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国际规定领海是3海里,1958年时毛主席表态中国领海是12海里

文摘   2024-10-14 06:35   河北  

领海是一个国家的海洋权益,在1958年之前,在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强国的倡导下,国际上关于领海的共识一般都是在一个国家的海岸线3海里之内属于其领海主权。

但是在1958年时,我们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主席却坚持要打破英美等国的规矩,并主动对外声明,把中国的领海范围扩大到了12海里,并由此引发了国际共识,那么毛主席为何要打破此前的国际规矩呢?

其实领海对于中国是一个复杂且带有屈辱的话题,因为自清朝后期鸦片战争之始,中国就基本丧失了领海主权,欧美等西方列强国家的军舰肆无忌惮的驶入中国领海,可以说这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是屈辱的。

领海和公海意识都起源于欧洲,最先是欧洲国家荷兰提出了“公海自由论”,随即荷兰又提出国家领海论,当时荷兰认为应该以火炮最远射程为准,在火炮射程范围内皆属于这个国家的领海,而当时的火炮射程是3海里,因此3海里就成了最早国际上的领海面积标准。

在1793年时,美国国务卿杰斐逊在与英国的外交往来中正式提出3海里为一个国家领海主权,因此3海里为一个国家领海主权逐渐达成了国际共识。

这3海里领海主权一直保持了100多年都没有人变过,而英美两国之后绝口不提更改3海里领海主权也是为了自身利益。

这是由于随着欧美等国家的科技武器发展强大,一个沿海国家的领海主权越小,越有利于欧美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肆意航行,尤其是欧美国家船坚炮利,当时世界上很多沿海国家诸如晚清时期的中国都非常落后,这些沿海国家很难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也就让英美等强国有机可乘。

晚清时期的中国就是3海里领海的典型受害者,在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军舰只要想欺负中国,就可以随意驶入中国近海区域,仗着火炮射程远,随意炮轰中国的沿海城市,给中国沿海地区的人民造成了巨大苦难。

在1899年时,晚清政府也曾试图反抗欧美等国家制定的3海里领海规矩,晚清政府曾试图将领海范围扩大到30海里,但是奈何晚清政府落后,遭到了列强的一致反对并挨打,就这样晚清政府反抗国际上的3海里制度失败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中国的海军发展,火炮越来越远,3海里的领海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需要,因此领海问题就成了国家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952年时,智利、秘鲁、厄瓜多尔三国签署了《圣地亚哥宣言》,三国宣布将各自领海范围扩大到200海里,三国的这种举动立刻遭到了欧美等海洋强国的一致反对,此次扩大领海范围虽然被欧美等国家无视,也没有达成国际共识,但是能看出来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迫切需要重新定义领海范围的。

毛主席当时就对这件事十分重视,他很清楚地知道新中国需要一个合理且能维护国家主权的领海范围。为此1954年时,毛主席视察了秦皇岛山海关和天津大沽。

山海关向来被称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从明朝开始,山海关就一直是拱卫京都,海陆两栖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八国联军侵华时,英国海军就是依靠炮轰山海关入海口老龙头,从山海关强行登陆直逼北京的。

而天津大沽是天津海河的入海口,素有“京津门户,海路咽喉”之称,是晚清时期抵抗列强侵略的重要阵地。在晚清时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海军强攻大沽炮台,驻守大沽炮台的清军几乎全都壮烈殉国,英国海军最后强行从大沽登陆直逼北京。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英国海军为了能在中国领海肆意畅行,强行拆除了大部分大沽炮台。

可以说不论是山海关还是大沽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见证,毛主席当时来到山海关老龙头,站在老龙头上眺望渤海湾,毛主席深思良久,最后对随行人员说:“山海关可是京津地区的门户重地,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列强入侵,我们必须要加强这里的防御力量,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站在大沽炮台上,毛主席仔细询问了当初清军抵抗英国海军的战斗过程,之后毛主席感慨说道:“我们必须吸取教训,一定要建立起强大的海防体系。”

在山海关和大沽两地让毛主席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新中国海防的重要性,而想完善新中国的海防体系,那么合理的领海范围才是基础。

如果按照国际上的3海里领海规则,根据当时的测算,渤海海峡北起辽东半岛,南至山东半岛,这个范围早已超出了3海里的标准,要是遵守3海里领海规则的话,那渤海湾就会成为公海,英美的军舰还可以肆无忌惮行驶到渤海湾中,以当时英美等国的先进武器,一旦军舰驶入渤海湾,那就能继续上演炮轰山海关,从山海关登陆的耻辱一幕了。

而北京距离渤海湾很近,如果再继续上演山海关被列强国家强行攻破,那么北京将无险可守,所以必须有效控制渤海湾海域,才能保障国家首都的安全。

毛主席为此就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北京虽然不临海,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把海防线向外推移,才能为首都构筑多重安全保障。”

而且当时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一直采取军事包围的政策,台湾地区局势也很紧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3海里的国际领海规则完全保护不了新中国的海洋安全,想构建完善的海防体系,那就必须扩大领海范围。

为此在1957年时,毛主席专门组织了军事、海洋、外交等领域代表、专家开会进行领海研讨,在会议上外交方面专家认为还是应该遵守国际规矩延续3海里的领海主权,避免与其他国家产生不必要的冲突矛盾,万一中国贸然扩大领海范围,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对,不利于外交工作开展。

海洋专家则认为应该适当把领海范围扩展到6海里,这样既能强化海防体系,还不至于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对。

而军方代表则直接建议毛主席把领海范围扩大到当时中国海军的最远射程12海里范围,军方认为3海里的领海范围完全是形同虚设,根本满足不了现代战争的海防体系,英美等先进国家的海军很轻易的就能突破3海里的海防线,会对沿海城市构成直接威胁,因此中国的领海范围必须外扩到12海里。

面对这些专家和代表们的分歧,毛主席没有立刻作出决定,而是让他们继续深入探讨研究。与此同时,国际上一些新独立的且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纷纷挑战欧美制定的3海里领海线。

1958年2月,印度尼西亚率先宣布将领海线扩大到12海里,很快印度尼西亚就受到了欧美等国家的舆论声讨和反对。

不过印度尼西亚的率先举动让毛主席认识到国际上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是对3海里领海线很不满,扩大领海范围已经成了国际趋势。

于是毛主席拍板决定必须扩大领海线至12海里,因为这个12海里既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也会在国际上获得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再有就是12海里正好在当时中国的炮弹射程范围内,而且当时的海军司令萧劲光将军向毛主席保证,中国海军完全可以控制住12海里范围内的海域。

毛主席决定扩大领海范围除了是为完善加强海防体系外,也是考虑到了中国渔民的利益问题,在领海只有3海里时,英美等发达国家渔船经常在中国近海海域进行过度捕捞,对中国的渔业资源造成了很大损失,严重影响到了沿海渔民的切身利益,而扩大领海范围就可以更好保障中国渔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在1958年9月4日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关于领海的声明》,在这份声明中明确规定了中国领土范围内宽度12海里皆为中国的领海和领空。

这份声明一经发布立刻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欧美等西方国家立刻表示反对,认为中国违反了国际条例,美国政府甚至在记者发布会上表态,美国不承认中国单方面在扩大领海范围的行为,并表示美国海军将继续在中国3海里范围外自由航行。

中国则坚定自己的立场,周总理在接见外国记者时特意强调:领海范围划定属于中国内政,绝不容他国干涉,我们中国的决定符合国际发展趋势,更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而发展中国家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态度截然相反,很多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都对中国扩大领海范围表示了支持,印度尼西亚更是公开表示:中国的做法为发展中国家维护海洋权益树立了榜样。我们将认真研究中国的经验。

在扩大领海范围后,为了保护中国渔民的利益,很快在1959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取缔外国船舶非法进入中国领海作业的规定》,这个规定出台让中国的执法部门有了法律依据,可以依法驱逐外国船只。

随即在1959年之后,中国海军和海警加强了对12海里范围内的巡航次数,有效遏制了外国船只非法进入中国领海。

据第一批参加巡航的海军老兵后来回忆,当初他们接到巡航任务都十分激动,虽然跑到12海里外去巡航有些辛苦,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们终于可以用实际行动来保卫国家主权了。

同样很多沿海地区渔民也十分激动,因为在声明发布之前,中国近海经常有外国大型船只进行捕捞作业,有了声明和法律依据,执法部门就能有效驱逐这些外国船只,沿海地区渔民的捕捞作业也比原来顺利多了。

中国坚持把领海范围定在12海里内,也在世界上树立了榜样,于是很多国家都开始效仿中国,把领海扩大到12海里。

1970年时,全世界已有近半数国家采用了12海里的领海标准,在1973年时,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提出12海里领海范围的合理性,以及构建海洋专属经济区构想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最终中国的提议被写入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到了1982年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通过,至此12海里作为国际领海标准正式成行,这也代表着中国在1958年的声明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而此前强烈反对中国12海里领海范围的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只得承认中国改变了国际领海规则。

再到1992年时,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这个法案直接将1958年的声明升级为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且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在领海及毗连区的权利和义务。

而到了1996年时,中国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划分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些政策法案的出台全都要归功于1958年的声明,这都体现出来毛主席当时的海洋战略眼光和前瞻性。

这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所以毛主席当初并不只是考虑眼前利益才做出这些决定,而是着眼于长久发展,是为了给后人打下基础。

小岛知风
闲话历史,带你一起来拉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