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认识这支团队
“诗韵新坝·共富华章”中外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文化赋能乡村共富”为目标,以杭州萧山区新坝村为主要对象,展开了为期6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文化寻根、文化体验、文化宣传等方式,传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找到艺术写生基地、研学产业、文旅产业、农产品产业等共富机遇,为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探寻——文化挖掘之旅
“要想融入一个地方,必须先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实践团指导老师程永艳说。初到新坝村,实践团就走进村子家家户户,在与村内老人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唠嗑中了解新坝历史,并将“新坝人说新坝”记录成影像资料与文本资料。实践团成员在调研的过程中,亲身参与体会新坝村的鼓文化、“踩地皮”文化等,对在地特色文化有了认识。
采访过程中,实践团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成档案,并将整个过程制作成一个个专题小视频,通过视频+推文的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新坝、了解新坝村传统历史文化。
“新坝人说新坝”历史探寻篇
融入——文化体验之行
在对新坝村进行文化探寻的同时,实际团成员也积极参与到了新坝村的各项活动中。浙江当代油画院“望境•至境:2023-2024青年画家提名展”在新坝举行,实践团成员与艺术领域的专家、青年画家们齐聚一堂,以“艺术乡建”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追寻青春、筑梦新坝的对话。在“省工艺美术学会高级研修班”新坝行考察会上,实践团成员们列席其中,聆听艺术领域专家对于新坝村艺术乡建发展的规划。“通过这次与青年画家面对面交谈,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乡村的热爱。”汉语言文学22级本科生朱鸿乐说道,“这份热爱也感染了我,未来我将运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新坝村艺术乡建发展出一份力”。
在文化礼堂,实践团成员们与新坝鼓队一起学习大鼓的演奏,与“巧手妈妈共富团”一起制作新坝村特色小吃。在义桥镇“我们的村BA”篮球比赛中,全程陪同新坝村篮球队参赛,用镜头记录下了新坝队篮球场上的风采以及一个又一个得分的高光时刻。
同学们在观看油画
与“巧手妈妈共富团”一起制作新坝村特色小吃
破圈——文化宣传之力
为把文化赋能乡村共富落到实处,实践团成立了文化赋能乡村共富文案策划组、视频拍摄组、新闻宣传组和青年宣讲组4个小组,开始让更多的人“看见新坝,走进新坝,爱上新坝”,“成立宣传小组,既是要把新坝村的乡村文化传递出去,也是新坝村文旅景点宣传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熟悉了新媒体视频的制作,发表了很多优质作品。”视频拍摄组组长葛超杰说道。
两个月的实践中,实践团在团省委微博、澎湃新闻、腾讯网、钱江晚报、潮新闻、中国大学生网、杭州网、杭州宣传网、杭州廉政网等平台发表了105篇报道(作品),全网共获150万+次展示,上万次点赞量,视频作品有5条被潮新闻官方置顶刊发,15条被选入“暑期潮实践”话题推荐;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中共获得5万余次阅读量,数千余次点赞;在融媒体矩阵中共获得3万余次播放量,数千余次点赞。
“亲亲新坝”文化赋能乡村系列采访
更多报道
(点击查看大图)
成果——文化赋能之路
在历时两个月的新坝村文化赋能乡村共富发展的深度探索实践中,“诗韵新坝 共富华章”中外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和新坝村的父老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文化赋能乡村共富的实践脉络也逐渐清晰。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确定了以乡村文旅为基础的四条文化赋能乡村共富发展模式,并与新坝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新坝村乡村文旅运营团队”并申报了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发布的乡村运营“五百计划”,在文化赋能乡村之路上增长了才干,收获了成长。
这份青春记忆
见证了成长与蜕变
让浙科青年
带着珍贵的记忆与经验
继续前行
点击名片,敬请关注
- - 浙江科技大学 - -
- - 本期 - -
来源 | 新闻中心
美工 | 江昱颔
今日编辑 | 宗雪祯
责编 | 尹 媛、董 苗
责审 | 尤永杰
终审 | 宋 珂
一起为浙江科技大学
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