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文化传播学院“红潮领航”社会实践团队赴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   2025-02-01 20:48   山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指导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纪念“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九十周年,传承红色基因,铭记革命历史,1月23日—1月25日,文化传播学院“红潮领航”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重温历史事件,坚定理想信念


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大中学生为了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发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示威游行。此次运动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还成为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关键一环。它被誉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王兰庄花园内建立了“一二·九”运动纪念馆。该纪念馆占地2000平方米,由纪念广场和一座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的展馆两部分组成,为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提供了宝贵场所。


追溯红色记忆,感悟青年力量


1月24日,团队成员抵达纪念馆。在参观前,团队成员搜集了有关“一二・九”运动历史背景、纪念广场的建造过程等详实资料,细致认真地撰写了活动讲稿。到达纪念广场后,团队成员针对活动讲稿对广场与纪念馆展开了具体的场景拍摄。广场上新的雕塑群采用紫铜色全铜和不锈钢镜面材质,主雕塑以飘扬党旗为主体,以浮雕为底座,镌刻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抗战胜利辉煌历史,12个分雕塑如“奔赴延安”“支援二十九军抗战”“王兰庄义教活动”等描述了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史。通过参观雕塑群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一二・九”运动的精神内涵,雕塑群上鲜活的人物形象和重要事件,给团队成员带来了强烈的精神震撼。
走入馆内,该纪念馆布展内容丰富,涵盖“一二・九”运动、“一二・一八”大示威、“五・二八”运动等六个单元。展馆内的220余幅图片、1万余字说明、各种实物展品以及声光电多媒体展示,生动地重现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全过程,使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到当年进步学生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抗日救亡以及发展革命力量的历史。当激昂的口号声在耳边响起搭配着屏幕上播放着学生们与反动势力顽强抗争的画面,团队成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二・九”运动中先辈们为民族独立而抗争的热烈氛围和巨大努力。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形成文字视频资料作为宣传材料,通过媒体平台传播信息,帮助公众更深入了解“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意义,深刻体会到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明确了其在中国近代抗日救亡史上有着思想动员、精神引领、推进历史的独特性质。展望未来,团队成员将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把实践感悟传递给更多人,以“一二·九”精神为指引,学思践悟,提升自我,将青春融入城市发展与民族复兴,不负先辈,无愧时代,以坚定信念与切实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奋进篇章。




供稿:李宛研 周钰佳

编辑:李嘉鑫

责编:孙欣悦

主编:于文晴

审核:杨婕

文化传播学院·新媒体中心


山青文传学生之家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