅等水鸟的关爱之情,也展现了锦州市民对生态环境的呵护之心。来了就帮下忙,记者赶紧帮志愿者给爱心小屋贴春联。此刻,园林集团的巡护人员也来到小屋。大家简单分工,很快就把春联和福字贴上了。大家忙完,再看这小小的简易房,顿时有了春节的气息。据志愿者“天鹅老王”介绍,志愿者为在大年夜守护天鹅,不让这里的天鹅受到鞭炮等剧烈声响的惊扰,他们特意排出班次,不同时间段在女儿河两岸巡视,对违规到湿地公园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的人进行劝阻。志愿者胡海鹰分析,今晚大年夜,估计来河边放鞭炮的人少不了,志愿者要提高警惕,时时坚守,才能保证不出差错。看来,这些志愿者为了天鹅的安危,这个除夕是无法与家人团聚了。
经过锦州市委市政府多年的努力,女儿河、小凌河河道环境有了巨大变化,锦州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天鹅越冬栖息地。锦州女儿河天鹅已经是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每年冬天,一些大天鹅从西伯利亚等地来锦州小凌河、女儿河流域越冬,此地是大天鹅喜爱的一处集聚区。
开伟光 全媒体记者:宋春玲 侯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