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上海街头,用上海话问路来三伐?餐厅全程上海话,没问题么?上海年轻人还通行上海话吗?今天就简单聊聊,上海话目前使用范围。
上海话2024
首先声明一点,这里的上海话使用,仅仅是初步沟通,例如日常会话、交通问路,而不涉及更复杂的领域。
如果把初步会话理解为上海话初级。那么,能熟练掌握上海话、切口、以及更深入交流,则是上海话中高级。
这里讨论的,也就是一个大致范围,能用上海话简单沟通、问路、寒暄。
例如我们去海外旅游,能问个路、点个菜、买样东西,诸如此类的场景。
餐厅
老字号40%
一般来说,老字号用上海话问题不大,以前更高,现在随着三校生数量减少,以及年老一辈的退休,老字号使用率也在稳步下降。
老城区社会饭店40%
开在老城区的,特别是上海居民很多的,那么上海话使用率也不低,哪怕是不会说上海话,但都听得懂。
普通餐厅5%
离开老城区,普通的餐厅里,能找一个会上海话的服务人员,无异于大海捞针。
商场
老百货30%
大型百货商场、国有企业、上海老字号,使用上海话比例正在逐步下降。如果不是一批老人在撑着,3成都不足。
新商场10%
不论市区,还是郊区的新式商场,沪语使用率很低,不过在一些店铺,仍然有少量的沪语店员。
街边上海话
老城区50%
这是一个大致范围,其实细分起来,也有差异。
例如北4区,也就是我所说的铁锈带,这一比例更高一些。南边几个区,忽高忽低。
老公房60%
老公房除了租户,基本都是老居民了。很多小区里面,一眼望去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商品房35%
市区的商品,上海人比例也不低,有很多人买的早,当时价格还算可以。不过就算如此,现在上海话使用率也就三分之一左右。
新城区25%
大约是四分之一,这还是乐观估计。有些地区例如周浦、康桥、七宝的使用率偏高。有些例如临港、松江大学城、九亭那就偏低一些。
商品房20%
郊区的商品房,一般都是本地人占3成半,新移民3成半,上海人3成。但很多上海人置业郊区,却很少居住在那边,所以商品房小区的上海话使用率较低。
动迁房60%
动迁房小区,上海人占多数,而且都是社会基层,也不会在其他地方有住房,基本都住在动迁房小区。
企业
外企10%
哪怕是上海人,在外企也很少说沪语。而且很多外企女人扎堆,较为通行外语和普通话。
民企20%
也分行业和岗位,有的岗位例如外勤,有一定使用率,有的文职则偏少。
大型国企45%
以前这一比例更高,现在随着工业外迁,市区是没有这类工作了。但在长兴岛、奉贤、临港、金山还有大量的上海工人。
社区基层50%
以前社区大部分都是上海的,现在情况较为复杂。有很多社区人员,虽然不会上海话,但听得懂,也能基本沟通。不过,现在这一比例,也在缓步下降。
生活服务
超市30%
和社区一样,很多营业员不会说,但听得懂。不过也在快速下降。
菜场60%
菜场不同于超市,老年人光顾比较多。菜场小贩明显更愿意学沪语。有几个小贩沪语水平,比90后上海小孩还要好。大部分情况下,菜场说沪语没问题。
医院60%
上海深度老龄化,所以医院的沪语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不过近年来也有所下降。
银行70%
银行现在还招很多三校生,应对退休人员发工资的拥挤。基层网点,都是附近的居民居多。
公交80%
公交系统,可能是唯一一个,上海话堡垒了。前些年,上海公交在微博和申通隔空喊话,要求增加上海话报站。
地铁40%
站务是上海小孩居多,安检基本外包工,使用率逐年下降。
差头20%
以前上海出租车是一张名片,不过现在越来越不行了。把崇明、郊区的都算上,能有2成都是乐观的了。
网约车5%
不要想了,基本看不到了,偶尔碰到一个算中彩票了。
学校5%
学校还使用吗?基本不使用了。偶尔搞搞活动,拉出来作秀,平时都是开国语。
各年龄段
年轻人10%
年轻人聚会,很少使用沪语了。不过在小圈子聚会,特别是基层领域,还有一定使用率。
此外,申花球迷聚会的时候,沪语使用率也很高。
中年人40%
中年人基本都会说,但都不好意思先开口。
除非熟悉的人,或者对方先说,不然都是开国语。
老年人90%
老人没那么多规矩,直接上海话。
所以在一些社区、老字号、公园、活动室,以及其他老年人扎堆地方,还能拥有浓厚的上海话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