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盖寰宇的庞统为什么从政伊始时仕途坎坷?“蘑菇定律”是怎么回事?初出茅庐者应该如何适应社会,从而将“蘑菇”变成“灵芝”?
庞统,字士元,东汉末年荆州襄阳人,因其才华超群,当时甚至与诸葛亮齐名。大家称诸葛亮为“卧龙”,称庞统为“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更是称赞他为“南州士之冠冕”!
在三国演义里,庞统靠着过人的洞察力与组织力,在遇到难题时能从不同角度切入,并提出良策。赤壁之战中,庞统初展才华——提出了著名的“连环计”,并且亲至曹营为说客,让曹操毫不怀疑地将船连结起来,当曹操还在沾沾自喜,自以为得了绝计的时候,一把火烧得曹操丢盔弃甲,几乎丧命!
赤壁之战后,庞统开始正式踏上仕途,但是从政伊始,庞统几乎处处碰壁,竟然接连遭遇两次失败的“面试”!
当时,东吴名将周瑜猝死,鲁肃怕自己难以胜任其职,便向吴王孙权举荐庞统。以庞统的才学,加上鲁肃的举荐,这次“面试”应该是胜券在握,但事实却事与愿违!
孙权约见庞统后,见其相貌怪陋,心中便有几分不悦。但这还不是“面试”失败的主要原因。接着孙权试其才学,问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答曰:“不必拘泥,随机应变。”又问其与周瑜相比如何,庞又答曰:“所学与周大不相同。”仅此两问,孙权便感觉庞统自恃狂妄,且轻视周瑜,更为不悦,便以“待用时再请”为托词而辞之,此乃庞统第一次“面试”失败。
其后,西蜀军师诸葛亮得知庞统才略过人,便向刘备推荐。刘备素有求贤若渴之美誉,这次“面试”当十拿九稳了,可是结果依然不如意!
刘备召见庞统,庞统昂首作揖不拜,且直言快语,很是放肆。刘备心中大为不悦,便只安排他当了一名小小的县令。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栋梁之材竟一时无用武之地!
当了几个月县令后,某日当张飞登门准备拿庞统问罪的时候,庞统小试牛刀——半日内审完百日案件,从而折服刘备并被委以重用——任命为军师中郎将,职位仅次于诸葛亮!
在讨论庞统怀才不遇的原因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个心理学名词——“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的问世,得益于一群有思想的电脑程序员。
上世纪70年代,电脑程序员是个很令人羡慕且充满神秘的职业,一行行代码就能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这吸引了无数年轻人选择这个了职业,但残酷的现实显示这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路,没有毅力和决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有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因为初入此道而遭受了人们大量的误解和漠视。所幸,这些独来独往的年轻人相当有思想,他们不仅习惯了人们的误解和漠视,而且还“编写”了一条自嘲和自豪兼而有之的“蘑菇定律”。
蘑菇生长在阴暗的角落,间或浇上一头大粪,然后再也无人问津,任其自生自灭。职业新手就像蘑菇一样,刚入道时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偶尔还会被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然后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蘑菇定律”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因为这几乎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实了这一定律的存在,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一些演艺界人士的经历。
提到香港著名演员周星驰的名字,在华人圈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刚从事演艺事业的时候,他其实是很落魄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83版的《射雕英雄传》,如果要问周星驰在里面饰演的那个“宋兵乙”你有没有印象,相信大多数人会一头雾水,心想这部剧里有周星驰吗?其实,当时周星驰作为一个跑龙套的演员,他总共在里面就露了一面。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跑龙套的演员就是如今如日中天、炙手可热的周星驰呢!这说明,周星驰当时根本不受重视,完全被置于阴暗的角落,这段经历在周星驰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喜剧之王》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而且,周星驰也有过“浇上一头大粪”的经历。
1987年,周星驰已经比在《射雕英雄传》中跑龙套强多了,至少能在万梓良、郑裕玲主演的《生命之旅》中演个大配角。在一次拍剧休息时,周星驰和郑裕玲闲谈,谈及自己的前途,周星驰问对方自己是否会红,结果郑裕玲当面奚落他:“你不会红”。一个努力追求事业且雄心勃勃的血气男人,居然被人这样当面奚落,这无异于“浇上一头大粪”,可以想象当时的周星驰有多伤心,以致于周星驰走红后,与圈内擅演喜剧的女星都有过合作,唯独没和郑裕玲飙过戏。
其实,不只是周星驰,遭受过“蘑菇定律”的艺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就拿位列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来说,如今可谓功成名就,但当年刚进演艺圈的时候,黎明竟连遭打击。先是找不到东家,后来签约华星后,华星认为他不会走红,所以没打算力捧他,只是安排他拍一般的电视剧,即便如此,结果还是受够了气。
一次去台湾拍戏,身高一米八的他要和身高一米六的某“玉女红星”演爱情戏,结果这名女星居然当场要求黎明“蹲马步”,把自己变矮一截以屈就她的身高。被公司如此“放任自流”,而且被同行如此看扁,这不是典型的“蘑菇定律”吗?还好,时隔不久,黎明凭借电视剧《今生无悔》红遍港台,从此步入天王巨星行列。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从来没有哪种成功来得容易,如果不能正视“蘑菇定律”存在的话!
想起一个故事:
一天,来了一个花木工人,要挖掉它们重新植树。这时一个散步的老人走过来,说“大的不敢保证,小的一定会活”。花木工人看了看树桩,没有动,收起工具走了。
一年过去了,小树桩上的嫩芽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了一丛灌木。花木工人希望大树桩上的嫩芽也长出粗壮的枝条来,于是他砍去了多余的枝条,留下最有希望的一枝。
可是这一点用都没有,三年后,这根抽过多次芽的大树桩在最后一根枝条枯萎后,悄无声息地死了。
某天,散步的老人又来这儿,园林工人遇见了他,很想解开心中的迷惑。老人说“树和人一样,凡是早年受挫的人都是幸运的,他们还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可以鼓起勇气来无忧无惧地学一门东西,最后成为有用之材。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才灾祸临头,就真正可怜了,他已没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和精力了”。
细细琢磨这个故事,“蘑菇定律”的存在似乎成了一件大好事!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对于职业新手来说,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段“蘑菇”的经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显然,没有一番磨练,绝难成就大气候。
“蘑菇期”的经历对成长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蜕化,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
一者可以消除不切实际的幻象。很多年轻人初出茅庐时,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但他们缺乏工作经验,也缺乏担当重任的能力,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消除不现实的幻想,才能慢慢成长起来。
二者可以消除对成绩的沾沾自喜。对于初出茅庐者来说,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绩之后,总是希望上司和同事会注意自己,最好还能加上一两句赞赏;如果遇到挫折就以为别人时刻在盯着自己、随时准备责备自己。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繁重的工作、生活的烦恼,没有人有时间刻意去注意别人。
三者可以加快适应社会的进程。要想在事业上游刃有余,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有各种社交能力。那些办事能力强、工作积极的人,都有某些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思考模式。能够适应这种行为模式和游戏规则,决定于在最初一段时间的成长进程。
正如那两棵树桩,大树桩因为太晚受挫而悄无声息地死亡,小树桩因为及早经受了磨练而重新长出粗壮的枝条,这难道不是对“蘑菇定律”最好的诠释吗?
没有人生来就是“灵芝”,灵芝的成长更是需要一番脱胎换骨般的磨练,从来没听说温暖的环境能孕育出傲人的灵芝!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来”,又云“自古雄才多磨难”,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只是,该如何将“蘑菇”变为“灵芝”呢?
尽管已经名满天下,尽管已经在赤壁之战中崭露头角,但是对于初入仕途的庞统来说,依旧免不了坐冷板凳的尴尬局面,因为他忽视了“蘑菇定律”的存在,忽视了职业新手忍辱负重的为人准则。相反,他表现得极为放肆而嚣张,目空一切的结局就是一再“面试”失败,从而导致了英雄无用武之地!
“蘑菇定律”之下,初入道者必须学会忍辱负重,必须慢慢积蓄力量,以便将来的脱颖而出。
有位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叫卡莉•费奥丽娜,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地产经纪公司做接线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接电话、打字、复印、整理文件。尽管父母和朋友都表示支持她的选择,但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斯坦福毕业生应有的本分。但她毫无怨言,在简单的工作中积极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经纪人问她是否还愿意干点别的什么,于是她得到了一次撰写文稿的机会,就是这一次,她的人生从此改变。这位卡莉•费奥丽娜就是惠普公司的前CEO。
这个故事对于很多职场上的新人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因为他们往往正处于蘑菇定律的困境之中——当我们被他人看成“蘑菇”时,一味强调自己是“灵芝”并没有用,利用环境尽快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当你真的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时,人们自然会认可你的价值!
为了让“蘑菇”尽快成长,关键是融入一个团队,从团队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营养和支持,以尽快地钻出地面。这就需要初出茅庐者尽快磨去棱角来适应社会,把年轻人的傲气和知识分子的清高去掉,摆正心态、放低姿态,从最简单最单调的事情中学习,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多干活少抱怨,更快进入社会角色,赢得前辈们的认同和信任,从而尽早地结束“蘑菇”时期,进入真正能发挥才干的领域!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秘书科的小李在接到一家客户的生意电报后,立即向经理作了汇报。可就在汇报的时候,经理正在与另一位客人说话,听了小李的汇报后,他只是点点头,说了声:“我知道了。”便继续与客人会谈。两天以后,经理把小李叫到了办公室,怒气冲冲地质问他为什么不把那家客户打来的生意电报告诉他,以致于耽误了一大笔交易。
莫名其妙的小李本想向经理申辩几句,表示自己之前已经向他作了及时的汇报,只是当时他在谈话而忘了。经理连环炮式的指责使他没有插话的机会,而站在一旁的办公室主任老赵也一个劲地向小李使眼色,暗示她不要申辩,这让小李糊涂不解。经理发完火后,便立即叫小李走了。一块出来的老赵告诉小李,如果你当时与经理申辩,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听了老赵的话,小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搞不清其中的奥秘。
这件事情过了很久,小李才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原来,经理知道小李已经向他汇报过了,也的确是他自己由于当时谈话过于兴奋而忘记了此事。但是,他不能让别人知道他渎职,耽误了公司的生意,因此必须找个替罪羊为自己开脱。所以,经理的发怒与其说是针对小李,还不如说是讲给全公司听的。但是,如果小李不明事理,反而据理力争,这样不仅不会得到经理的承认,而且很可能因此被解雇。
看到没有,多么鲜活的事例!多么富于启示意义的故事!对于迷茫于怎样将“蘑菇”变成“灵芝”的年轻人来说,难道不应该多多琢磨、多多体会这个故事的涵义吗?
END
科学岛分院研究生会
合肥物质院研究生
“心理健康工作站”