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排名前三
获国家奖学金2次
科技竞赛
国家奖4项、省级奖10项
作为第一发明人
申请发明专利1项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
软件著作权1项
这是建工学院21级工程造价专业,娄欣颖给出的漂亮成绩单。参加各类竞赛,是她的成长秘笈“竞赛带给我的是全方位综合素质提升,调研、设计、写策划、做产品、路演……方方面面地锻炼,让我渐渐成为‘六边形战士’”。
我们一起来看
娄欣颖同学的
青春成长故事
2021年9月,娄欣颖带着一丝懵懂和憧憬踏进浙江科技大学,从报名宣传横幅,她第一次获得了比赛信息,选择参加竞赛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初参赛,娄欣颖说:“成绩并不理想,基本都是陪跑,止步于校赛。”但这段“新手时光”,让娄欣颖有一个意外收获:“总结复盘时,我发现与同专业同学一起参赛有局限。参加竞赛不能局限于本专业,要和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也可以跨专业突破,发挥各专业优势,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个人成长也更有收获。”2022年7月,娄欣颖参加多媒体设计大赛,报名时,信息学院老师得知她是工程造价专业的,特意问她为啥跨学科来比赛,“我想锻炼一下自己,多学点东西。”这次比赛,娄欣颖和视觉传达、动画、英语专业的同学组队,大家各司其职,制作了三集反诈微课,最后获得浙江省多媒体设计大赛二等奖。“参赛前对微课、对多媒体都了解很少,从零开始学习,最终完成了一个质量和成绩都让我们满意的作品,我似乎摸到了一些参赛门道。”
在不停参加各类比赛的过程中,娄欣颖迎接了各种挑战。2023年12月参加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娄欣颖和团队要结合单片机控制、计算机视觉以及机械臂运作等知识,制作出一款可以自主行走并完成指定任务的智能物流小车。“我是建工学院的学生,没有写过程序,就自学Python和Arduino,有时候很简单的一个报错我都要研究好久。但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去问学长,去网上查资料,反复测试,最后调试出所需的功能。”身为队长,面对同样零基础的队员,娄欣颖带领大家,一步步探索、深入学习,他们以校赛第一的成绩进入省赛并闯进国赛现场,最终获得国家级银奖。“参加竞赛就是想磨练自己,在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我也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她笑着说。
2023年4月,和同学组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赛。“初建团队时,大家对‘互联网+’比什么并不清晰。作为团队负责人,我需要稳住心态,做好前期功课,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娄欣颖搜集历年比赛资料先了解比赛 ,再根据需要完成的内容,结合队友们的专业特长,一一分配任务。参赛不仅是对项目创新性、实用性、技术难度等方面的考验,更是对如何在10分钟内展现项目成果的“大考”。娄欣颖和团队聚焦隐私型护老方案,这个项目非常需要立体感的空间来展示日常使用,传统的PPT难以呈现最佳效果。团队尝试了漫画、动图等形式,最后选择做出立体模型来展示。“我们队这个项目的创新性和未来市场都很有信心,展示好一定能有好成绩。”一次次的摸索中,娄欣颖鼓励队员们,“就算这一版不成,下一版一定能成。果然将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了下来”,项目最终获得国赛银奖。从校赛、省赛,再到国赛路演现场,长达8个月,“很感谢自己和队友都坚持下来了。虽然很累,但我觉得这大半年,我的统筹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都有飞跃。”
在各类比赛中锤炼自己,娄欣颖在专业上也没放松。上好专业课之外,她也跟随学院老师参与一些横向课题,比赛中积累的经验助力她的创新探索。她和同学一起开发的一款能应用于工地移动设备上碳排放实施监测的装置,目前设备已在浙江宝胜建设集团工地试用,后续将进一步沟通落地后的使用情况。“当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也许就会有惊喜,就像这一次参加课题,我们设备已授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与一项‘软著’授权。”
山高路远,来日方长。娄欣颖说自己一直在做一个“永远不被定义的人”。在准备考研的间隙,她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将要参赛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参赛经验。“我想不要急于给自己下定义、贴标签,觉得这个东西没学过、做不了,那件事有难度,就放弃。遇到事情一定要坚持一下,就会发现你的潜能,也会收获很多。”娄欣颖说。
勤勉耕耘
收获满载荣誉
科技创新
留下探索足迹
未来可期
梦想持续启航
追求卓越
共逐梦想
感受青春奋斗的力量
加油,zuster!
点击名片,敬请关注
- - 浙江科技大学 - -
- - 本期 - -
来源 | 新闻中心
今日编辑 | 陈静怡、祁晶莹
责编 | 尹 媛、董 苗
责审 | 尤永杰
终审 | 宋 珂
一起为浙江科技大学
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