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业务太卷,法律顾问不赚钱,如果说还有哪个领域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我想,执行业务应该榜上有名。
数量多、案件标的额大、行业领域广,使得执行业务成为近年来的“香饽饽”。根据官方数据统计,过去五年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民事强制执行案件平均每年以超 10% 的速度递增,仅2024年一年,新增执行案件量就高达868万件之多。
这一组组庞大的数据背后,是无数当事人渴望将胜诉判决书转化为实实在在权益的殷切期盼,也意味着 2025 年的执行法律服务市场,宛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富矿,正等待着有准备的法律人去挖掘。
而在财产处置的过程中,执行异议是执行律师绕不开又必须要攻克的难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全自治区法院执行异议案件结案数量分别为8640件、10065件和5019件,执行异议案件结案数呈逐年递增态势。
因此,12月13日—14日晚上20:00,智元法律课堂特邀从事法律执业资格考试培训近十年、身处办案一线多年的蔡辉律师进行免费直播!本次课程是蔡辉老师的年度收官之作,全新首发!
在直播中,她将针对“房产执行中的执行异议”及“离婚案件中的执行异议”展开分享。
扫码进群免费听直播
虽然近些年执行案件中的异议案件逐渐增多,但异议人对于执行异议程序并不了解,重视程度也不够。
比如在涉房执行过程中,执行异议程序能有效中止执行。在法律的规定下,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后,法院要立案审查后做出裁定。法院将会保护案外人的程序性权益,在判决文书生效之前不会再推进执行。
在这一阶段,更多的是做书面的程序性审查,且异议请求一旦获支持,将对申请执行人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这一阶段法院会严格审查异议事实与证据。案外人在该阶段应该更加注重文书的准备以及证据的准备,争取在书面上做到全面具体。
那么,在涉房产纠纷中,基于所有权、担保物权、租赁权、物权期待请求权、生存权的执行异议,在提出时都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
再比如在执行过程中,申请人申请法院查询、执行被执行人配偶名下的一定份额的财产逐渐成为主要执行手段之一。
那在金钱债权执行中,被执行人配偶可否凭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提出排除执行异议呢?如果离婚协议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能否对抗债权人执行?
12月13日、14日晚上20:00,蔡辉律师将对以上难题进行解答。
扫码进群免费听直播
1月4日—5日,智元法律课堂诚邀曾长期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后担任公司律师,现为高校教师、北京仲裁委仲裁员的李志刚老师,以及长期从事民商事纠纷处理实践、多次参与最高法院多部司法解释研究论证的审判实务专家(神秘嘉宾)在北京开设线下大课!
本次课程重点是诉讼结构中裁判法意义上而非法教义学意义上的民商法,关键词是“用”,是庭审中的“攻击-防御”,将结合新公司法与合同编通则实施后的疑难问题,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庭审攻击防御过程的实体法与程序法衔接适用。
座位按照报名顺序安排,先报先得
出色的民商事诉讼律师都极为重视法官思维。
李志刚老师在与朱兰春老师对谈时曾探讨过法官思维和律师思维。李志刚老师认为,法官主持庭审,相当于导演,要对庭审结果负全责,并且还有数量和时间要求。律师参与庭审,类似于演员。
一人站台说脱口秀、单口相声,可以独立发挥可以,但电影是多工种多角色的分工,演员的表演必然要受到限制。好演员是对最终交付的电影作品和角色有深入的理解,然后按照导演的节奏,高效演绎。
从这个角度来说,律师思维可能要配合法官思维,在表达时间、表达内容、表达精度上,帮助法官完成结案率、降低错案率。
因此在现实情况中,你会发现,那些在诉讼中打得好,胜率高的律师都在用法官思维,从法官的角度理解问题。
那在清楚知道了法官思维的重要性之后,你知道法官行为逻辑的支撑点是什么吗?法官最反感的、最期待的是什么?诉前、诉中、诉后有哪些应对策略?
这次,李志刚老师将一一揭晓。他将从裁判者、律师的双重视角,全面梳理诉讼全流程——
先说诉前。
主要涵盖以下难点:起诉状怎么写?怎么优化?如何设计诉讼请求?如何归纳争议焦点?如何对证据材料进行梳理?怎样制作图表,即诉讼可视化?怎么根据法官思维,恰如其分的准备庭审提纲?
以诉讼可视化为例,李志刚老师会针对学员无从下手的问题,告诉大家可视化的必要性。
到底该在什么场景下最适合用可视化?
有哪些应遵循的原则或要点?
涉及主体较多或法律关系复杂时怎么实现诉讼可视化?
怎样用可视化第一时间抓住法官眼球?
再说诉中。
这一模块主要告诉大家开庭时的常见问题,比如怎么陈述更有利于己方?有价值的和有说服力的质证意见是什么样的?如何实现在庭审中与法官的高质量对话?以及总结时容易陷入哪些误区,让局面不利于自己?在法官提问阶段,要及时理解和反应法官的深意。
接着再讲诉后。
庭审之后一直等待判决,可能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项。一些有经验的律师会尽量争取与法官庭后沟通的机会,既能可以更好地强调己方观点,让法官加深对案件的理解,又能打消法官在个别环节上的疑问和顾虑,从而在诉讼中赢得主动。
那庭后沟通的方式有哪些?重心应该放在哪里?怎么跟进案件情况?
↓为你答疑解惑↓
座位按照报名顺序安排,先报先得
除了李志刚老师,本次线下还特别邀请了一位审判实务专家,他长期从事民商事纠纷处理实践,熟悉公司法、合同制度、担保制度、执行裁判、民诉法理论与实务,还多次参与最高法院多部司法解释研究论证,并撰写论文八十余万字,多篇论文被法学核心期刊刊载,国外法学刊物转载。
他的加入,必将为学员们带来最新的法学研究动态和前沿裁判观点,帮助学员们拓宽代理思路,提升胜诉率。
打赢官司,是实体法重要,还是程序法重要?
答案是,都重要。
真正的诉讼高手尤擅运用程序规则,因为复杂案件通常涉及众多细节,实体问题的判断往往更为复杂,一旦判断失误,势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而程序规则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程序上的失败不一定带来实体风险。故此,如能直接从程序角度解决问题,则一定要避免触及实体争议。精于程序操作,无疑是诉讼律师更为安全的策略。
因此,这次线下课,这位神秘的审判专家将从裁判形成的庭审四阶段展开,举重若轻的教会你如何实现实体法与程序的衔接!
诉讼请求与诉讼标的的固定
比如:如果想要变更诉讼请求,应当以何种形式,何时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变更是否应当有所限制?如果应当予以限制,限制的条件是什么?一旦法院允许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会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效果?法院对于诉讼请求的变更请求的认可或否定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和程序,书面还是口头,是裁定还是决定?对于认可或否定变更的裁决,当事人是否应当有相应的程序救济?在二审和再审中是否应当认可诉讼请求的变更······
事实与证据争点的整理
就当事人间有争执的事实,当事人是否提出足够的证据以证明其存在或不存在?如是,则其所声明之证据间的关联性又为何?有没有必要加以调查?如果当事人提出的证据不足使法院形成确信的心证,则举证责任应由哪一造当事人负担?
法律适用与事实查明的适配
法律适用是诉讼和审判过程的核心。无论是权利请求固定、请求权或抗辩权基础确定,亦或是要件事实证明、要件构成判断,均离不开法律检索和适用。能否准确把握法律适用思维和方法,直接决定了开庭的效果。那么,如果找不到法律规定、法律用语不确定、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或者适用该法律会造成明显不公等疑难案件,应该怎么处理?
证据的调查与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应当如何进行,其本质就是将事实查明阶段展示的一个个证据串联起来,找到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形成证据链条,围绕定案事实是否成立,关键证据是否有效,相应观点是否有法律支持予以展开。同时针对对方的证据链展开,例如鉴定报告,是谁委托鉴定的?鉴定机构及人员的资格证书有没有?委托的材料是什么?鉴定的依据?鉴定的过程?鉴定的检材有否双方封存,所鉴定的东西是不是双方争议的东西······
同时,针对民商事司法实践中一直多有争论的反诉与抗辩的认定问题——被告到底是应该提出抗辩还是提起反诉,本次线下课还将带你弄清抗辩与反诉的本质、二者区别、反诉条件、反诉依据。除此之外, 他将对前诉与后诉的关系,既判力、一事不再理、争点效与预决效进行展开详细的讲解,让听课学员更加准确地把握复杂案件的诉讼程序性事项,减少诉讼代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瑕疵。
座位按照报名顺序安排,先报先得
通过疑难问题剖析,了解法院对争议的处理方式,知道碰到纠纷可以适用哪个法条,以及为什么这么用。
了解新法新规对法官判案的影响,明晰判决结果背后的审理思路与裁判依据,知道法官为什么这么判。
学会站在法官视角设计代理思路,知道争议如何归纳、法条如何适用、观点如何表达才能更好地说服法官。
学会分析法官的发言、微表情、问话、对提交证据的点评等,预判案件走向的同时学会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